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透视全局
窥一斑可视全豹。浙江电网面临的挑战也是整个特高压骨干网架建设过渡时期,在网架结构、调度运行、资源调配等方面需要攻克的课题。印永华认为,在这一时期,电网发展需要重点开展系统仿真试验和计算分析、建设坚强网架、打造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三方面的工作。
我国在上世纪80 年代, 随着500 千伏交流电网和葛沪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建立了交直流电网仿真实验室;90 年代在三峡输电系统建设过程中,通过扩建和完善,建立了三峡电力系统仿真中心,开展了大量的系统仿真试验和计算分析工作,为三峡输电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进入本世纪以来,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和交直流混联电网的运行对仿真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准确模拟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电网的运行特性,一方面需要完善数字仿真技术,提高对直流输电系统的模拟精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数字和物理混合仿真能力,提高数模混合仿真平台的仿真规模和仿真精度。”印永华说。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启动重点科技项目,该项目紧密结合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建设和运行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国家电网仿真中心的水平。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数字仿真方面,将率先完善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工具,使其成为当前交直流混联大电网的主要仿真工具之一;在数模混合仿真方面,将进一步扩大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仿真规模,加强对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的物理仿真能力,以能够对交直流之间和多直流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实际控保系统的控制特性进行准确仿真,从而为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安全运行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
仿真技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调度运行中,在电网规划设计时同样需要通过仿真计算确定电网建设方案。“在规划设计时需要通过仿真计算合理布局送端系统、输电通道和受端系统;在电网建设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跟踪计算和试验分析,例如加强规划方案过渡期的滚动计算和试验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应对策和措施。”印永华说。
坚强网架建设是特高压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如同一座楼宇,其坚固程度依赖于钢筋构架是否结实。特高压直流送电功率大,如果交流电网承载故障能力不足,将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压力,大容量的特高压直流需要坚强特高压交流电网来承载。“特高压直流发生故障后将导致大规模潮流转移,如果网架结构不够坚强,可能导致连锁反应,引起功率、电压和频率的大幅度波动,危及大电网安全运行。因此,坚强的网架结构是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安全运行的物质基础。” 印永华说。对于浙江乃至整个华东电网而言,加强电网支撑能力的关键在于加快特高压交流电网的建设,使交流电网在规模和强度上与直流输电容量相匹配,使之足以承载直流故障扰动带来的巨大功率冲击。
但电网建设非一日之功,在目前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建设的过渡时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此,国家电网公司开启大电网系统保护建设工程,针对各个电网实际运行特点与需求,提出适应新形势的大电网控制措施,提升第一道防线的适应能力,拓展第二道防线的广度及深度,提升第三道防线的协调性。国调中心组织华东分部率先研究实施了华东系统保护功能试点项目——频率紧急控制系统,该系统创新实施了多直流紧急功率提升、安控主动切泵、可中断负荷精准控制等技术,构建了多资源协同、多功能配合的控制系统新体系。
“开展电网计算和试验、建设坚强网架、打造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三者是紧密结合的。首先在规划设计阶段要通过仿真计算把方案做好,在实际运行中要通过对多种运行方式的仿真分析,包括离线仿真和在线仿真,提前制订和落实故障应对措施;与此同时加强网架建设,尽快实现强交强直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在坚强网架形成的过渡时期,要高度重视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建设。这三者做好了,电网安全运行便能够得到保证。”印永华说。
放眼未来
站在特高压“强直弱交”的过渡时期来展望并思考,未来电网技术的发展具有怎样的趋势,运行控制体系将有怎样的提升?
