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深度好文】中国水电与水资源开发(上)

2016-07-26 09:28来源:第四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蓝皮书作者:张博庭关键词:水电水电站西电东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3水电开发程度不高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

中国的河流坡降大的特点,不仅使得中国水电开发总量虽然已经很大,但是开发程度却还不高。同时也影响着中国水资源的开发程度。前不久,中国水资源专家工程院王浩院士介绍说"表示一个国家水库蓄水能力与河流径流量之比的库容系数,欧洲国家通常是0.9以上,美国是0.66,而我们中国目前还不足0.3"。

这种情况几乎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已建的各种大坝有9万多座,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按照一般的理解,水库大坝建设得多,拦蓄水资源的能力当然也应该更强。但是,由于中国的河流的坡降普遍很大,所以,我国的水库所能拦蓄的水量普遍相对较少。因此,迄今为止中国的水库蓄水量,与社会发展的正常需要还有着巨大的差距。库容系数低的直接后果,就是调控水资源时空分布矛盾的能力不足,导致水多、水少的矛盾同时存在,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交替出现。

中国的国土面积和水资源总量都与美国相近,但中国的水库蓄水能力,尤其水库的总有效库容,还不足美国的一半。相对与中国的人口基数,中国与美国的人均水库库容更是差距巨大。相比之下,美国的绿水青山,自然灾害少,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他们的库容大,可以吸纳更多的洪水,抵御更大的干旱。我国生态环境上的巨大差距,恰恰体现在水库的蓄水能力上。例如:美国胡佛水坝基本上不泄洪。我国三峡每年都要泄洪多次。泄洪的根本原因就是水库库容不够,不泄的话,随后到来的洪水很可能会形成灾害。水库库容大了之后,洪水就是资源、是财富。但如果水库库容不够,洪水就是危险,是灾害。与此同时,也只有水库的库容大了,抗旱的能力才会增强。

由于水库蓄水能力上的差距,同样的洪水在美国则能够被存在水库里,而到了中国则需要疲于奔命的排到海里,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洪涝灾害。作为减灾存在水库里的洪水,到了枯水季节就变成了宝贵的水资源。事实上,中国和一些欠发达目前所谓的水资源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真正的短缺,而是水库的调蓄能力的不足。

这也是联合国的《世界水资源报告》经常要强调"世界的水资源本来是够用的,只不过由于设施不足、管理不善,而造成了水资源的危机"的重要理由。

3 4、 发展的看待中国水电的潜力

目前很多人都喜欢以可装机量与已装机量之比,来计算中国的水电开发程度。按照可装机容量计算,中国的水电开发程度已经近50%,似乎已经没有多大的发展潜力了。但是,如果按照国际通用的发电量之比来计算,中国的水电开发程度还不到40%,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国外之所以都不采用可装机容量这个概念,就是因为这个概念有时候难以反映出真实状况。特别是我国今后还有大量龙头水库需要建设,每个龙头水库一旦建成之后,将大幅度的增加下游已建成的梯级电站的补偿发电能力。据测算,我国的水电开发,如能按照规划达到国外发达国家的平均程度,我国的水电发电量,至少还能比目前增加一倍以上。

与此同时,今后随着我国水电开发程度的提高,具有龙头水库的电站的建成和投产,我国水电应对季节性的峰枯矛盾的能力大幅度增加。如我国的雅砻江,一旦具有调节能力的两河口水电站都投运以后,整个雅砻江水电站群的枯期发电量将超过汛期。这种情况在很多流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目前欧洲一些国家之所以能够较大规模的应用风能、太阳能发电,就是因为他们的水电开发程度非常高,因此,水电的电能质量非常好,水电成为他们调节和吸纳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保障。

四、中国水电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4.1、龙头水库的建设滞后,亟待加速开发

众所周知,水电开发的实际难点在于移民和环保。因此,越是具有大水库的水电站的开发难度就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带来某些市场化开发的负面作用。比如,大型水电的水资源开发社会公益性往往被其市场竞争所掩盖,所影响。电力体制改革以前,电力部门到地方去开发水电,其受欢迎程度与目前的铁路、水利项目几乎一样。但是,自从水电开发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由于有多家代表中央政府的国有独资企业,纷纷到地方上去竞争水电项目,其结果导致水电项目的社会公益性被淡化。地方政府现在更习惯把开发水电的央企,看成是来赚取利润的开发商。与此同时,具有重大的社会公益的龙头水库建设,也往往被看成了是开发商逐利行为的一部分。地方政府这种心态上的变化,已经导致我国水电开发中的移民和环保成本,不断的上升。这样几年下来的实际结果就是,我国各流域具有调节作用的龙头水电站的建设,普遍开发滞后(如,刚刚开始建设的两河口、双江口工程),有些甚至最后可能会导致夭折(如虎跳峡、龙摊二期工程)。

目前,由于我国各流域的梯级水电建设中龙头水库的建设普遍滞后,下游各梯级电站的丰枯调剂能力严重不足。以至于很多水电站的丰枯出力严重不均,汛期大量弃水,枯期又因为缺水而发电能力不足,必须依靠火电帮忙。水电本应该是电网中最优质的电源,但是,由于受我国的水电开发程度不高、龙头水库建设滞后的影响,水电在一些地区变成了必须靠天吃饭,必须要靠电网"照顾"的劣质能源。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这种大量径流式水电的投产,不仅给当地的电网造成很大负担,而且也影响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季节性的电力不仅在东部的受电地区不受欢迎,同时,由于送电效率不高,电网企业为其建设输电线路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总之,我国当前的水电电能质量不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各流域的开发程度还不够高,龙头水库建设普遍滞后。水库的调节能力不足,不仅影响一个国家的水安全,同样也极大影响着水力发电的电能质量(和能源安全)。我国规划中的乌江、澜沧江各个梯级水电站都已经基本建成,所以目前我国的乌江、澜沧江等水电的电能质量都相对较高。可见,我国水电的电能质量不高的问题,只是开发程度不高的暂时结果。如果能按照国家的规划,完成好各个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建设,我国水电的电能质量完全是有保障的。

4.2、汛期弃水严重,挫伤水电开发积极性

开发水电能源的特点就是建设周期长和输送距离远。这经常会使得在经济腾飞时期上马的大批水电项目,在正式投产的时候遭遇市场饱和、难以消纳和输电线路建设不同步的困境。以四川省为例,该省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水电基地。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三大流域大型水电机组的陆续投产,配套建设的外送通道也越来越紧张。由于外送通道和水电机组投产时序的不同步,以及受受端电网制约等原因,一些地方水电的实际外送能力和方式都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弃水问题十分严重。除此之外,我国另一个水电大省——云南的汛期水电弃水不仅同样存在,而且更加严重。

相关阅读:【深度好文】中国水电与水资源开发(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西电东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