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甘肃省发布“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热电联产 推动陇东煤电一体化(全文)

2016-08-24 08:19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热电联产燃煤发电电力十三五规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石油石化行业

到2020年,原油加工综合能耗降到86千克标准煤/吨,乙烯综合能耗降到857千克标准煤/吨,石油石化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减少30%。

(一)优化产业发展结构。依托兰州石化搬迁改造、庆阳石化600万吨/年扩能改造等重点工程,进一步优化石化产业布局,通过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协同发展,进一步扩大油气加工、乙烯生产、新型煤化工等生产规模,科学构建石化产业产品体系。大力发展特种橡胶、工程塑料、聚氨酯、碳纤维、特种涂料等化工新材料。优化炼油和乙烯生产工艺,加大对基本化工原料和乙烯深加工,实现产品质量和品种结构的优化。

(二)提升原油开采环节水平。原油开采环节全面实施抽油机、驱动电机节能改造,推广不加热集油技术和油田采出水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推广高效油气分离、原油稳定和伴生气处理、高效真空加热等技术,加强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回收。

(三)推进可持续清洁生产。推广优化换热流程、提高冷凝液回收率、优化中段回流取热比例、降低汽化率、增加塔顶循环回流换热等节能技术,鼓励采用自动点火系统,加强火炬气回收,探索利用火炬气发电,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大型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的冷能利用。鼓励从石油炼制废催化剂中提取钴、铑、钯等稀贵金属,推动废渣、废气、废水资源化利用。

六、化工行业

到2020年,合成氨综合能耗低于1150千克标准煤/吨(原料为天然气),烧碱(离子膜)综合能耗降到315千克标准煤/吨(离子膜法液碱不小于30%),电石综合能耗降到1.05千克标准煤/吨,行业平均中水回用率达到90%,主要化工废渣综合利用率达到80%。

(一)提高精细化工产品比重。依托银光公司、刘化集团、金化集团、西北永新等骨干企业,推广应用新型催化技术、废水闭路循环技术等,加大TDI、合成氨、合成橡胶、环保功能型树脂、碳酸锂等产品产量,不断提高精细化工产品的比重。

(二)推动“三废”综合利用。纯碱行业重点推动氨碱废渣用于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和蒸氨废液综合利用,氯碱化工行业重点加强电石渣上清液回收利用以及电石炉尾气中一氧化碳、氢气综合利用,磷化工行业重点推动磷石膏制建材、分解制酸并联产水泥,硫化工行业重点推动利用硫酸生产废渣生产水泥,加强余热回收利用。

(三)创新驱动循环经济产业联盟新模式。积极发展化学工业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建立产业联盟,相互参股,形成氯碱产业与金属冶金、煤化工、PVC、塑料精深加工及建材等有机结合、联合发展新模式;依托蓝星纤维、郝氏碳纤维、康博斯特等公司,加快碳纤维下游复合材料制品的开发,以及在航天航空等军工领域和高端民用市场的推广应用;依托科天水性高分子核心技术,带动全省水性树脂和水性涂料等产业发展。

七、建材行业

到2020年,水泥熟料综合能耗降到100千克标准煤/吨,平板玻璃综合能耗降到11千克标准煤/重量箱,日用陶瓷综合能耗降到1100千克标准煤/吨,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68%以上。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水泥和玻璃生产工艺,推广应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其设备,提高高标号水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比例,鼓励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厂污泥、危险废物、废弃建材、废塑料等废弃物,替代部分原料、燃料。

(二)积极发展新型节能建材。组织实施节能门窗、节水洁具、陶瓷薄板、装饰板材等新型高端绿色建材产品重点项目,重点发展节能玻璃、太阳能玻璃、复合多功能墙体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等新材料。

(三)加快节能改造和废弃物再生利用。推进窑炉、水泥粉磨、熟料生产等节能改造,在大宗固体废物产生量、堆存量大的地区,优先发展高档次、高掺量的利废新型建材产品;推动废玻璃、废玻纤、废陶瓷、废复合材料、废碎石及石粉等回收利用并生产建材产品,培育利废建材行业龙头企业。

(四)强化科技支撑。以省建材科研设计院等研究机构为依托,研究开发适用于我省建设使用的绿色、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同时开展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研究及技术服务。

八、中医药行业

(一)加快发展优势品牌。用循环经济政策支撑国家中医药改革综合试验区的建设,鼓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天水岐黄药业公司、陇神戎发药业公司、独一味生物制药公司、兰州和盛堂制药公司、定西扶正制药公司等重点企业借势“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发展中成药、藏药、生物医药等优势品牌和产品。

(二)加强技术研发和综合利用。加强中药绿色提取、分离、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开发特色中藏药、兽药,不断提高加工副产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发展中药新剂型和配方颗粒,形成饮片、中成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保健食品等系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三)提高中医药加工基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为引领,以定西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及全省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进一步提升“中国药都”的知名度,加大以定西、河西、兰州、陇南为核心的中药材种植与加工基地建设力度,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依托甘肃奇正藏药、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佛慈股份等优势企业力量,建设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构建主导产品产业链。从“绿色道地”的标准化中医药种植基地建设入手,链接饮片加工、有效成分提取、保健品、健康食品、制药、药渣废料处理为一体的中医药循环综合示范园区,形成药渣—肥料—种植、制药废水—废水处理回用—污泥干化—有机肥、制药废水—处理—绿化冲洗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九、食品、包装、制革行业

(一)推动食品行业与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鼓励食品行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建立原料绿色种植、加工清洁生产、包装轻量绿色、绿色物流配送的全产业链,在陇中、河西、陇东等地推广以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推进食品加工副产物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对边角料胚芽、麸皮、血液、皮毛、内脏等进行深度加工,对酿造废糟、皮籽、果核等废渣、废水无害化处理生产饲料、肥料,实现废弃物就地资源化。

(三)构建食品行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优化食品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完善酿造—废渣利用—饲料—特色养殖、果蔬加工—废渣利用—饲料—特色养殖、淀粉初加工—精深加工—废弃物再利用—饲料/肥料—特色养殖及种植、养殖—屠宰—肉/乳制品精深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物流配送等产业链。

(四)提高包装行业资源利用率。在兰州、平凉、张掖等地合理布局废纸回收与加工纸板生产,鼓励企业调整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鼓励推进绿色设计,发展低克重、高强度、功能化、系列化产品。在全行业推行清洁生产,重点抓好“三废”治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电联产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