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为何新能源汽车被补贴成扶不起的阿斗?

2016-09-01 14:28来源:新浪汽车综合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补贴骗补电池成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随着政府新能源政策的调整,各个媒体自媒体上都充斥着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吐槽。国家花了大笔的补贴,结果不是消费者买到了称心如意的新能源汽车,而是车商造出来一堆品质低劣,性能差劲的“新能源汽车”,然后在标上动辄20多万的极高价格销售。

在汽车销量榜上,这些车都卖出去了,但是在路上却非常少见。真正被牌照限制,不得不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环顾所有可选产品,竟然没有几个型号能达到燃油车的平均的水平。

另外一方面,高额补贴下是频频的骗补传闻,企业如同打了鸡血一样纷纷成立新公司,制造出五花八门的车型,骗取新能源补贴。国家对新能源补贴是花了大钱的,几百亿砸下去,特斯拉都应该砸出来几个了,但是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这是为什么呢?

一、秘密在于细节

现在,媒体倾向于把板子打到骗补企业和个人身上,说是这些人的主观原因。但是,资本永远是逐利的,只要风险(被法办)的机率小,骗补贴的利益大,就一定有资本会参与骗补。

真正的问题是补贴政策制订的本身就有重大问题。现行的政策不是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而是在鼓励骗补、真正做有市场的车反而被压制。补贴政策制订的时候完全不考虑市场,不考虑技术,违反客观规律。

把板子打到造烂车,骗补贴的企业身上只对了一半,另外一半要打在订政策的部门上面。按照补贴政策,恰恰是造烂车才能利益最大化。

为什么呢?秘密就在细节里面。

2015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客车按照米数补贴,车长补贴多,车长10米就国家补贴50万,如果地方补贴一比一配比就是100万。问题是车长几米和新能源补贴有什么关系?造壳子长不看里程,不看电机就补贴,用20万成本造一个车,拿100万补贴完全可以。所以,就有了大客车骗补的疯狂,很多企业买燃油车车壳,自己加上电池包电机就去骗100万补贴了。

2016年,制订政策的部门意识到2015年规定荒谬,规定了按照形势里程拿补贴,超过250公里给5.5万国家补贴,地方补贴配比是11万。但是里程是个可以做手脚的东西。2吨的车,跑250公里纯电,大约需要50度电池,一度电池2000块,电池成本就10万,你给11万补贴说的过去。

800公斤的小车,跑250公里纯电,25度电池,甚至20度电池就够了。电池成本4万,你也给11万补贴。

厂商会怎么做?做2吨的车,总成本30万,补贴11万,还有19万,加上利润,税费,渠道卖25万才行,25万,你买国产电动车吗?做800公斤的小车,加上电池成本8万,补贴已经超过成本了,但是定价就不能订便宜了,也要定25万,先拿到11万补贴再说。车白送都赚了。去了补贴13万没人买怎么办?自己成立公司自己买。左手倒右手。然后,拆了(电池)送回去继续生产,循环利用,再拿12万补贴。

原标题:为何新能源汽车被补贴成扶不起的阿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补贴查看更多>骗补查看更多>电池成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