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材料电解液企业正文

多氟多产能过剩 造车受阻遭遇转型之困

2016-10-14 10:08来源:证券日报作者:龚梦泽关键词:多氟多六氟磷酸锂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注意到,李世江5月3日已经实施减持11万股;同日,公司高管李凌云减持28.57万股。而此前,一个月内包括李凌云在内的6位公司高管人士减持近100万股。在短短一个月内,公司控股股东及高管们减持近140万股,若按减持期间平均每股95元的价格计算,控股股东及高官们套现约1.4亿元。

此后,6月份至7月份,包括公司高管原秋玉、谷正彦、陈岩在内分别减持了4万股、12.5万股、2万股,高管李凌云再度减持4.68万股。

对此,多氟多方面表示,公司业绩预期良好,高管减持均为个人需要,并不能说明公司管理层不看好公司目前股价。而在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师看来,公司高管们减持都集中在该公司股票较高的价位时,或是出于对公司业绩增长难以支撑高位股价的担忧所为。

并非“电池优则造车”

或许多氟多也意识到了传统氟化工产品的未来走势,所以也一直在寻求产业升级转型的机会。作为锂电池原材料的生产厂商,时下风头正劲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自然成为首选。2015年9月份,多氟多宣布以1.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红星汽车72.5%的股权,自此取得了整车生产资质,也被业界视为多氟多扩张其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举措。

此后,在今年上半年多氟多又以2亿元自有资金对红星汽车进行增资,并开工建设了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然而,隔行如隔山,此后多氟多的造车之路并没有预期中顺畅。

“做车和做电池、做材料有很大的不同,是另外一个行业。由于政策等原因,造车的进度暂时放缓了,现在主要是在动力电池项目上推进。” 多氟多新能源董事长李云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坦承多氟多造车面临的困境。

同时,他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目前想离开补贴去赚钱的话很难,基本上没有一个企业可以做得到。在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后,多氟多对汽车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在生产环节已经放缓,但仍会加大研发力度。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2015年8月份,当多氟多初获汽车生产资质时的踌躇满志。彼时,多氟多信心满满地宣布进入造车领域,并公布计划于2018年实现10万辆销量目标。如今看来,计划落空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有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且不说从多氟多所处的材料行业跨界到汽车行业,就是从电池行业跨界到电机、电控也存在着巨大的技术障碍。从多氟多的造车之路可以看出,国家补贴政策调整是多氟多造车计划搁浅的关键原因,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造车依旧依赖补贴政策。 

原标题:多氟多市值翻倍高管忙套现 产能过剩、造车受阻遭遇转型之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氟多查看更多>六氟磷酸锂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