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企业正文

南方电网怎样精准扶贫?(附“十二五”南网专项扶贫情况)

2016-09-06 09:54来源:南方电网公司关键词:南方电网电网改造广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以为扶贫只是经常到村民家里看一看,给他们送点生活物品。”不过龙梅很快发现自己错了,“村民很淳朴,你给点东西他们就很感激,但这并不能帮助他们真正走出贫困。”

南方电网公司派出的其他驻村干部一样,龙梅首先要做的是迅速融入到村民中去,去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想法,才能发现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不过在驻村之前,龙梅也到过永模村,而永模“上访村”的名头倒是远近闻名,这让龙梅有些忐忑:能顺利地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吗?

探路:每月至少三分之二时间留在村里

这难不倒长期从事党政工作的龙梅。除了研究乡风民俗、自学壮话以便沟通之外,龙梅还有一套和村民们交往的独门小诀窍:“下队时一般不穿工作服,因为乡亲们会感觉工服太正式、有隔阂,觉得你是外人。”她透露自己一口气买了三件同款的粉色运动衫:“一来穿着上山走路方便,二来老乡们有自己的忌讳和讲究,我穿红的串门喜庆,比白衬衫好。”

而最关键的,是陪伴!“只要你经常和他们在一起,他们自然也就会慢慢接纳你。”虽然还要兼顾供电公司的工作,但龙梅依然尽量让自己一个月能有三分之二的日子呆在村里,和村民们同吃同住、悉心帮助关怀有困难的村民。

龙梅的苦心获得了村民们的认同。老人罗春花无儿无女,平时经常受到龙梅的细心关照,老人感动地逢人便说:“龙书记就是我的女儿。”每次龙梅去老人家里,远远地她就兴奋地迎过来,一把把龙梅抱在怀里,即便记者在一旁,她们也紧紧地抱在一起,跟母女毫无区别。

罗春花老人一见龙梅就激动地上前抱住不让走。陈海棠 摄

诊断:精准扶贫可首先破解四大“套路”

龙梅很快成为了永模村的一员,并搞清了这个“上访村”的由来:

永模村是水库库区的搬迁村,因此耕地少,全村耕地面积人均不足0.23亩,不少村民还住在高高的巴社山上,平时只能种些玉米,加上大量青壮年劳动人外出打工,村里更是日渐萧条,剩下的只能靠国家发的每户每月24.5斤大米和120元补助金生活。但由于村里获得了搬迁房,永模村还一度“被脱贫”。日常生活都难以为继的村民,不断找上级单位反映情况,成了有名的“上访村”。

不过,龙梅并没有就此打住,通过对全村逐一的走访,她对“精准扶贫”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是贫困户,但各家的情况都不一样,比如:有的可能是年纪太大,没有了劳动力;有的可能是家里几个孩子同时上学,开销大,承担不起;有的可能是家里长期有病人,医药费用导致入不敷出……”。

虽然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千种万种,但从南方电网公司近年来派驻南方五省区的数百名驻村干部反馈回来的信息看,无不透露出一个明显的“套路”:

一是缺少技术。以永模村为例,村里虽然耕地少,但却有800亩的桑树,也有少数村民在种桑养蚕,但多年来一直没有推广开形成规模,永模村书记陈亮一言道破:“村民不懂养,出产的蚕丝质量差,卖不起好价钱;如果赶上疫疾,一个地方的一批蚕基本都得全军覆没,风险太大。”

二是缺少销路。以同为东兰县的坡索村为例,该村的南网驻村指导员周晨发现,尽管当地土壤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高,非常适合“富硒墨米”“富硒粳米”等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而且经济发达的城市对此类产品反响不错,但本地农户们却对种植富硒米缺乏兴趣。该村的覃老伯坦言,富硒米“种得出、卖不掉,十几块钱一斤的米,村里人谁会买?”

延伸阅读:读《南网总纲》有感:回归 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国资改革跨入“深水区” 南方电网推出员工持股改革

《南方电网关于全力做好电力行业扶贫工作的通知》正式印发!

原标题:精准扶贫,从哪扶?怎么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南方电网查看更多>电网改造查看更多>广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