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正文

数码锂电池转型动力电池 要跋山涉水翻山越岭

2016-08-03 09:01来源:高工锂电作者:赵冲关键词:动力电池动力蓄电池德赛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经验的积累是长期磨合、沉淀的过程。行业外的其他企业短期内难以培养出一批既有足够的设计、开发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团队,这自然就形成了较高的人才壁垒。”

为了应对人才壁垒,转型动力的卓能新能源的做法是,一方面,其从三星、特斯拉等国际企业引进了一些生产制造拥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负责动力电池及Pack等项目的具体管理,另一方面,从传统数码领域抽调一批技术过硬的团队,经过严格培训之后,注入动力电池项目的血液,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团队的实际运营经验,又可以导入外部新的技术和管理思路。

除过政策、资本、技术、人才,供应链的重塑也是数码企业转型动力时要解决的一个重点。

毫无疑问的是,上游材料的品质稳定对动力电池最终的产品是至关重要的,以后做汽车产业链,供应商越多,问题越大,这意味着,依靠传统数码领域建立的分散的供应链体系完全不适用于动力电池领域。需要企业重新建立一套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供应链体系的建立就是转型动力的重要保障,数码电池东拿一个西拿一个无所谓,但以后做汽车电池,所有的产品都是需要认证的,电池、电池材料、包括上游的前驱体材料,都是需要产品追溯的。”卓能运营副总裁黄国文表示。

转型动力之后,卓能开始站在保证品质体系稳定的角度来与供应商谈战略合作,不是基于简单的供求关系和利益的考量,战略合作的最终目的是要把电池做好。

天劲股份的做法是,一方面严格把控供应链,另一方面建立数字化的质量控制体系及物料追溯系统。

天劲股份聚合物分公司总经理杨万光介绍,从原材料开发认证要遵循物料认可流程,要通过实验验证、样品验证及试产验证后才能进入小批量产,同时,在每个验证阶段都有节点的评审。在他看来,严格的供应链体系和标准化的质量控制流程是动力电池产品安全可靠的基石。

“对于转型动力的数码电池企业而言,如何快速突破政策监管、资金、技术、人才、供应链的壁垒对于接下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高小兵认为,目前是动力电池行业的快速导入期,市场格局会在未来三年逐步成熟,数码电池企业如果不能在此期间快速突破,一旦车企的供应链稳固下来,就必然会面临被洗牌淘汰的风险。 

原标题:数码锂电池行业“疲态”蔓延 转型动力面临五大壁垒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动力蓄电池查看更多>德赛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