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材料评论正文

宫非:评《石墨烯产业化到底卡在了哪?》

2016-07-07 15:17来源:烯碳资讯作者:宫非关键词:石墨烯石墨烯产业宫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原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肖劲松表示,建议“十三五”设立国家级石墨烯研发机构,将石墨烯产业发展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并设立石墨烯发展专项计划和专项基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石墨烯产业领域。肖劲松的这一建议,被业内观察者认为,是推动石墨烯产业关键技术在“十三五”期间实现突破,并快速实现产业化的重要信号。

肖劲松介绍,石墨烯产业正处于概念导入期、产业化突破前期。整体上,还处在以研究为主的阶段,产品大都处在实验室阶段,产业化进程相对较慢。如果按照硅材料产业的成熟周期为 20 年来推断,石墨烯产业化成熟至少还需要 5-10 年。有业内观察者认为,2016 年是国内石墨烯产业的政策大年,同时,预计国家多个部门有望出台多项产业政策对石墨烯进行重点扶持,从而进一步加快国内石墨烯的应用产业化。

那么,国内石墨烯的应用产业化到底何时才能见成效?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近国内一篇《石墨烯产业化到底卡在了哪?》引爆了业内圈子,文章表示,未来石墨烯产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下游应用技术和市场开拓进展;而石墨烯应用的关键在于怎么把石墨烯和现有材料体系融合,更大限度地发挥石墨烯的优异性能,取得较高的性价比。根据石墨烯的不同特性、技术难度和应用性价比,总结了以下发展路径——近期,复合材料+触控产品;中期,能源领域+传感器;长期,半导体器件应用。对此,小烯有幸请到了行业内著名的大V志阳科技宫非宫总,分享了他对石墨烯产业化的一些看法。

小烯:石墨烯在 2015年的产值有多少?

宫非(以下简称宫):

石墨烯产业是非常有活力的朝阳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石墨烯产业共有中小型企业约 80 家,此外上市公司公告表示涉及石墨烯行业的有约 20 家。虽然没有官方统计数字,但据业内人士估算整个行业的产值大约在 3 ~5 亿元左右,但大半是贩卖制备石墨烯的设备收入为多。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实际从事石墨烯研发、生产、应用的石墨烯企业都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是刚刚成立的创业团队,除少数几家企业外,销售额大都不超过百万量级;而上市公司或投资基金参与的方式主要是股权投资或项目投资,大多数没有直接参与。

据北京市场信息调查公司 ResearchINChina 估算,2018 年中国石墨烯市场产值将增至2亿美元,现在全球产值为 6500 万美元,2015 年的全球石墨烯产值仅为 2440 万美元。整体而言,中国全力扶植石墨烯做为前沿材料是对的方向,但可能拟订政策的官员并不真正了解罗列在现代电子信息、先进轨道及海洋工程等十二项重大产业领域竟然与石墨烯息息相关。原因很简单,所有产品都讲求电、热、磁、润滑及机械性能,石墨烯在各种物性上都是最佳材料,所以没有进入不了的产业。

小烯:为何石墨烯在中国已经发展超过五年,整体进度还是不尽人意?

宫:中国在 2010 年起从华南成立了第一家石墨烯公司开始,这几年从石墨烯概念股到石墨烯产业园的转变,中国俨然成为全球投入在石墨烯最多资源的国家,但我们观察至少有三个误区让这个优势没有彰显出来,第一,为了可量产及迁就成本而选择了氧化还原法,六年过去了证实可应用的产品不多;第二,石墨烯业者对于行业产品特性理解不足,沦为材料供货商,而石墨烯是需要客制配套相关应用技术的,所以形成鸡同鸭讲的局面;第三,政府牵头成立产业联盟,却没有真正技术及产品实现,久而久之认同感低落。那怎样的方式才能实现真正的石墨烯产业化呢?

很简单,就是做出「接地气」的石墨烯产品,用高性价比做到「进口替代」。我在这里也建议各位怎么去看一家公司在石墨烯发展是否有前途?第一,光说自己可以生产几千吨但没有可以拿出来的石墨烯产品;第二,公司成立超过三年还在卖石墨烯粉体及悬浮液;第三,说自己有石墨烯应用产品,却没有自己的石墨烯材料。有这些情况的石墨烯厂商,各位真的要仔细了解一下。

原标题:宫非: 评《石墨烯产业化到底卡在了哪?》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石墨烯查看更多>石墨烯产业查看更多>宫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