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可行性分析(新能源汽车系列报告九)

2016-10-11 08:26来源:一览众车作者:瓜田李关键词:无线充电充电方式充电设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动汽车有线充电存在诸多局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来电动汽车出行的便利性,“无线充电”便成为大众更现实的需求。本文将对无线充电在电动汽车上的技术可行性及市场前景进行阐述。

1、无线充电技术未达到大规模应用的要求

无线充电技术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尼古拉特斯拉,以及著名的特斯拉线圈。2007年6月,《科学》刊载了MIT利用磁场共振技术点亮了两米外的一盏60瓦灯泡,并将其取名为WiTricity,轰动了全球。而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却是在近两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逐渐被大家所谁知。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无线电波式、电场耦合式四种基本方式。这几种技术分别适用于近程、中短程与远程电力传送。

图表 1 无线充电技术原理

注:上面这幅图中的①即为充电墙盒,它主要负责将高频电转换为交流电。随后交流电传输至嵌入地面的充电板②,产生感应磁场,使车内的充电板④中出现感应电流。

市场主流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方式主要偏重于两种:电磁感应(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和磁场共振(Resonance)。专利申请也主要集中在这两种技术方向:磁场共振、电磁感应及电磁波。在专利申请方面亦分成两大阵营,总体上来看,欧洲汽车厂商和国内的参与者倾向于电磁感应,日系汽车厂商倾向于磁共振,当然也有某些技术上的共性。

两种技术的研究重点也存在差异:电磁感应的研究聚焦在感应充电、无线充电、电磁感应和充电站领域;磁场共振的研究聚焦在无线电源、共振频率、感应系数、天线和发射器领域。技术上并无绝对优劣之分,目前都处于尝试阶段。

图表 2 部分企业无线充电技术倾向

资料来源:QUESTE、一览众咨询

原标题:【报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可行性分析(新能源汽车系列报告九)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无线充电查看更多>充电方式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