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政策正文

甘肃“十三五”开放型经济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2016-09-08 16:00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关键词: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外工程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充分发挥我省地理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在能源资源、装备制造、对外工程项目、农产品、中药材等种植加工、对外服务贸易转型升级等五大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鼓励同行业企业开展优势互补集群化投资、跨领域跨行业“打捆”投资、“生产基地+工业园区”投资等多种方式,建立重点培育企业名单制度,拓宽融资渠道,组成联合体或采用联盟方式组团出海,规范企业“走出去”行为,防范风险。积极支持省内装备制造、风光电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通过新建、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等多种方式,扩大境外生产经营,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获取资源开发权、国际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营销网络,使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统筹对外开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落实国家推动中央企业大力开展境外承包工程项目“建营一体化”工作的政策措施,带动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建立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库,推动重大项目尽快取得进展。

4.加强“三外”联动发展。外资是外贸增长的重要基础,外贸是引进外资的桥梁和纽带,外经是带动外贸的有效方式,“三外”联动则是开放型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外贸进出口为渠道,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促进外经发展。发挥进出口企业信息广、渠道多、客商密集的优势,开展“以贸招商”,以好的出口产品吸引外商来我省投资考察。鼓励我省一批产品质量优、技术含量高的外贸企业建设一批境外营销总部、分拨基地和商业网点,带动劳务和技术资金、项目走出去。以利用外资为突破,夯实外贸基础,带动外经发展。充分利用投洽会、高交会等对外开放平台,以及我省组织的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引进一批有规模的外向型企业,壮大产业基础,提升产业层级,提升我省进出口规模和质量。通过外经合作,带动设备和原材料出口,带动外贸出口上规模。通过境外公司的宣传和促进,主推中外园区合作,吸引外商投资。

5.加快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加快物流枢纽与物流园区建设,着力构建“一核心、多节点”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依托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建设面向中亚西亚,贯通西北、西南的现代物流网络。发挥兰州综合性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城市和西部商贸和区域物流中心的作用,利用在建的兰州铁路综合货场、东川国际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兰州中欧货运班列编组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建设嘉峪关、金昌等多个区域性物流基地,加快推进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和酒泉、白银等多个地区性物流中心建设。加强同周边省区的物流网络协作,构建甘川陕、兰西拉、甘宁蒙和甘陕宁等物流通道。以口岸、产业发展和资源优势为物流基地建设基础,加快国际空港物流园区发展,积极打造兰州中川、敦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物流园。建设冶金、有色、煤炭、新能源、装备制造、农产品、民族用品等专业物流基地。促进“兰州号”、“天马号”、“嘉峪关号”国际货运班列定期常态化运营,加快建设兰州中川临空物流园区,发展国际货运航班,利用客机腹舱开展航空货运,促进与加工贸易相关联的销售、结算、物流、检测、维修和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有序发展,构建集仓储、运输、加工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造我国西部地区面向中亚和欧洲陆路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和转运站,力争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物流枢纽。

6.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利用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亚洲合作对话、中阿合作论坛等多边机制,加强与中亚、西亚和中东欧国家多层次合作与交流。在国家层面,着力解决甘肃与丝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通而不畅”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积极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非发展基金等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拓展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实现贸易畅通。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办好甘肃驻新疆霍尔果斯商务代表处和驻白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印度、吉尔吉斯斯坦等商务代表处,谋划在其他沿线国家建设商务代表处。鼓励支持兰州新区、国家级开发区及省内大型企业,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结合甘肃优势资源,加快加工制造型、资源利用型、农业加工型等境外合作区建设,实现产能合作。进一步强化引导和服务功能,编制产业指导目录或国别投资指南,指导企业对外投资,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7.促进国内区域合作发展。建立健全甘肃与周边省区的合作机制。探索甘肃、新疆、青海、陕西、宁夏西北五省开放合作新模式,在基础设施联通、要素资源流动、产业互补、政策协同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一体化对外开放,共同构建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发挥省内沿线节点城市作用,积极搭建提升对外开放平台,扩大与新欧亚大陆桥沿线省(区)合作领域,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合作,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向我省转移。密切甘肃同陕西、新疆、青海、宁夏合作关系,发挥甘肃在亚欧大陆桥咽喉地带的战略位置,探索在甘肃共同建立外贸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和物流集散地,共同开拓向西开放市场。加强我省“丝绸之路经济带”区位优势与周边省区对接,加强与新疆“一带一路”前沿地带的合作,加强与江苏连云港的进出口、港务和物流合作。积极推动酒泉、嘉峪关与哈密、吐鲁番共建资源型经济合作区,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建设交流合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带一路查看更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查看更多>对外工程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