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正文

亏本抢市场 三星LG动力电池被质疑“倾销”中国

2016-05-17 10:41来源:高工锂电网关键词:动力电池三星SDILG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动力电池企业中,韩国三星SDILG无疑是2015年下半年以来最大话题焦点。这两家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和营销策略也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热度。

在乘用车方面,LG在中国市场势在必得,其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采取的低价策略,相对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有极强的竞争力,达到了全面开花的结果。截至目前,LG与长安、长城、上汽、一汽、奇瑞、吉利等国内主流车企已经达成了或初步达成供货协议。而三星SDI与LG相比,则颇为逊色,目前只打入江淮、宝马,但对其它车企,也是虎视眈眈。

在客车方面,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结果,截至2015年,国内出货量前十五的客车企业有六家与三星SDI和LG达成了初步供货协议,占了中国客车市场的三分之一。如果没有2016年初“三元暂停客车上的使用”政策的出台,2016年国内主流客车用动力电池将均有三星SDI和LG的涉入,甚至超过整体市场的一半以上。

仅仅韩国的三星SDI和LG两家企业,要面对以宁德时代新能源(CATL)、国轩、力神、中航锂电为首的超过二十家中国本土动力电池主力企业的全面竞争,而能获得主流车企的“青睐”,凭借的是什么?

高工锂电和高工电动车联合对车企所做的调研显示,在目前刚起步的中国电动车市场上,车企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所有车企要面对比亚迪的强势竞争。因为比亚迪在零部件和电池供应上是唯一一家自给自足,其成本优势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中国车企选择电池供应商的“标准”除了产品的性能、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外,价格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星SDI和LG正是瞄准了中国动力市场的软肋,一方面凭借其背后强大的国家及财团资本优势,一方面凭借国际品牌优势,以“高性价比”博得中国车企“欢心”。而这种“高性价比”则是在三星SDI和LG“不计代价”战略之下,不惜以巨额亏损为代价,抢占中国动力电池市场。

根据三星SDI公司年报显示:2015年营业收入约42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8.3%,而营业利润数据则由2014年的3.93亿人民币变为亏损3.32亿人民币。其中,2015年锂电业务收入约合1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4%。数据显示,三星SDI在2016年第一季度亏损更是大幅增加至39.1亿人民币。

货币单位:人民币

注:2016年Q1营业收入及利润不包括化学制品业务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高工产研

原标题:亏本抢市场——三星LG动力电池被质疑“倾销”中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