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配电自动化评论正文

【深度】智能配电网的体系架构设计探讨

2016-10-19 08:19来源:供用电杂志作者:赵江河关键词:配电网智能配电网配电网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智能配电网的体系架构是在分析和研究智能电网面临的重要发展趋势和需求下提出的。因此构建智能配电网的体系架构,需要考虑以下5个方面。

1)高效利用已有的技术。一个从全局考虑的架构,能帮助保证系统在最初建立时就有足够的规范和设计扩展能力来保障目前和未来两方面的需求。架构系统将实现与未来系统的整合和扩展,它能够做到增加一个新功能而无需整个范围内的升级和更换系统。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国际开放和通用的标准,促进先进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能源系统中,是实现标准化的最重要意义,这就需要企业能够为智能电网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标准化的产品。

从全局角度出发,电力行业要通过对设备和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提升技术水平,越来越多的先进自动化技术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支持目前的需求,并能够满足未来的能源结构的变化。电力行业需要改变导致条块分割的重复建设的管理体系,智能电网体系架构设计上就需要克服孤立部门使用的系统、定义范围太窄的标准、功能重叠的应用、无法通信的异构系统、消除互联互通等方面的限制。一个优秀的架构设计能够将最初的设计和安装考虑到未来的系统运行中,使其能够智能开放、有效地管理并重复利用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打破系统的传统界线,实现更高层次的整合。能够跨越传统的界线和阻碍,建立起一个可实现互操作、更好更先进的集成系统,这一需求是智能架构实现的核心原动力。现代电力工业的变化将使各种商业实体间需要更广泛和紧密的联系,要求业务应用系统可进行互操作的系统集成需求。例如,电网希望将分布式电源、供电系统和用户的设备集成在一个系统中,形成一个微电网系统,智能架构就需要动态地将多种应用程序集成到用户可以参与操作的环境中去,因此无数技术和管理问题就要被提出,新的架构需求设计上就必须打破传统用户的界限。

微电网需求的出现将需要一个非常广泛层次上的系统间的互操作,这种层次上的互操作性是电力行业前所未有的。最终将用户与电力系统并列运行,可能出现数万个甚至百万个设备高度关联,随之而来的是对这样一个大系统的管理,这为设备使用者提出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

新的架构将发展成为统一标准的系统模式,消除系统管理间的界线,实现更强大的系统管理功能(包括数据管理、安全、监控和诊断),这些功能将被直接设计和嵌入在设备中,使电力系统的管理更为智能、广泛和深入。

3)核心标准驱动的模型架构设计。智能架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协调和整合各个行业标准,以及满足整个工业领域中正在涌现的各种智能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发展需求。其中关键的标准是IEC的3个核心标准:设备的标准是IEC 61850;系统间的互操作标准是IEC 61968;配电网的通用信息模型是IEC 61970。行业发展的各种标准必须能够协调作用,使它们能够适用于更普遍的领域要求。

原标题:【特别策划】赵江河:智能配电网的体系架构设计探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配电网查看更多>智能配电网查看更多>配电网设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