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江西国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重点保障火电、水电等项目用地(全文)

2016-11-04 17:1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十三五规划热电联产江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 地质找矿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我省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在进入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也是资源与环境压力迅速上升时期,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能源资源安全与资源保障压力与日俱增。但是近年来,随着矿产品价格的波动以及矿业形势的变化,矿业经济发展持续下行,国内矿产勘查市场遇冷,社会资本对地质找矿的投入热情下降。加之我省地质工作起步较早,研究程度较高,地表矿、浅部矿绝大多数已被发现和探明,深部找矿已成为今后的工作重点,但深部找矿具有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风险高的特点,隐伏区、深部区等地质找矿方法尚未有效突破,找矿难度不断增大。近几年来,全省地质找矿工作面临着地质勘查投资持续减少、钻探工作量持续减少、地勘项目数量持续减少的“三减少”的状态,地质找矿作为经济建设先行的任务十分艰巨。

五、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全省大部分市县地处丘陵山区,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易发区较多,地质灾害处于高发态势。极端气候引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呈增多趋势;工程建设破坏地质环境并不断引发新的地质灾害隐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仍然存在监测体系薄弱、机构人员配备不到位和公众防灾意识不强等诸多薄弱环节。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众多,在采矿山不断形成新的地质环境问题,矿区次生地质灾害和矿山环境纠纷案件时有发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需求量巨大,矿业经济低迷严重影响保证金制度的推行。社会经济发展对地下水环境等地质环境影响也呈日益加剧态势。

第三章 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五个发展”新理念,履行“服务发展、保护资源、维护权益”三大工作职责,以提质、增效、升级为中心,以创新、改革、开放为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科学调整资源利用结构与布局,实行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服务能力,争创服务江西“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业绩。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 围绕大局、服务发展

加大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力度,多方位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严格管理建设用地指标,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布局,科学配置新增建设用地。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布局,坚持矿产储备与环境保护并重。

二、 注重生态、保护资源

坚持国土资源利用、整治和保护相结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国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国土资源生产力的持续稳定增长,保证国土资源的生态合理性、经济效益性、社会可承受性和可持续利用。

三、 节约优先、集约利用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实行综合勘查、综合开采、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积极发展绿色矿业。

四、 依法依规、改革创新

以建设法治国土为目标,依法全面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能,做到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国土资源管理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国土资源工作创新。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

五、 民生为本、维护权益

坚持服务民生优先,政策举措向群众利益倾斜,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土地收益分配方式,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增强地质灾害防御能力,落实信访责任,及时处理信访突出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公平、正义、共享。

第三节 规划目标

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省土地规划》《省矿产规划》的总体安排,结合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土地的实际需求,确定“十三五”时期国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总体目标: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力度逐步加大;国土资源市场配置能力、宏观调控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取得新进展,地质找矿实现新突破;国土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更加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国土资源法治化、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92.73万公顷(4391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46.2万公顷(3693万亩),土地开发补充耕地面积不少于3.4万公顷(51万亩),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96.53万公顷(1448万亩)。到2020年末,全省全部建成高标准绿色生态农田188.33万公顷(2825万亩),耕地质量不断提高,建立健全耕地管护机制。

二、 建设用地保障目标

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33.6万公顷(2004万亩)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7.36万公顷(110.37万亩)以内,其中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3.4万公顷(51万亩)以内。建设用地中,新增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4万公顷(60万亩)以内,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在0.48万公顷(7.2万亩)以内,新增基础设施和其他用地控制在2.88万公顷(43.17万亩)以内。

三、 地质找矿工作目标

“十三五”期间,重要成矿区带和国家级整装勘查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地质调查实现全覆盖,圈定一批异常与找矿靶区,新发现一批具有找矿前景的矿产地,基础地质研究程度进一步提高。力争找到5处以上大型规模、20处以上中型规模的矿床,地质找矿取得新的找矿突破。重要矿产资源新增资源量:铜200万吨,铅锌100万吨,钨(WO3)60万吨,锡2万吨,稀土(氧化物)20万吨,钽铌2.5万吨,锂(Li2O)20万吨,金60吨,银2000吨,萤石1000万吨,高岭土2000万吨,硅灰石100万吨,黑滑石矿2000万吨,石墨3000万吨,地热水3万立方米/日。继承发展与探索创新重要矿产的深部找矿模式,地质科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地质找矿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目标

用地控制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进一步加大,节地技术不断推广应用,单位GDP建设用地比2015年下降25%。强化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矿山开发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至2020年矿山总数比2015年减少10%左右,总数控制在5200个左右,其中大中型矿山比例比2015年提高2%-4%。绿色矿山试点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五、 服务民生和生态建设目标

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协助相关部门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征地制度不断完善,补偿标准逐步提高。地质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与矿区土地复垦率相比2015年提高10%。

六、 国土资源改革目标

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加强;按照国家部署,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等试点;不动产统一登记全面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土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不断提高;国土资源规划计划管理不断完善。

七、 国土资源管理目标

全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意识更加牢固,职能转变更加到位,行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行政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矛盾化解能力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公信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法制完备、职能科学、权责统一的国土资源管理体系,执法严明、勤政廉洁、敢于担当的国土资源管理队伍,法治统筹、公正文明、守法诚信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国土资源执法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土地督察制度不断完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国土资源纠纷处置机制基本建立。党风廉政和纪律建设机制更加健全。

专栏一 国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江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