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西宁市《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印发(全文)

2016-07-14 10:5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火电电力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综合施策降成本,有效降低企业负担。贯彻落实好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积极向国家、省上反映和争取有关减税降费政策。一是减轻税费负担。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和推动设备加速折旧,通过“营改增”的全面实行,减少企业所得税。二是降低社保缴费率。积极落实精简归并“五险一金”政策,落实好困难企业缓缴社保费政策。三是降低融资成本。推动金融机构开展循环贷款、滚动贷款,减少企业高息“过桥”融资,合理设定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运用项目贴息、流贷贴息、技改贷款贴息、产业基金投资等政策降低企业财务费用。四是降低电、气价格。推进电力体制改革,鼓励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降低企业购电成本。协调落实工业用气市场化改革政策,稳定“气”字头企业生产。五是降低用地成本。坚持集约用地,提高用地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探索实行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多种供地方式,鼓励工业企业强化技改,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六是降低物流成本。落实铁路 “一口价”政策,协调青藏铁路总公司减轻运费和装卸费负担。加强路网规划,规划建设环工业园区高速公路,提高运输效率。七是强化内部管理。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做好内部降本增效,确保重点工业产品库存保持在合理区间。加强技术改造降低能耗物耗,通过全面成本管理和控制,促进企业效益提高。

(四)突出重点补短板,保持产业竞争优势。突出产业链的集聚倍增效应,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在产业发展“补短板”上下功夫,加快高端产品扩能增效、关键工艺设备升级和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一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画好产业地图,抓好产业招商,大力发展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补强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产业垂直整合。找准主攻方向,依托光伏、锂电产业基础,打通产业链条,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二是强化产业集聚区的培育。结合五大产业基地建设,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培育高附加值产品、打造上下游配套的高新产业为目标,优先布局一批重大产业投资项目、重大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项目,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落实省政府“百项改造提升工程”,重点发展有色(黑色)金属加工、特色化工、装备制造、建材、藏毯绒纺、食品保健等传统优势产业,全面推进实施循环化改造,实现资源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改革创新、自主创新以及引进、吸收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和理念,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内生增长。

(五)有的放矢强创新,提高供给质量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部署创新链,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创新,创造有效供给,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一是以制度创新营造环境。以制度的创新释放红利,扩大供给升级的倍增效应,增强企业获得感。进一步创新科研激励、成果转化、企业融资、人才引进、两化融合等制度,健全产学研创新体系,优化要素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向创新领域流动集中。二是以技术创新带动升级。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联动的创新体系,启动“百项创新攻坚工程”,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2个千亿元和3个五百亿元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带动产业升级换代。三是以业态创新转换动力。抓住国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发展物联网的机遇,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大力支持“双创”平台建设,通过财税扶持、产业引导基金支持等措施,加速培育成长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四新”经济发展。四是以质量品牌塑造优势。全面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追求卓越品质,在新能源、新材料、特色轻工、高原生物产业等重点领域,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市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领导和统筹全市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调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牵头部门对落实工作意见负总责,市直有关单位和地区各司其职,主动配合牵头单位,全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

(二)加大财政支持。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作用,全力支持全市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支持光伏、锂电等行业提质增效,高新技术、生物制药等行业发展壮大,藏毯绒纺、铝及深加工等行业改造提升。积极推进政府资金与信贷、债券、基金的有效结合,有效扩大社会投资。

(三)积极化解矛盾。加大稳岗补贴等政策落实,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更多选择内部安置。开展转岗培训或技能提升培训,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增强失业人员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对确实难以市场就业的大龄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切实管控好失业风险,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四)强化人才支撑。实施人才集聚、提升和使用工程,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加快培养产业创新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努力形成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支撑体系。

(五)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工业领域“去产能、减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强创新”的重要意义和经验做法,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件1.西宁市工业企业“去产能”实施方案

2.西宁市工业企业“减库存”实施方案

3.西宁市工业企业“降成本”实施方案

4.西宁市工业企业“补短板”实施方案

5.西宁市工业企业“强创新”实施方案

附件1

西宁市工业企业“去产能”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市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有序开展重点行业“去产能”工作,结合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基本原则,将有序推进化解产能过剩、处置“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作为 “去产能”工作的重点,推动重点行业瘦身健体,切实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二、主要目标

稳步推进“僵尸”企业处置,3年内全市“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基本完成,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完成西宁特钢50万吨钢铁压减目标。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完成电解铝、水泥、铁合金等行业专项对标工作,淘汰落后产能130万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重点工作

(一)稳步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区县(园区)组织、市级推动,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为打赢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完善处置工作机制。围绕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由市经信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会同相关地区,落实任务、细化目标、确保打赢处置“僵尸”企业第一仗。在实施过程中,既要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又要注重研究新问题,不断完善形成一套集债务处置、人员安置等为重点的工作机制,为“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提供可靠制度保障。(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金融办、人行西宁中心支行、各区县政府、各工业园区管委会)

二是科学甄别企业类型。精准摸查企业情况,建立非国有“僵尸”企业数据库。将连续三年亏损,产能利用率低于50%或停产半年以上,无力偿还到期负债(主要指银行借款)且持续一年以上时间等三类情况的企业纳入非国有“僵尸”企业数据库。 “僵尸”企业数据库由各区县政府、园区在充分甄别并确保信息真实性后,报市经信委备案入库。数据库原则上每年调整更新1次。(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人行西宁中心支行、市电力公司、各区县政府、各工业园区管委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电力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