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深度 | 发电“寒冬”前夜?电力市场将经受残酷竞争洗礼!

2016-08-10 16:49来源:能源杂志作者:余娜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电力过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而在前不久发布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6)》中也指出,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连续3年大幅增长,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逐年下降,电力投资过热导致的电力过剩局面正在进一步凸显。

7月,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再次联合下发《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作为新一轮电改文件六个配套文件之一的发用电计划政策有望进一步细化。

这一缩减煤电机组发电计划指标《征求意见稿》提出:对于2017年3月15日后投产的煤电机组,各地除对优先购电对应电量安排计划外,不再安排其他发电计划。新投产煤电机组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发电量,不再执行上网标杆电价。

“这就意味着明年3月15日之后,新建煤电机组将无法获得发电计划指标,即无法获得政府保底性的上网标杆电价。所以导致现在全国各地区电企都加班加点,赶工期,想要这一政策实施前分到最后的红利。”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电力专家陈宗法对《能源》记者分析,“政策的意图本身是遏制,是好的,但被企业钻了空子。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火电项目大干快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 非理性扩张 」

我国能源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2002年到2012年能源消费平均年增8%,主要依靠煤炭大幅增加。石油消费已超5.5亿吨,增量主要靠进口,进口依存度达到62%以上。“十二五”后期能源消费增速迅速下降,2014年能源消费增速下降到2.2%。2015年进一步降到0.9%。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电力增速下降也明显超过预期,2015年电力消费量仅增0.5%,作为长期推动电力快速增长的二产用电出现负增长(- 1.4%),其中占电力消费总量近60%的重工业用电负增长更为明显。今年一季度电力消费只增长3.2%,有分析认为,刨除闰月和冬春低温影响,可比增加约1.4%。4月份增速已经再次放缓。

“预计‘十三五’时期能源消费增长将继续保持低速,而且增速下降的幅度有可能超过以往的预期,年增速在1%~2%,甚至更低也很有可能。”周大地预测。

近年来,我国电力设备利用率持续下降,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已经明显偏低。但电力装机扩张不但没有得到调整,反而进一步加快。“火电的扩张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非理性状态,而且这种供需完全脱节的趋势还在加剧。”周大地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电力过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