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评论正文

创新智能电网三大技术 助力新能源发展

2016-08-03 08:26来源:亮报关键词:配电网特高压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另外,由于新能源的波动性,如何让新能源配合电网稳定运行,就要研发大规模的储能技术。

以前我国的储能技术都是进口的,现在实现了全面国产化。国家很重视蓄能技术,目前正在建设8座蓄能电站,可为风光上网提供有力支持。此外,针对风电、光伏发电本身存在的缺陷,如抗导能力差、低电压穿越时容易脱网等问题,国家电网公司还专门研发了控制技术,就是保证电网故障时能坚持运行一段时间,维护电网安全运行。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对电网的安全性有很大的提升。还有一项技术是虚拟同步技术,它可以使光伏、机电元件产生惯性,在不需要人工调节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目前该技术已经研发成功。运用这些技术后,我国增加了130多亿度的新能源电力,我国在新能源装机及技术方面已和国际处于同步水平。

最后一项技术是智能配用电技术。

配电网直接面向用户,未来配电网将面对分布式接入,电动汽车也将互动起来,电动汽车既是一种负荷,又可以在需要时作为一种电源提供电。根据现在电网的互动性质,配电网需要实现智能化。传统配电网在可靠性方面要实现信息监控,在自愈技术方面及快速消化新能源等方面还有很多技术要改革。用电技术更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我国在智能用电方面是和国际接轨的,特别是在用电信息采集和电动车的充放电设施及智能楼宇园区、智能家居方面的创新工作做得很多。国家电网公司在用电信息采集上提前布局,为客户安装智能电表,提高互动性。目前,国家能源局已经开展了30个光伏示范项目。将来新能源在配网接入后,会直接对用户有影响,还需要储能技术相配合。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发展输电技术、新能源并网、智能配用电技术等,智能电网技术对新能源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自身特点,发展上有很多无序和非理性的东西,新能源发展速度太快,电网和电源发展规划的不协调使得弃风弃光现象严重。国家“十三五”规划对于新能源消纳问题正在采取举措解决。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技术层面,还需要国家不断完善激励政策,推动新能源不断发展。

相关阅读:

智能电网基础上能源互联网还想互联什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配电网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