“电力系统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是推动电网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仿真分析技术、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力装备制造等新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推动电网技术体系的进步和升级。其中,电网智能化控制体系在智能电网中起到神经中枢的作用,借助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电力系统分析和控制理论及技术,通过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分析、反馈,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广域监视、分析和控制,建成在线安全评估、预警和防控体系,以保证交直流混联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印永华说。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电网运行机理、自动化运行系统、仿真工具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与突破,建立起积极适应新形势的电网技术创新体系,把握技术进步方向,为建设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低碳、灵活智能的现代化电网提供坚强支撑。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获悉,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取得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的《关于烟威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至此,烟威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海阳辛安核电1000千伏送出工程两项特高压工程环保、水保工作全部完成,为工程依法合规开工打下了基础。这两项特高压工程是山东省“十四五”能源规
开工又中标,近期,中国电建喜讯连连,连续中标、开工多个项目,新能源、水利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为公司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战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开工大吉江苏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开工该项目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实施项目,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建设4台30万千瓦机组。建成
5月7日,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湖北段贯通。金上—湖北工程湖北段长730千米,途经恩施、宜昌、荆州、鄂州、咸宁、黄石等地,接入华中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金上—湖北工程在湖北境内两次跨越长江,其中洪湖至嘉鱼长江跨越段两岸档距长1800米,施工难度大。为了保证导线一档过江,洪湖至嘉鱼
5月10日,随着750千伏沙坡头变电站开关由冷备状态转为运行状态,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宁电入湘”工程)的关键交流配套项目——沙坡头至中宁换流站750千伏线路工程竣工投运。“宁电入湘”工程是我国首个以输送“沙戈荒”新能源电量为主的特高压工程。作为该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
5月9日,疆电(南疆)送电川渝特高压直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之一,具备新能源资源转换成电力送出的条件。川渝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
4月19日,在1000千伏特高压长泰变电站,超高压公司的一名新员工——新型多足(六足)巡检“机器狗”自如穿梭在变电站设备区进行全站智能巡检工作,对站内设备开展状态评估、隐患排查,确保设备健康运行。这是新型多足(六足)“机器狗”首次在国内特高压电网进行应用。多足(六足)巡检“机器狗”又名
近日,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基地送电上海工程受端配套过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为保障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基地新能源电力可靠送出,保障上海市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的需求,实现清洁能源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拟建设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基地送电上海工程受端配套过江工程。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
5月9日,国网河北电力发布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2024年,国网河北电力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健全“电力+气象”“电力+应急”合作机制,打出机组顶峰、网间互济、电网补强、柔性资源调节“组合拳”,成功应对早晚峰最大负荷双创历史新高、多轮极端强对流天气等考验,全社会最大负荷5204.1万千瓦,电网连
5月6日,±800千伏巴里坤换流站750千伏交流系统投运,标志着该站正式与新疆主网相连,为下阶段该站低端、高端直流系统带电调试、全站投运及后续配套的1020万千瓦新能源电源接入打好基础。巴里坤换流站是±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起点,交流系统的投运是哈重直流工程投运的关键节点。本
5月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在济南与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举行会谈。双方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保障电力供应,推动能源转型,
5月8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所属企业参与设计等工作的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该工程年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绿电占比达50%,输送的直流电从甘肃庆阳换流站起,经过915千米的线路运输,抵达位于山东泰安东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部署全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重点工作,3月20日,省发改委、省能源局组织召开2025年湖南省电力系统稳定管理领导小组会议,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汤吉鸿,国家能源局湖南监管办刘志成副专员出席会议并
针对“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电力系统持续发生的结构、形态、特性变化,构建新型电网,是保障电力安全运行和可靠供应的迫切需要,是加快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的有效举措,是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的重要保障。公司2024年十大战略课题之二《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形态协调发展研究》,坚持统筹
近日,湖南能源监管办专题听取了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湖南电网运行情况、2025年湖南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等情况汇报,分析研判2025年湖南电网运行主要风险及管控措施,研究下一步重点工作。湖南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处室分管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认为,2024年,国网湖南省
