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4、天际股份拟27亿元收购新泰材料
天际股份(002759)6月15日发布公告,拟向交易对方以12.89元/股发行1.78亿股、并支付现金4.05亿元,作价27亿元收购江苏新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实施“家电锂离子电池材料”双主业发展模式,实现多元化发展战略。同时,上市公司拟向汕头天际、合隆包装及吴锭延3名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6.2亿元。
公告披露,标的公司主要从事六氟磷酸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六氟磷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主要原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制造。盈利方面,交易对方对于目标公司的业绩承诺为2016年18700万元、2017年为24000万元、2018年为24800万元。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增强。
5、*ST金瑞拟作价183.36亿收购五矿信托
5月19日,*ST金瑞发布重组预案,称拟以10.15元/股发行共计约18.07亿股,合计作价183.36亿元收购五矿股份等持有的五矿资本100%股权、五矿信托1.86%股权、五矿证券3.40%股权、五矿经易期货10.40%股权。
*ST金瑞表示,通过本次交易注入优质金融资产,将在原有新能源电池业务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有效拓宽盈利来源,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为整体经营业绩提升提供保证。
注资完成后,*ST舜船总股本预计将由4.51亿股增至37.36亿股,其中五矿股份持股比例为46.70%,控股股东将由五矿股份的全资子公司长沙矿冶院变更为五矿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此次交易不构成借壳上市。
此外,*ST金瑞将以10.15元/股向中海集运、华宝证券等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资不超过150亿元,拟用于通过五矿资本增资补充其下属的五矿信托、外贸租赁、五矿证券和五矿经易期货资本金、流动资金等。
6、富临精工拟21亿元全资收购湖南升华
富临精工5月17日晚间公告,拟向交易对方以16.68元/股发行9567万股、支付现金5.04亿元,作价21亿元,收购湖南升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同时,公司拟配套募资不超过15亿元。
根据资料显示,升华科技主要从事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及三元材料。2014 年及 2015 年,升华科技磷酸铁锂系列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7,599.45 万元以及 23,446.31,占升华科技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91%以及 88.07%。2014 年、2015年,升华科技磷酸铁锂产量分别为 1,025.00 吨及 3,389.00 吨,升华科技产品主要客户包括沃特玛、光宇电源、中航锂电以及南都科技。
富临精工收购升华科技是公司新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是上市公司战略布局“传统汽车领域 新能源汽车”的积极举措。本次交易的完成将实现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8.2GWh,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35.9%。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7GWh,占总装车量18.4%,环比增长2.0%,同比降低3.4%;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7.4GWh,占总装车量81.5%,环比增长1.9%,同
自2021产销量和装机量反超三元锂电池后,磷酸铁锂电池再次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据相关媒体报道,奔驰与吉利的合资品牌——smart电池项目定点花落蜂巢能源,蜂巢能源将在全球范围内向smart供货磷酸铁锂短刀电池。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除了smart以外,蜂巢能源也在接触一家头部跨国车企,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北极星储能获悉,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29.2GWh,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51.4%。1-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697.3GWh,累计同比增长60.4%。销量方面:6月,我国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企业LG新能源,正在其波兰电池工厂,推进对46系大圆柱电池的投资建设。市场消息,近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向6个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项目提供合计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3亿元)的资助金,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资料显示,上述资助金涉及的企业和项目
据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消息,欧盟将拨款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亿元)发展电动汽车电池,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电池网注意到,2024年底,欧盟启动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4.2亿元)的“IF24Battery”计划,旨在推动电池技术发展和绿色工业体系建立。这笔资金来自欧盟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豪鹏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固态电池战略聚焦消费电子需求痛点——在极致空间内实现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及长寿命等性能。主要面向AI+端侧新兴市场需求下的应用场景,此外兼顾如机器人、低空等领域需求。公司已完成高安全性半固态电池的验证,并已接
7月8日,以“融杭兴虞,智绘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虞发展大会暨“杭州#x30FB;上虞周”主旨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作为本次大会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浙江三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三径科技”)与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正式签署“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系统研发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协议,一期投资1.54亿元,标志
近日,北京恩力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恩力动力”)与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均普智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此举标志着双方将围绕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的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建立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把握全球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并加速全球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6日,在2025甘肃兰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上海经证实业集团投资21亿元的5GWh储能及动力钠离子电池项目签约落户。该项目将有力推动兰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我国固态电池再获里程碑式进展。近日,由奇瑞参股的安徽安瓦新能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至此,我国目前的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有望增至7条,并且超过30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几乎齐头并进。这些项目的推进,一方面标志着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已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修文县首融独立储能电站及虚拟电厂项目、贵安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建设项目等共3199个。详情如下: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共3199个)一、四化项目(2438个)(一)新型工业化(1429
