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正文

中日锂电产业发展优劣势深度透析

2016-11-21 09:20来源:高工锂电作者:李根关键词:锂电产业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而从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来看,他们并不是追求规模效应,去大规模投资扩产,而是走集约化的技术路线,把产品做精做强,然后以技术基点来切入中国市场,这个是日本企业的发展思路,也是区别与韩国企业的一个不同点。

此外,日本企业如果要进入中国,可能不会是单单依靠自身,一般是会考虑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方式来开拓市场。

高工锂电网:自2000年以来,先后已有包括户田化学(已撤资)、森田化工、清美(已撤资)、三菱化学、日立化成等日本企业在中国以独资或者合资的形式设厂,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日本企业的进展并不乐观,无论是产能规模还是产品定位都面临一定的现实瓶颈,因此多年来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都比较小。

与韩国相比,日本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普遍偏保守,规模不大,考虑到技术泄密等因素,核心技术环节都没有放到中国,与此同时,在中国布局的日本企业本地化不够,与国内企业及产业链缺乏交流,导致他们的产品定位和价格一般都比较高,只能满足部分高端需求,而在中低端市场并不受青睐。

这些策略直接导致了日本在中国市场上比韩国企业落后一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这种差距还将会越来越明显。

矢野经济研究所对于中国和日本的锂电行业都有长期的研究,您如何看待中国与日本企业的在市场、投资、技术等方面的差别?

Sachiya Inagaki:第一,日本和中国市场大环境不一样,宏观数据会不一样。中国的市场要远大与日本的市场。

第二,两国对于锂电行业的投资战略也不一样,在中国很容易找到资本进行投资,而在日本,找资本投资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即便融到了资,如何使用也会有非常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第三,对于前景的判断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有一块大蛋糕,到底怎么吃会面临无力下手,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无论是在投资还是在布局上都会很保守,但对于中国企业则很少犹豫,他们的判断是在行动中做出决定的,效率会很高。

原标题:中日锂电产业发展优劣势深度透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产业查看更多>锂离子电池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