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浮动核电站的技术原理其实并不神秘,只是将原本建造在陆地上的核电站安装在船舶平台上。但是,由于陆地和海上条件差异很大,相关的技术要求不尽相同,海上浮动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行都面临特殊的技术难题。
可查资料显示,1963年,美国马丁˙马丽艾塔公司为美国军方设计了MH-1A核电装置,为缺电的巴拿马运河区供电,放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自由号”轮船上。MH-1A从1968年工作到1975年,后来由于运行费用过高及军队反应堆计划的终止而退役。
1972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在核电厂选址时遭遇难题,美国西屋电气公司设想了一种放置在大型驳船上,可由拖船拖曳的“离岸”核电厂方案,这种浮动式核电站可以起航沿着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地区漂浮,且可以很方便地向沿岸城镇输送电力。但由于政府批准的延迟、投资减少等原因,这个方案最终遭致扼杀。
海上民用浮动核电站的设想,最终由俄罗斯人付诸实践。为了给俄罗斯远东或北极地带一些边远地区、油气田开发供电,俄罗斯原子能公司2009年开工建造了“罗曼诺索夫号”浮动核电站,计划将于2016年交付、2018年投入使用。
海上浮动核电站为海滩供电示意图
“罗蒙诺索夫号”排水量为2.15万吨,装配有两个KLT-40型核反应堆,能提供70兆瓦的电力以及300兆瓦的热力供应,保障一个人口达20万的城市电力及热水供应。此外,通过重新设置,“罗蒙诺索夫号”还能变成海水淡化处理厂,每天生产24万立方米的淡水。根据规划,俄罗斯还将建设一批浮动式核电站,为大型工业项目、港口城市、海上油气钻探平台提供能源。
>>>>与常规柴油发电相比经济性明显
随着中国海洋战略的实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日益频繁,海上浮动堆的技术攻关步伐提速,各大核电企业纷纷加快小型核反应堆研发和推广,起步时间虽有不同,但发电、供热、海水淡化等工业化和市场推广早已是业内共识。
ACPR50S堆芯示意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邀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崔柏,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运输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李丽,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出席,介绍《海南低碳岛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7月14日,中核中原建设召开干部大会,会议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兆瑞主持。会上,公司副总经理赵国兵宣布任职决定:卢远东同志任中核中原建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兆瑞表示,此次干部调整是集团公司党组、中国核建党委从公司工作大局出发,对班子建设和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视和关心,公司党委坚决拥
7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智强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国一重集团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文平,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皓;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严航参加会谈。吕智强感谢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来给予中国一重的支持和帮助,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近日,哈电集团重装公司承制的2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顺利完成交付,启运至我国南方某核电厂。此次交付的设备是重装公司成功制造的第5台和第6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标志着重装公司已具备三代核电CAP系列蒸汽发生器批量化制造的能力。此次装备交付引发广泛关注,央视频、河北日报等主流媒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我们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这个比例还会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此前,为促进海洋核动力装备产业化,中国核电、上海电气等5家企业拟共同出资10亿元,于8月份在上海成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随后,多家外媒纷纷予以报道和解读,称“中国拟斥资10亿,为南海岛礁打造‘充电宝’”,分析认为中国展现其增强海上核能力的雄心,该重大项目可能成为南海浮动
当地时间9月14日,‘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浮动核电站抵达俄罗斯远东楚科奇自治区的佩维克港。“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是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采用了小型核反应堆,投产后将取代一座燃煤电厂和另一座核电站。在专家看来,这标志着俄罗斯正着眼小型核电技术并加速推进北极战略,同时“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或将
2019年1月30日,核电建设新项目审批进一步推进,国内拟建四台核电新机组(漳州1/2号、惠州1/2号)。这是核电新机组审批停滞3年后再次重启。关注在行业底部逆周期布局的核电设备企业,其有望成为此轮核电建设新周期的最大受益者。(来源:微信公众号“中信证券研究”作者:刘海博左腾飞)▍回顾:核电新
2011年发生的日本福岛核事故令各国重新评估核电的风险,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核电应用新的思考。如果将核电站置于无人的广袤大海上,能否降低再次出现泄漏的风险呢?俄罗斯、美国、中国等多国就一直致力于研究建造海上浮式核电站,截止到目前,世界上首艘浮式核电站——俄罗斯的“罗蒙诺索夫院士”号已经研
《日本经济新闻》11月22日报道称,在全球核电市场上,中俄的存在感正在提高。2000年之后全球投产的核电机组中,约6成由中俄两国企业负责。一方面,由于盈利情况恶化,美国接连有核电机组停止运行,欧洲的“脱离核电”动向也在增强。有声音担心,核电技术将向中俄两国集中。在中美被指进入“新冷战”时
兼具破冰、开辟极地航道、供电等功能的中国首艘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浮出水面,这是中国首次将核动力装置用于水面舰船。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集团)电子商务平台于6月23日披露的一则招标公告显示,上海中核浦原有限公司受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就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示范工程
上月,俄罗斯建造的首座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离开了圣彼得堡到达了摩尔曼斯克。它最终的目的是到达港口珮韦克,并在哪里投入使用为各种用途的用电需求提供支持。这也是俄罗斯国内第一次建造浮动的核电站。这艘浮动核电站的花费超过了4.8亿美元,不过预计到2019年才能正式的投入使用。这艘浮动核
这一周的时间,核电行业有哪些动态要闻呢?小编精心整理了核电相关综合、项目、企业要闻,详情如下:相关阅读:北极星电力网核电一周要闻回顾(5.25.4)综合核电行业研究报告核电行业迎政策利好发展空间广阔核电行业有不可比拟的行业优势和亮点:1、核电具有清洁环保、运行稳定、安全高效特点;2、国家政
一直以来,能源是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普遍开发新的能源来应对将来可能到来的能源危机。其中核能作为一种高效的新能源为包括中国俄罗斯等在内的世界各大国所青睐。据中新网4月29日的报道,俄罗斯的首座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号已经建造完毕。不过,世界对他的瞩目并非来源于其性
据外媒报道,批评人士将在北极圈内一个俄罗斯小镇的漂浮核电站称为是冰上的切尔诺贝利。现在还没有足够的信息对这座核电站进行具体的风险评估,不过据了解这个核反应堆已经为潜艇提供60多年的动力。这个被叫做AkademikLomonosov的浮动核电站自2009年开始建设。而在当地时间周六,这个由俄罗斯国营的核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4月28日,俄罗斯首座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号(AkademikLomonosov)建造完工,由圣彼得堡开始首航,将前往摩尔曼斯克装载燃料。到摩尔曼斯克后,该浮动核电站将被拖到俄罗斯最北端城市佩韦克,并将于2019年开始为该城市一座钻井平台和一座海水淡化厂提供电力。据悉罗蒙诺索夫院士号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