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南京十三五规划: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扩大天然气利用 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全文)

2016-05-10 09:0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燃煤发电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节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初步展露出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京的现实模样。

——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江北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5个百分点以上,提前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基本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地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2.5%。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现代农

业发展水平达到90%以上。基本形成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服务外包执行额年均增长10%,境外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初步确立“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地位,城市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和活力明显提高。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确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在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进程中走在前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2%,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市经济同步增长,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个百分点左右。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符合标准的低收入人口全面脱贫、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就业层次持续提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五年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和健康名城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8%以上。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3%以上。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全面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任务,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质量明显提升,城市空间格局和生产力布局更加合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加科学,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9%。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功能进一步健全。

——生态环境和宜居程度明显改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明显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格局基本形成。绿色南京建设持续推进,生态产品供给持续增加,林木覆盖率达到30%。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大幅提升,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基本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和地表水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到省定标准,基本实现污水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

——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个人品德显著提高,社会诚信体系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文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公共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公众安全感保持在92%以上。法治政府基本建立,城乡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分别达到98%和96%,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率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全省前列。

第二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第四章建设江苏全球有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地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对接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广泛整合海内外创新资源,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江苏全球有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地。

第一节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研发方向、路径选择和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创新资源进入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在企业、科技服务覆盖企业、科技政策落到企业,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以知识产权创造为核心,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大中型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加快实现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独立研发机构研发投入超过400亿元,经认定的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到700家。

支持科技中小微企业发展。以新技术研发、新业态创造、新模式创新为方向,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小微企业“创新之家”培育计划和中小企业创新工程,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第二节构建新型产业研发体系

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引导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专业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一批产学研创新联盟、成果转化应用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融合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导向,积极对接国家、省重大科学计划、重大科技专项,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创新领域国家实验室落户,积极抢占现代技术和产业制高点。鼓励在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室、研发平台、检测平台等技术创新资源向社会开放。

专栏1重点建设的重大科研设施

南京未来网络试验设施:主要依托南京未来网络谷等核心节点,开展量子通信、空间网络、物联网等试验,推动建设国家未来网络创新平台(CENI)。

南京固体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以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配位化学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体,以多学科交叉为科研优势组建而成的微结构物质科学平台,为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量子调控项目的主要研究基地。

南京通信技术国家实验室:依托东南大学,主要建设核心网络与互联技术研发中心、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研究中心、通信射频与天线研究中心、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中心和通信协议与应用软件研究中心以及移动通信综合测试场。

南京土壤环境科学和技术国家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建立系列土壤数据库或信息系统,成为国家资源环境最重要的数据资料来源之一。

第五章优化区域创新布局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重点支持南京大学-鼓楼高校、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快发展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园、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科技园、河海大学水利科技园、南京艺术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园、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高校创新平台,促进各种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计划,探索“互联网+产学研”新模式,支持南京通信与网络国家科教结合产业创新基地建设。鼓励和引导高校院所进入高新区,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第三节突破产业核心新技术

围绕科技发展趋势和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构建国际化、高水平的原始创新基地。实施传统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和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技术攻克工程,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等模式,组建15个产业创新联盟,建设中国3D打印研究院、中科院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南京机器人研究院等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研发机构提高公共技术研发服务能力,集中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引导研发类企业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批优势互补的产业技术研发集团。到2020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动实施50个以上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项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