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朝令夕改
“一会说要开放,一会又要收紧,国家政策如此朝令夕改,真的让我们这些企业很为难。”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新能源汽车行业内人士张路(化名)向记者透露:“这件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如果彭博社的报道属实,那么即将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新政策正好和去年6月4日出台的《规定》意图截然相反。
在今年8月下旬举办的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夏季论坛上,电动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就曾透露,为了安全起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资质必须要从严审核。而此次百人会夏季论坛的主题也是安全。在会议期间,就有业内人士称这是在为即将出台的新能源新规做铺垫。
“安全肯定是政府要收紧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原因之一,但这也不是唯一的因素。” 张路说。得益于不断频出的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40471辆,销量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
但自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便被不断曝出。9月8日,当财政部网站公开曝光了5家典型新能源车企的骗补名单后,一个更大的骗补名单随后被曝光,名单中的72家涉嫌骗补的企业包括一汽系、东风系、北汽系、上汽系、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国内主流汽车企业。
一位新能源车企负责人向记者证实此份名单的真实性,并称企业已经接到了相关部门的通知,在准备情况说明。这次处罚非常坚定,国家对这次骗补处罚的力度和决心可见一斑。
这是为形势所迫,过去两年,新能源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已超过3000家,其中绝大部分是从未听过的新企业。突击造车,拿国家和地方补贴,成为新的利益链条,因此“骗补”应运而生。业内普遍认为,《意见稿》是国家清理“骗补”的手段之一,国家对新能源生产企业的准入将日趋收紧,企业取得生产资质的难度将不断加大。
核心问题
其实,自从彭博社新闻爆出以来,一些地方新能源车企就几乎常驻北京,以期第一时间通过各个渠道了解政策的最新进展。下一步政策走向也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说,门槛提高是为了安全、为了防止骗补再次发生。那么,是不是在收紧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后,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就可以更有序更安全,从而也能杜绝骗补事件发生?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要高标准、严监管、宽进出。同时还要注意政策的出台一定要给企业留有适应和调整期,不能让企业猝不及防;奖励措施应当有一些平滑系数,如果补贴戛然而止会产生很大问题;奖励消费者,而不是给生产者补贴,让消费者用手中的钞票投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近日,小鹏汽车卷入了大麻烦。南京一车主陈先生在小鹏4S店订购了一辆小鹏P7670E,并缴纳了5000元定金,签订了购车合同,但令人想不到的是等到提车的时候却被4S店的工作人员告知,要加价7000元才能交付车辆,因为购车合同里包含了一项“精品套餐”,套餐费用并未包含在协议中。
光伏行业曾经出现过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现象,尽人皆知。11年前,为了消化各地政府盲目鼓励投资导致的光伏产能过剩,2009年,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计划投入100亿财政资金支持光伏行业发展,这项支持计划叫金太阳示范工程。其实金太阳工程建立的主要目的正是为了消化各地政府盲目鼓励投资导致的
10月1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新一波补贴清算结束,企业能拿到钱了,本应“皆大欢喜”,但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补贴审核政策愈加严格,“想拿钱,不容易”。据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车辆信息表》(以下简称“审
近日,国家电网发布《光伏用户窃电、违约用电的预警通知》,指出光伏用户私自加装光伏板、逆变器增加上网电量,骗取光伏发电补贴,要求各地进行严查。政策全文如下:相关推荐:2019国家电网面试高分技巧与过关秘诀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辽宁省康平县三台子水库是2012年设立的辽宁省重要湿地之一,按照当地保护条例,省一级重要湿地,除了市政府批准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和公共服务工程之外,只能建设旅游、生态农业设施等。然而,三台子水库附近的居民向中国之声反映,自2016年开始,29000多亩的三台子水
每当有一款全新的电动汽车上市发布后,我们都可以从车友褒贬不一的评价中看到“骗补”字样,即使在今天,电动汽车的续航已经迈入500km大关,补贴逐渐退去、价格更加贴合市场竞争时,这样的呼声也是不绝于耳。比如,凭借高颜值拿下不少消费者的比亚迪秦ProEV500,补贴后售价约17-19万,但是燃油版车型的
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看似一片繁荣,但实际上在背后隐藏着不少的乱象。高速发展进程中,新能源汽车发展遇到多重挑战,无时不刻都在关系着消费者的利益。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政策问题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大关注热点。国家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造市场环境,各地政府都积极响应大力支
管控的缺失会引发一些煤电企业不使用生物质,致使燃煤ldquo;掉包rdquo;骗补的情况频发。因资源分散、堆密度小、收储半径长、管理成本高等原因,同为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质发展相较于风电与光伏而言一直不愠不火,致力于解决秸秆田间焚烧致霾的愿景也迟迟未能实现。如今,乘着政策东风,生物质发电正不断开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从未像现在这样被关注。2017年11月9日,在江苏省如皋市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本来计划三四百人的会议,一下子涌来了上千人,参会人数是首届大会的两倍。让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汽车上下游企业嗅到的,是沉寂已久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复苏。到2030年,我国氢能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但骗补现象一直备受诟病,国家审计署的一份报告直击行业弊端。近日,18个省节能环保重点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公布,披露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偏高、弄虚作假骗补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闲置情况。详情一起来了解!1、审计揭开新能源骗补老底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已步入第九个年
近日,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暂停传言不止,通过联系工信部相关人士,并无准确回应。行业人士认为,这类传言已经是行业套路,相信企业和行业人士都能读懂。而从目前拿到生产资质的部分新兴造车企业看,一些在地方政府助推下拿到资质的企业,后续在产品技术上进展缓慢,到手的资质可能成为另一种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围绕动力系统、航空材料、元器件、航空电池、飞控系统、装备维修维护等领域,加快形成系统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加快南沙新能源汽车企业引进和培育,建设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创新基地、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推动大型港口作业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31日,广西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政协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提出南宁市将积极引入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南宁建立面向东盟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加快构建整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支持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适合东盟市场的产品,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同时,强化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4日,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措施》。文件中提到,发挥南沙出口汽车监管仓作用,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海外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出台促进汽车消费专项政策,通过一揽子综合措施进一步激发汽车消费活力。继续