近日,湖南能源监管办专题听取了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湖南电网运行情况、2025年湖南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等情况汇报,分析研判2025年湖南电网运行主要风险及管控措施,研究下一步重点工作。湖南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处室分管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认为,2024年,国网湖南省
近日,从国家电网获悉,国家电网宁夏超高压公司银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自2010年11月投运以来,累计外送电量已突破3800亿千瓦时,相当于在受电地区减排二氧化碳3788万吨、碳粉尘1032.6万吨、二氧化硫114万吨、氮氧化物57万吨,对华北地区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具有积极推进作用。银东±660千伏直流输电
公司四季度工作会要求加快构建新型调度体系,优化各级调度职责,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完善调度运行体系。近日,电网头条记者就相关内容专访了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董昱。电网头条:调度运行控制是系统稳定的中枢。中国电网是20多年来世界上唯一没发生过大停电的特大型电网。从以往的经验看,我国的调
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年来,山西推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15项重大举措,能源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成效显著。目前,山西已建成“全电力优化、新能源优先”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有力支撑“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零售市场+绿电绿证”五位一体、“省内+省间”协同运行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国网山西省电力公
“西电入浙”十年,带来了什么?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张悦吴米佳//仅5.6毫秒,800万千瓦的巴蜀水电便乘着溪浙直流银线开启了江南之旅。投运十年,累计输送清洁水电超3050亿千瓦时。作为浙江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14年,四川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直流工程投运。自此,浙江迈入特高压交
01特高压交流工程减碳作用机理分析1.1特高压交流工程减碳作用途径目前,中国已建成“十四交十二直”特高压工程,初步构建了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的网架结构。特高压交流工程具有输送容量大、覆盖范围广、网络损耗小、走廊占地少、联网能力强等技术优势,能依据电源分布、负荷位置、电力传输需求等实际情况
6月12日,陕北至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河南段)在河南洛阳嵩县正式开工建设。陕皖特高压工程起于陕西省延安市,止于安徽省合肥市,途经陕西、河南、安徽3省,线路总长1069千米。其中河南段线路总长约490千米,总投资32.6亿元,途经三门峡、洛阳、平顶山、驻马店、南阳5市15县区,新建铁塔1
一、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需求分析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已经成为广泛共识。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呈现逆向分布,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强时空相关性,决定了我国近期仍需扩大交直流互联电网规模才能满足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和新能源跨省跨区消纳需求。我国电网已进
10月29日14时06分,1000千伏武汉—南昌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始试运行。历经七年规划建设,华中特高压交流“日”字形双环网建设终于实现顺利收官,华中电网全面形成了以特高压、超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团状电网。华中特高压交流“日”字形双环网累计新投运1000千伏“5站、10变、15线”,总变电容量30000兆伏安,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分别针对不同方向提出9项专项行动,推进今后4年高质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各项工作。分析各专项行动的具体内容可以发现,其中多项内容旨在提升电力系统稳定保障能力,夯实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
强化系统本质安全持续保障稳定运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党中央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各行各业迅速行动,积极推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生产结构、运行机理、功
“我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能源保供、人才培养、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印象深刻。”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河南新乡供电公司新乡变电运维站副站长高珂向记者分享了聆听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中能传媒:请展开谈谈这些内容对您的启发。高珂:能源保供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新乡供电公司新乡变电运维站副站长高珂说,建议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省外和本地新能源消纳,缓解生态环境保护与碳减排压力。高珂介绍
一、我国新能源大规模基地化开发利用现状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为后续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加快,促使以光伏、风电为主
一、我国新能源大规模基地化开发利用现状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为后续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加快,促使以光伏、风电为主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方电网公司服务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优势互补性持续增强。2021年,每一度电支撑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GDP产出分别达到15.2元、10.7元、12.3元、11.1元、15.2元。1
直流综合能量可用率连续10年保持在96.4%以上高水平;线路跳闸率年均降低10.6%;一般事故、电力事件逐年下降,驾驭复杂大电网能力持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方电网公司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部委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企业立业之本、发展之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安全生产、做好电力保供、扎实稳住经济等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坚定扛起安全保供政治责任,突出安全“一张网”、保供“一盘棋”,夯实安全发展根基,全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电力可靠供应,以
日前,苏州印发了苏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期间苏州市能源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四五”时期苏州市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指引。详情如下:苏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江苏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能源工作有关部署,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