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政策正文

《浙江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推进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

2016-09-26 14:55来源:北极星售电网关键词:售电侧改革电力体制改革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能源技术和装备产业快速发展。清洁煤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率先在全国建成国际领先的超低排放燃煤机组。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投入运行。海上风电5兆瓦(MW)样机成功下线,LNG低温储罐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超级电容储能式现代电车运营示范线在宁波开通。大力发展常规电力及辅助装备、核电关联产业、光伏产业、风机制造、海工装备、节能装备等,嘉兴海盐中国核电城进一步推进,风电设备制造和配套部件专业化产业链初具规模,海工装备迈出了产业化步伐。

5.能源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开展全国首个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工作,积极推进新能源示范城市、清洁能源示范县、新能源示范镇和清洁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强化依法行政,率先颁布了《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浙江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条例》《浙江省电网设施建设保护和供用电秩序维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加强规划引领,形成以能源发展规划为统领,电力、油气、可再生能源等规划为支撑的能源规划体系。推动改革创新,进一步下放能源项目审批权限,积极探索能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和能源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等体制机制创新。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能源供求格局变化与结构优化的双重考验。一方面,随着能源供应从供不应求向总体宽松转变,能源运行新矛盾新问题显现。由于用电需求增长趋缓,加之外来电大幅增加和省内电源加快投运,火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不断下降。2015年省统调煤电机组发电小时数下降到4485小时,省统调气电机组发电小时数下降到1356小时,与2014年相比分别下降760小时、405小时。预计到“十三五”中期,煤电利用小时数将持续下降。同时,受全省用电峰谷差进一步拉大而外来电、核电不参与调峰的制约,电网调峰任务艰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大规模进入我省,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大量接入,对电网供电安全也带来挑战。城市天然气利用不断扩大,但应急调峰设施建设滞后。另一方面,能源结构优化任务艰巨。天然气管网、家庭屋顶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和集中供热推进缓慢,天然气消费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能源系统效率亟待提高,电力、热力、燃气等不同供能系统集成互补、梯级利用程度不高,需求侧响应机制尚未建立,能源运行峰谷差呈扩大趋势。

2.能源需求刚性增长与节能减排硬任务的双向挤压。一方面,随着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保持刚性增长,尤其是随着“十三五”时期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建成投产,煤炭等需求仍保持刚性增长。另一方面,节能减排任务较重,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对电力、工业等行业用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能源发展面临环境承载力不足的重大挑战。

3.能源关键技术和体制机制的双重制约。一方面,我省能源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亟待提高,部分能源装备关键组件和材料仍依赖进口,大功率风机、高效太阳能发电、储能、燃气轮机、电网智能化等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正处于产业化应用突破的关键期,清洁能源技术产业化推广应用面临诸多挑战。另一方面,能源领域垄断体制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油气体制改革尚未破题,能源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尚未建立;能源管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基层能源管理力量薄弱。

(三)面临的形势。

1.能源供求进入新常态。当前,国际能源发展呈现市场宽松化、格局多极化、结构低碳化、系统智能化、竞争复杂化等一系列新特征,国内呈现能源消费增速回落,消费方式进入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双重更替期,能源发展动力向科技和体制创新转变,能源系统形态向集中式供能与分布式供能并重的系统形态转变。我省能源需求放缓、供应宽松已成新常态,能源供需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能源消费增长动力从高耗能产业逐步向服务业和居民生活转变,能源结构从高碳向低碳绿色化转变。

2.能源技术迎来新革命。当前能源正面临科学技术重大突破、“互联网+”时代不断创新的革命性变革,页岩气、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可燃冰、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对此,我省应顺应形势,抢抓机遇,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推动“互联网+”智慧能源、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先进储能、绿色建筑、绿色交通跨越式发展,推动生产力提高和发展模式转变。

3.生态约束面临新压力。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将努力早日达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长三角地区提出了“经过5年努力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的要求。我省必须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各项任务,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清洁化并举,切实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生态环境改善。

4.能源体制亟待新突破。当前能源体制革命正向纵深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及系列配套文件出台实施,电力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油气体制改革即将启动。浙江作为市场化改革的先发省份,必须积极推进能源领域改革,通过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理顺生产、供应和需求关系,激发发展潜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紧紧围绕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坚持结构优化主线,以清洁能源增量发展推动存量调整,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坚持能源安全保供底线,以需求导向合理配置能源供给,以改革创新理顺体制机制,全方位提高能源供应保障水平;坚持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以创新支撑能源绿色节约发展,全面提升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着力推进能源“四革命一合作”,大力推进节能提效,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多元的现代能源体系,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节约优先与结构优化相结合,更加注重清洁低碳、绿色发展。顺应能源消费革命新要求,坚决抑制不合理能源需求,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推动全社会形成节能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坚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与高效清洁利用化石能源并举,实现能源发展从高碳向低碳转变。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均衡发展。通过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系统优化能源生产、输送、储运、消费各环节,促进能源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围绕“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能源科技装备发展、分布式供能等领域,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强能源系统统筹协调和集成优化,推动各类能源协同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售电侧改革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