2月14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家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35.4万辆,同比增长5.8%,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6.7%,高于上年同期10个百分点。前十家企业中,比亚迪销量超过15万辆,销量最为显著;长安销量同比增速最为显著,接近1倍。详情如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
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组织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四川南充站活动顺利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有关负责人以视频方式参加启动仪式并致辞。农村地区具有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天然优势条件,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能够提升农村交通安全水平,带
12月8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72.8万辆,同比增长70.2%,环比增7.9%,在车购税减半政策下,新能源车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持续环比改善超过预期。1-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574.2万辆,同比增长104.6%。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9.8万
距离2022年新能源国家补贴结束还有一个月,据此前发布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明年新上牌的新能源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对此,多家车企出台相关措施,进一步刺激其电动汽车销量。11月30日,小鹏汽车推出2022年新能源购车限时保价补贴,称今年下单同样可以享受补贴。同时,比亚迪、
近年来,市场上频频出现传统车企欲将旗下新能源品牌拆分独立上市的声音。业内人士看来,绝大多数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有着庞大的资金需求,将旗下新能源品牌独立运营并上市,主要是为了缓解转型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多家车企分拆新能源业务近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将分拆旗下高端纯电品牌极氪并将其独
11月8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67.6万辆,同比增长85.8%,环比增0.4%,在车购税减半政策下,新能源车不仅没有受到影响,持续环比改善超过预期。1-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501.5万辆,同比增长110.8%。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5.6万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北京集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夏一平,注册资本9.83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装饰用品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等。据企查查显示,该公司由集度汽车(香港)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控股。据
未来什么时候会重启电动车生产资质审批?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弄清楚的是,中国希望有什么样的电动车生产企业。从政策的走向来看,新能源汽车补贴在2020年会全部退出,而在2019年开始,合资品牌的电动车会大量上马,国内新能源车的最后窗口期就在2020年。如果在2018-2020年这三年里不能尽快拿到入
9月6日,乐视汽车中国COO高景深、乐视车联网CEO何毅与管理层及核心骨干举行了闭门会议。这是高景深出任COO后,首次与乐视汽车管理团队及核心骨干集中交流。在这次会议上,高景深宣布乐视汽车将申请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在闭门会上,高景深宣布,乐视汽车在下一阶段将聚焦五大核心业务,国内新能源
日前,为进一步规范市场,今年7月工信部正式更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大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准入门槛。至此,申请市场准入的车企须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以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等,共计17项准入条件。其
牌照,即汽车的生产资质,对于2014年起不断涌现的新能源造车企业来说,这个生产资质也是进入整车生产制造领域的敲门砖。据了解,目前拿到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有这14家北汽新能源、江铃汽车、重庆金康新能源、奇瑞新能源、长江EV、前途汽车、万向集团、江苏敏安电动、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兰
近日,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暂停传言不止,通过联系工信部相关人士,并无准确回应。行业人士认为,这类传言已经是行业套路,相信企业和行业人士都能读懂。而从目前拿到生产资质的部分新兴造车企业看,一些在地方政府助推下拿到资质的企业,后续在产品技术上进展缓慢,到手的资质可能成为另一种资
知情人士称中国拟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发放。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发改委希望对现有政策进行评估,此前政府自2016年3月起已发放了15个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在开闸引入“鲶鱼”带动行业进步的最初想法实行了一年之后,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准入管理可能有了新想法。6月5日,据彭博报道,知情人
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已下发13张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相较2016年,今年国家对新能源车企的审核标准正在逐渐放宽,并且审批速度也在加快。为了让想要了解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企业的行业内人士更加清楚情况,小编对13家获牌纯电动车企的投资规模、主推车型等进行了梳理。
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增长,受益的新能源整车企业浮出水面。日前,第一家拿到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北汽新能源,宣布首次实现年度盈利,2016年实现净利润18688.39万元,并抛出80亿元的增资方案,投后估值达到240亿元,较10个月前增资时的估值增加了193%。记者获得的材料显示,北汽新能源1月25日
发改委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日前公示了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纯电动乘用车产业化项目的核准信息。这意味着,云度新能源成为第十家获得新建纯电动生产资质的企业。此前九家分别为: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长城华冠、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车、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和
国内第八张电动车牌照花落小康股份。公司1月10日晚间公告,当天公司收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核准建设。据悉,此前已有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车、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7家企业获得独立新能源汽车
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五龙电动旗下的长江EV、长城华冠旗下的前途汽车(EventMotors)、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电动汽车、万向集团,和江铃新能源这七家公司成为了获得独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七家车企手握七张准生证,且在技术、资本、行业沉潜年限等多个维度,各有所长,各有故事。来源:蓝鲸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