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山东青岛十三五规划:推进一批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清洁能源供热面积达到57%(全文)

2016-05-20 08:19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山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山东省青岛市发布了《青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规定,“十三五”期间优化能源结构,争创国家能源生产消费革命试点。削减煤炭终端消费,提高外电使用比例,提升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降至62%。推进华能董家口热电联产、大唐青岛天然气热电联产、华电青岛天然气热电联产、华能即墨天然气热电联产等工程,推广污水源、海水源等可再生能源供热方式,在市南、市北和李沧三区开展利用热电联产热源替代区域供热锅炉房工作。2020年,全市供热面积达到3亿平方米,清洁能源供热面积比重达到57%。统筹重点功能区水、电、汽、冷等能源需求,在西海岸新区、红岛经济区、蓝谷核心区等建设一批区域能源中心。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建成山东LNG工程、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工程、城阳至即墨东部等次高压管网,推进新城区和乡镇燃气管线建设,实现燃气管道化。加强外受电力通道、变电设施建设,完善高压环网,环湾三城、次中心城市、重点组团和重点功能区供电可靠性接近99.999%。鼓励发展新能源微电网和分布式储能系统,开展能源配售和消费领域智能化创新。健全能源储备体系,成品油、煤炭等主要能源品种储备能力达到15天,天然气储备能力达到10天。

青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

第一篇 转型发展的新征程

“十三五”时期,是青岛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开启未来新征程,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关键时期。必须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青岛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不懈地推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战略部署,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开创了青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城市综合实力、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高,在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进程中取得重大成就。

城乡统筹确立新格局。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空间战略,新一轮行政区划和镇街区划完成调整,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区建设格局全面拉开,提升青岛枢纽地位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海底隧道、跨海大桥、青岛北站等战略性工程建成使用,胶东国际机场、济青高铁、青连铁路、城市地铁等重点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小城市培育试点成效明显,重点经济功能区和农村新型社区加快建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实现四个“千亿元”跨越,总量达到9300亿元,人均超过1.6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蓝高新产业加快发展,转调创取得明显成效,老城区企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董家口港区、邮轮母港、一汽大众华东基地、灵山湾影视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十大工业千亿级产业链发展和十个服务业千万平米工程、十大现代农业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现,产业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服务业比重达到52.8%。“一谷两区”加快崛起,海洋经济比重超过20%。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启用,国家深海基地和一批大院大所落户青岛,高速列车、新型显示、智能家电等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发明专利授权量增幅连续两年保持副省级城市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进一步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60万人,成为首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双试点城市。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融入国家战略实现重大突破,青岛西海岸新区、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蓝色硅谷进入国家战略,青岛被定位为“一带一路”战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永久性会址落户,保税港区获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中德生态园成为中德经济生态合作重要平台。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完成市、区(市)两级政府机构改革,精简规范了55%的行政权力事项,商事制度改革释放市场活力,市场主体达到95.3万户。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加快形成,对外贸易转型优化,利用外资规模稳居同类城市前列,累计入驻跨国公司119家,入境旅游人数突破130万人。

生态环境展现新面貌。胶州湾水域面积实现历史性扩大,岸线和整体水质明显改善,大沽河建成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走廊,省控重点河流水质全部达到改善标准。节能减排目标提前完成,市区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持续下降,蓝天白云天数稳居全省前列,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文化强市实现新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部区市进入省级文明县(市)行列。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城市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建成110万平方米。“微尘”“红飘带”等爱心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获评外籍人才眼中最具魅力城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社会民生得到新改善。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370元和1673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率先实现就业、养老、医疗保险城乡服务一体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和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77%和180%,六区、四市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提高74%和91%,政府为全体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六区实现公交全覆盖,供水、供暖、供气等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2%,市区管道燃气气化率达到85%。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为青岛站在新的起点上,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向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表1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第二节 发展环境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围绕市场、产业、科技、资源、文化、人才的竞争更趋激烈,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内看,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多年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机制性矛盾需要调整,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从青岛看,过去五年形成的一系列发展优势将进一步释放,开启了全域统筹、创新驱动和国际城市发展的新时期。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为青岛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建设国内海洋强市提供广阔空间。“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战略的实施,为青岛更高水平开放,建设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中日韩深度合作核心城市和财富管理特色的金融改革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为青岛建设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提供重大机遇。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为青岛深化全域统筹战略,集聚人力资源,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海湾型大都市区提供强大动力。

同时,“十三五”时期制约青岛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困难和矛盾依然较多。一是经济发展面临争先进位与转型升级双重压力,区域性竞争加剧,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供给侧改革力度尚需加强,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尚需提高,源头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要素集聚不足。二是体制机制束缚明显,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尚未理顺,市场化程度不高,民营经济发展不快,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需要进一步拓展。三是资源生态约束加强,水资源缺乏,长期发展积累的生态环境矛盾集中显现,城市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民生改善压力加大,城乡一体化发展任务繁重,基本公共服务还不够均衡,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财政收入增速回落与民生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更加突出,城市建设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程度不高,群众利益诉求日趋复杂多元,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须加快推进。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强化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妥善应对问题挑战,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培育新动力和竞争新优势,率先实现发展转型,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山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