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各方利益的革命丨中国能源体制革命势在必行!

2016-06-20 09:16来源:能源大转型论坛关键词:能源消费能源技术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法制体系不完善。法律体系结构不完整,能源基本法长期缺位,部分立法滞后且修订缓慢;法律内容不健全,可操作性差;一些具体规定分散在效力等级不同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各层级具体规定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部分部门规章一定程度上体现部门的利益。同时,过于依赖行政执法,惩戒力度不足、执法不严等问题比较突出。

面向2030年,国际能源和中国能源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对能源体制革命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从国际上看,能源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发展绿色能源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石油资源、能源价格和生产消费格局均发生趋势性的重大变化。从国内看,原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系统惯性依然存在,而中国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行动计划要求203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以新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为特征的能源技术革命新突破开始显现,催生能源体制革命的新动能已经形成。结合国际能源发展趋势和对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经过多方测算分析以及深入研究,考虑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以及中国人均能源年消耗量控制在4吨标煤和5000千瓦时之内等多方面因素,能源需求将从高速回归到中低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能源消费可能达到57亿吨标煤;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约为20%,天然气占比约为15%,石油占比约为17%,煤炭占比约为48%;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60%和40%左右,并成为中东的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保障能源安全的形势较为严峻。在能源技术领域,全球能源互联网、泛能网等技术的发展将颠覆原有能源行业的分工,出现高开放性的新兴业态,也会颠覆性地改变原有的一些能源行业市场规则,倒逼政府改变管理方式,催生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对能源体制革命提出新的要求。

总之,无论是从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的角度,还是从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角度,推动中国能源体制革命不仅必要,而且紧迫。当前正值国际能源价格低位运行,各方面对改革已形成共识,必须抓住这一重要时间窗口,尽快启动能源体制革命。

二、从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和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来看,中国能源体制必须面向能源革命的需要,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改革。

要从能源市场竞争结构、能源市场运行机制、能源市场管理与监管体制、能源市场基本制度四个基本要素着手,多措并举启动能源体制革命,创建现代能源市场体系。这种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改革,虽然过程上表现为渐进的、持续的改革,但最终建立的将是一种面向全球竞争、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全新体制,所以称之为能源体制革命是非常恰当的。

能源体制革命,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明晰政府和市场在能源领域作用的边界,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市场的随意干预,加强政府的依法监管。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推动能源转型,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能源体制革命,应立足于促进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创建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结构,通过颠覆性创新,再造现代能源市场体系。一要由“被动选择”到“主动选择”,还原消费者权利,全面放开用户选择权,赋予用户对能源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可按需求自主、高效、清洁、低成本用能,创造美好生产生活环境。二要由“点式改革”到“链式革命”,重塑能源产业组织,从油气产业链、电力产业链、一次能源到加工转换至终端消费全产业链上中下游全方位推进改革,独立调度中心、交易中心、输送环节和配送环节,实现生产、输送、配送、销售业务的合理有效分离,重构主体多元的市场竞争格局。三要由“专享资源”到“分享资源”,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在资源配置上由行政手段为主改为经济手段为主,以招投标、拍卖、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通过市场竞争有偿取得资源,建立起主体多元、准入公平、竞争有效的市场交易体系。四要由“政府制定”到“市场竞价”,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重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包括外部成本在内的全成本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五要由“政监合一”到“政监分离”,重塑能源管理体系,创建市场与政府边界清晰、权责明确、高效透明、公平公正、监管有力的能源管理体制和监管体系,推进能源领域治理能力现代化。六要由“无法可依”到“有法必依”,制定和完善能源基本法、单行法和配套实施细则,建立科学有效的立法、司法、执法和依法行政的法治体制,发挥法治在能源领域治理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原标题:专家论道|中国能源体制革命势在必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消费查看更多>能源技术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