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电力金融评论正文

中国碳市场:从地区试点走向全国统一

2016-07-22 10:13来源:兴业研究关键词:碳排放碳交易碳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逐渐扩大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将建筑业、交通运输、餐饮酒店和零售业等能耗和排放较为集中的服务业,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等部门纳入碳市场,是未来保障碳市场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优化减排政策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服务业、公共建筑往往能耗和排放弹性较低,减排成本较高,因此其参与碳市场后会成为碳配额净需求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业部门的履约成本,缓解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阵痛。

上海、深圳、北京试点碳市场过程中,已经纳入了服务业以及部分公共建筑设施,但考虑到全国其他地区的基础条件,这些部门没有纳入全国碳市场。但如前所述,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覆盖范围也将逐渐扩大,而这些市场的试点经验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对于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所属企业碳排放的核算方法,以及配额分配标准由国家发改委制订,但同时规定各省市可以自行决定扩大碳排放权交易的行业覆盖范围,而对扩大覆盖的行业核算方法以及分配标准如何确定,却没有明确。对于只有个别地区覆盖的行业,不应由国家统一制定,因此比较可能的方式是地方自行确定并报送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并公示。同时为了保证全国市场标准的统一性,在其他地区覆盖相应部门时,也应遵照执行。如果按照这样的管理规则,则在全国碳市场逐步扩大覆盖范围的过程中,先前存在的地方制定标准将成为国家标准制定的重要参照。

对于如上海、北京、深圳等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较为先进的地区,在完成全国碳市场建设“规定动作”之外,适时增加行业覆盖范围、进一步研究更加科学、可执行,且具有可复制、可推广性的排放核算标准及配额分配方案,不仅仅有助于提高本地区碳市场的规模,更有助于在全国碳市场未来的建设进程中,占据更加主导的地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碳交易查看更多>碳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