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通信市场正文

深化智能制造与互联网+的融合

2016-08-09 13:44来源:中国工业报作者:杨红英关键词: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是应用水平不高。企业信息化面临“综合集成”跨越困境,处于集成提升阶段的企业仅为14.6%。四是核心技术不强。包括传感器、芯片、控制器,设计开发工具、仿真测试工具、制造执行系统等技术与系统都需要加快提升能力,同时关键标准也亟待完善。五是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目前我们在工控、数据、网络防护能力薄弱,在监管监测、测试验证方面的能力不足。六是体制机制方面也需要创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带来新业态、新模式,需要在财税金融、国企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

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

安筱鹏强调,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需要围绕一条主线,打造两类“双创”平台,培育三种制造新模式,增强三个支撑能力。

围绕一条主线,就是要以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为主线。通过企业生产模式和组织的变革,以互联网带来的新型技术,全面融入制造业全面过程,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提升各类生产要素的效率,激发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力,发展潜力。这其中要坚持创新驱动,激发转型新动能;坚持融合发展,催生制造新模式;坚持分业施策,培育竞争新优势;坚持企业主体,构筑发展新环境。目标是到2018年底,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相比2015年底,工业云企业用户翻一番,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2%,库存周转率提高25%,能源利用率提高5%。

打造两类“双创”平台

打造两类“双创”平台就是支持制造企业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支持大型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建设面向制造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双创”服务平台。

安筱鹏表示,“双创”平台不仅是一个能够支持企业在内部、产业链及面向全社会开展创业和创新的技术平台,同时也是一个要素汇聚的平台和交易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够实现企业创业、创新资源的数字化、在线化,能够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动整合,能够被创新、创业者便利分享和使用。同时大企业拥有技术、资金、人才、设备、营销渠道、土地等众多创业、创新的全要素,可以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提供更加肥沃的创新土壤。

“双创”的交易平台属性不仅局限于产品交易,更是能力的交易平台。在这里可以实现研发设计能力、计量检测能力、制造能力、物流能力的交流。当然“双创”平台还是一个资源整合平台,通过互联网企业、制造企业、电信运营商把资源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供应链企业、第三方平台,把地方的资金、政策、用房、用地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双创”平台大有可为

《指导意见》把“双创”平台作为一个核心和重点主要原因是:

一是源于“双创”平台建设过程是企业综合集成水平不断提升过程。搭建“双创”平台,需要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实现资源的数字化、在线化,构建涵盖研发、设计、生产、采购、配送、服务等多个部门的业务协同体系,实现多个业务系统的集成。企业业务系统的综合集成,既是“双创”平台建设的基础,也将伴随着“双创”平台建设不断深化。

二是源于“双创”平台建设过程也是牵引企业加速转型升级的过程。“双创”平台的建设不是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全部,但是它是牵引企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企业发展理念从封闭到开放,把自己资源向社会开放,同时利用社会资源为自己服务;推动企业发展战略从单一产品竞争到产业深化的竞争,从制造向服务化的转型。

三是源于“双创”平台建设过程是引领企业管理和变化的过程。工业革命以来,企业管理模式上有两次革命性突破,一次是以福特制流水线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一次是以丰田制精益管理为代表的经典管理理论。基于互联网、面向“双创”的新型管理模式有可能成为继福特模式和丰田模式之后的第三次管理革命。在“双创”平台建设过程中,都将面临如何调整、改善或优化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面临如何再造与优化内部管理流程,面临如何重新定位企业员工、管理、客户、供应商的关系。其核心是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激活传统企业中的人和组织,重构企业运作的基本单元,重建企业内部运营机制。

四是源于“双创”平台建设过程是培育企业新型能力的过程。企业“双创”平台建设,就是要激活企业的技术、装备、系统、流程和组织,构建新的发展理念、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培育企业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的竞争优势。

延伸阅读:工业4.0:中国企业离智能制造有多远?

【新出炉】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2016年中国机械500强排名榜单揭晓 输配电企业上榜(全名单)

原标题:乘法而非加法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互联网+查看更多>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智能制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