废旧电池是一座“城市矿山”。废旧电池通过正规回收处理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对保障动力电池生产原材料供给、降低原矿资源需求、保障动力电池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动力电池退役规模的快速增长,相关利好政策已不断落地。就在不久前,广州市工信局发布关于2025年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
退役锂电池,特别是退役动力锂电池,正在从“环境负担”蜕变为战略资源。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退役锂电池这座“城市金矿”,正引发各国在回收网络、技术标准和资源循环利用上的激烈博弈。不过,近日央视新闻报道,“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一个普遍困境:合规企业守规矩却难赚钱,不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8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087号政协答复的函,提到,针对企业办证困难等问题,厅主要负责同志已多次赴交通运输部对接工作,提出恳请部统筹研究制定锂电池储能柜道路运输方面政策,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2025年1月,我厅邀请交通运输部专家赴我省国轩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5日,永杰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主要生产1系、3系、4系、5系、6系、8系铝合金板带箔,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电子电器、车辆轻量化等领域。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围绕锂电池、消费电子等重点领域,将持续挖掘国内外优质客户资源,把握新兴客户的成长机遇,逐步实现向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近日,由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准固态动力锂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顺利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专家组验收。该项目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5家科研单位,攻克准固态电池产业化核心技术,推动我国准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取得重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人民政府与安徽相源新能源有限公司举行锂电池项目签约仪式暨开工活动。该项目从初次洽谈到签约开工仅用时不到1个月,成为遂宁市实施效率革命行动以来首个实现签约即开工的示范项目。安徽相源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动力锂电池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江西省发改委下达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涉及91个电力能源项目,整理如下:一、建成投产项目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1000兆瓦二期扩建工程风电、光伏项目(9项)三峡新能源万安弹前01.03风电项目江西省彭泽县棉船风电项目时代绿能奉新县赤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7日晚间,英联股份发布公告,近日,公司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英联”)与国内某知名汽车公司研究院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战略合作,预期在下一代电池技术领域合作开发复合集流体一体化新型材料,江苏英联计划
如果说2021年是我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吹哨”之年,2022年则应该是我国向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快速迈进的一年。(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电”ID:weixin-gg-fcev作者:司玉国)2022年已经过半,无论从政策端,还是从企业端、应用端、资本端、产品端,氢能产业确实呈现出了与往年不同的风
2020年,出击动力电池产业链的资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将对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对于未来产业链供应份额的巨变也或埋下伏笔。高工锂电梳理统计,截止12月2日,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兼并购案例达17起,其中动力电池领域4起,材料领域11起,设备领域2起,涉足
2019年,国家及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氢能产业的扶持与引导,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规范促进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闻风而动,纷纷通过自身积累加大研发力度、合纵联横资源共享、利用资本杠杆做股权收购等多种方式进入其中。(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燃料电池”ID:weixin-gg-fcev)高工氢电梳
又是一年岁末时。回望2019,新旧力量正面交锋,科技创新加速格局重构,商业生态发生巨大变革。氢能是一种零碳绿色新能源,在“去碳从氢”大背景下,符合我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政策。氢燃料电池汽车更是国家重点支持对象,续航无忧、零碳排放,是名副其实的“减碳能手”。氢能产业是2019年“
今年,国家及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氢能产业的扶持与引导,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规范促进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闻风而动,纷纷通过自身积累加大研发力度、合纵联横资源共享、利用资本杠杆做股权收购等多种方式进入其中。(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燃料电池”ID:weixin-gg-fcev作者:周顾)高
前几年,大家都以为锂电行业能“躺着挣钱”,各界热钱纷纷涌入,企图分一杯羹。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腰斩,2019年动力电池行业渐渐入冬,资本回归谨慎理性,锂电行业兼并购动作明显放缓。据高工锂电初步盘点,2019年1-12月初锂电池产业链兼并购(不含终止收购)仅20起,其中动力电池2起,上游材料4起
考虑到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钴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华友钴业决定终止投资境外子公司华友国际矿业(香港)有限公司。(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继嘉能可计划在年底关停其Mutanda铜钴矿项目之后,这家国内最大的钴产品加工企业也有了动作。8月15日晚,华友钴业
高工氢电梳理发现,目前涉足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超过70家,布局全产业链、利用自身优势延伸至氢能或燃料电池行业、仅财务投资等各种目的都有。今年1-6月,上市公司投资设立子公司、兼并购氢能公司的事件约25例左右,其中10例与氢能相关,11例与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相关,4例与膜电极及双极板相
天齐锂业瞄准国内优质正极材料标的,正式宣告向下游延伸,再一次引发行业人士广泛关注。作为集上游资源储备、开发和中游锂产品加工为一体的锂电新能源核心原材料供应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天齐锂业都已经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堪称全球锂盐巨头企业。(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
据初步锂电梳理,基于上述各种原因,2018年至今锂电产业终止收购案例已经发生了十多起。隔行如隔山,跨界涉足动力电池行业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经高工锂电此前盘点,2018年1月-12月上旬,动力电池产业链兼并购/合增资/产业基金案例(不含收购终止案例)达54起,涉及金额超过860亿。其中,除了动力电池产
在政策助推下,资本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青睐依旧有增不减。据高工锂电网统计,截止2017年6月30日上市公司在上游材料、设备及电池企业等领域,涉及的兼并购案例有19起,涉及金额超过268亿元,其中获取100%股权的有9起。从兼并购的类型来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制造行业领域为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