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政策正文

陕西电改综合试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附全文)

2016-09-07 13:32来源:北极星售电网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售电侧陕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9、多途径培育市场主体。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新产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售电主体直接购电。支持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参与电力交易。鼓励能源需求侧管理机构和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和节能服务公司开展市场化售电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发电企业投资和组建售电主体进入售电市场,从事售电业务。

20、明确市场主体权责。售电主体可通过电力市场,采取向发电企业、集中竞价和向其他售电商购电等多种方式购电。售电主体、电力用户、其他相关方依法签订合同,明确权利义务。鼓励售电主体创新服务,向电力用户提供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节能和用能咨询等增值服务。各种电力生产方式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电力基金、政策性交叉补贴、普遍服务、社会责任等义务。

(六)开放电网公平接入,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机制。

21、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科学编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和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消费比重。鼓励因地制宜投资建设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优先安排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发电。安排年度发电计划时,充分预留可再生能源发电空间,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可靠供电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发电。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其他电源、电网的有效衔接,扩大外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例,明确可再生能源电力接入、输送和消纳责任,建立确保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激励机制。

22、完善并网运行服务。坚持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优先上网的原则,优先支持新能源、分布式能源、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机组并网,依照规划认真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保障性收购制度,解决好无歧视、无障碍上网问题。建立保障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制度,确定优先发电企业类别,合理确定优先发电顺序。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调峰补偿机制。积极发展融合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系统消纳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

23、全面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市场。积极开展分布式电源项目的各类试点和示范。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支持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根据各自条件,因地制宜投资建设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发电以及燃气“热电冷”联产等各类分布式电源,准许接入各电压等级的配电网络和终端用电系统。鼓励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与用户合作或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分布式电源。

24、加强和规范自备电厂建设管理。从强化规划引导、发展循环经济、延伸煤电产业链等方面,规范燃煤机组为主的自备电厂准入标准。新建燃煤自备电厂(除背压机组和余热、余压、余气利用机组外)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总量控制规模、电力规划布局和国家节能环保排放标准。自备电厂应公平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调峰义务,已运行自备电厂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机组步伐,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对承担相应的政府性基金、政策性交叉补贴和系统备用费的现有自备电厂,在满足自备电厂参与市场交易的相关规定下,规范其成为合格市场主体,允许其在公平承担社会责任条件下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完善和规范余热、余压、余气、瓦斯抽排等资源综合利用类自备电厂支持政策,制定陕西省自备电厂建设管理办法。

(七)加强电力统筹规划和科学监管,提高电力安全可靠水平。

25、切实加强电力行业特别是电网的统筹规划。认真履行电力规划职责,加强电力规划与能源规划、地方性电力规划与全国电力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提升电力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和覆盖面,配电网规划应重点满足本区域电力供应,合理布局变电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农村电网改造规划应服务我省移民搬迁、城乡一体化和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以及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等。增强规划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注重做到与城镇化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文物、景区(点)等敏感目标相协调,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加大电力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调控电力发展的规模和布局,建立规划监督、评估、考核机制,各种电源建设和电网布局严格按规划有序组织实施,增强规划的执行力。

延伸阅读:

安徽电改综合试点:培育多元化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附全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售电侧查看更多>陕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