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报道正文

新能源汽车运营产业解读

2016-10-24 16:08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充电桩运营杉杉股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主办的第八届外洽会及中国国际新能源博览会暨2016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论坛10月20日在北京举行。期间,云杉智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龚平副总裁就新能源汽车运营产业链进行了解读。

北极星储能网对演讲速记记录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龚平:很高兴作为一个运营企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对新能源汽车运营产业链的观点。

我们会从四个方面来讲,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情况,第二我们如何运营充电桩的运营产业链,第三,新能源汽车运营产业链的解读,第四,云杉智慧在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过程中探讨了什么样的运营模式。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讲,我想大家作为业内的专家都比较了解,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云杉智慧是作为杉杉股份下控的子公司,杉杉股份是民营企业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公司了。在上游我们有电池材料,其中我们四种材料中我们做了三种。中游我们做了电机电控,下游的整车中,我们有青山客车,我们还有宁波的汽车研究院做汽车技术的研究,有云杉智慧专门做专业的新能源汽车的运营的企业。杉杉股份涵盖了上游、中游、下游的运营,产业的情况就是这样的。

我们希望通过新能源的运营,通过运营平台和充电桩的运营平台,很好地连接上游的新能源的整车企业,包括充电桩设施企业,以及下游的客户,无论是商业客户还是私家车主的客户,有机地打造起来。

充电桩运营来讲,企业可能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充电桩的运营角度来讲比较简单,我们会和电力来源打交道,会和客户打交道,与客户打交道分为两大类客户,第一是商业低端B端客户,第二是C端客户,如果只做B端客户的话,快速盈利是公共交通,包括公交公司以及出租车公司。次一些的或者说盈利的速度会稍微慢一点的就是运输租赁的企业,包括了乘用车、通行车以及现在我们准备做的大的物流车的企业。C端客户,如果说我们能有很好的聚集效应,成本会回得比较好一些。

充电桩的增长,大家都意识到了整个运营企业的盈利确实是相对比较艰难的,早期的投入也会比较大,如何来保证一个比较好的盈利状态,前期的投入如何能尽快地回收。我们感觉,整个的状态并不是容易盈利,我们感觉也发现了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们判断可能还在未来6个月左右,这么多家的运营企业,纯充电桩运营企业很有可能会出现资金的困难,很有可能会做不下去了。尤其是现在,我们感觉在整个的充电桩运营中,很重要的问题是是“跑马圈地”的问题,我们大家更多地重视建设,我去一些热点的地点,比如说CBD、火车站、飞机场认为是很重点的区域建下来,之后我们并没有做一些运营的工作,没有把这种充电桩的车主往这边引导,我们更多的企业大部分的情况下是采用了姜太公钓鱼的方式,我们把桩定在这里,有多少人来充很多情况下是没有考虑的。这个必然带来了资金很难回收的状态。

刚才也提到了盈利的模式,其实就盈利模式来说,我们的充电桩企业的盈利点从哪里来,我们盈利是从充电桩的用户过来的,可是这里面投入的成本是相当大的。尤其是早期疯狂建设的时候,多家友商的竞争和跑马圈地的思想在,对入场的费用会增加很大的建设成本。这几个成本再一增加,仅仅通过这样一个充电费用会带来资金回收的,相对非常困难。我们认为,需要在后面增加一些附加的商业模式,这个需要各家企业进行探讨。充电桩运营企业中也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重资产,一种是轻资产。重资产包括了各种大的国家电网、普天、云杉、特来电、星星等等,我们都是建自营的基础设施。用户在使用各家充电设施的情况下就需要专用的卡、APP、以及开通微信支付。第二种是平台型的产品,它属于轻资产,它并不会自己建设,可能更多地会搜集更加厂商和运营商的站点的信息提供给大家,简单来讲,就是做到了电子地图的方式,帮助大家查找这个地方,可是到了这个地方之后,支付和使用还需要利用到各家自己的问题。前两天我们充电桩的运营企业也开了一个会,讲到了互联互通的问题。第一步就是各家的充电设施的信息胡同,对用户端来讲无非是两种,一种是B端客户,一种是C端客户,对这两种客户的性质大家会考虑得比较清楚。我们是以B端客户为主,依赖B端客户来吸引C端客户,保持运营相对稳定的情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产业查看更多>充电桩运营查看更多>杉杉股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