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评论正文

详解|一文带你暴力拆解大数据

2016-08-23 17:12来源:36大数据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城市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存储技术

大数据可以抽象的分为大数据存储和大数据分析,这两者的关系是:大数据存储的目的是支撑大数据分析。到目前为止,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计算机技术领域:大数据存储致力于研发可以扩展至PB甚至EB级别的数据存储平台;大数据分析关注在最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不同类型的数据集。

提到存储,有一个着名的摩尔定律相信大家都听过:18个月集成电路的复杂性就增加一倍。所以,存储器的成本大约每18-24个月就下降一半。成本的不断下降也造就了大数据的可存储性。

比如,Google大约管理着超过50万台服务器和100万块硬盘,而且Google还在不断的扩大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其中很多的扩展都是基于在廉价服务器和普通存储硬盘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大大降低了其服务成本,因此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的研发当中。

以Amazon举例,AmazonS3是一种面向Internet的存储服务。该服务旨在让开发人员能更轻松的进行网络规模计算。AmazonS3提供一个简明的Web服务界面,用户可通过它随时在Web上的任何位置存储和检索的任意大小的数据。此服务让所有开发人员都能访问同一个具备高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快速价廉的基础设施,Amazon用它来运行其全球的网站网络。再看看S3的设计指标:在特定年度内为数据元提供99.999999999%的耐久性和99.99%的可用性,并能够承受两个设施中的数据同时丢失。

S3很成功也确实卓有成效,S3云的存储对象已达到万亿级别,而且性能表现相当良好。S3云已经拥万亿跨地域存储对象,同时AWS的对象执行请求也达到百万的峰值数量。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数以十万计的企业在通过AWS运行自己的全部或者部分日常业务。这些企业用户遍布190多个国家,几乎世界上的每个角落都有Amazon用户的身影。

感知技术

大数据的采集和感知技术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以传感器技术,指纹识别技术,RFID技术,坐标定位技术等为基础的感知能力提升同样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石。全世界的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有着无数的数码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着有关位置、运动、震动、温度、湿度乃至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

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感知技术可谓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除了地理位置信息被广泛的应用外,一些新的感知手段也开始登上舞台,比如,最新的”iPhone5S”在home键内嵌指纹传感器,新型手机可通过呼气直接检测燃烧脂肪量,用于手机的嗅觉传感器面世可以监测从空气污染到危险的化学药品,微软正在研发可感知用户当前心情智能手机技术,谷歌眼镜InSight新技术可通过衣着进行人物识别。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与感知相关的技术革新让我们耳目一新:比如,牙齿传感器实时监控口腔活动及饮食状况,婴儿穿戴设备可用大数据去养育宝宝,Intel正研发3D笔记本摄像头可追踪眼球读懂情绪,日本公司开发新型可监控用户心率的纺织材料,业界正在尝试将生物测定技术引入支付领域等。

其实,这些感知被逐渐捕获的过程就是就世界被数据化的过程,一旦世界被完全数据化了,那么世界的本质也就是信息了。

相关阅读:

【推荐】面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电力大数据基础体系架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数据查看更多>智慧城市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