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评论正文

特邀专家内部解读《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11-23 08:15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电力发展电力发展十三五电力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

水电减速调整十分必要

控制煤电增速,是确定“十三五”其他各项电力规划指标的关键因素。但即使能把煤电装机控制在11亿千瓦之内,如果煤电机组都达到比较高效、经济运行的年均6000小时,就几乎已占满“十三五”末所有电力市场空间。由此可见,我国煤电产能的压减速率不可能太快,电力市场容量不足的矛盾将依然存在。因此,无论是风能、光伏还是水电增速,都必须大幅减缓。

具体到水电,规划要求“十三五”末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4亿,新开工规模0.6亿千瓦,比“十二五”规划的投产近1亿和新开工1.2亿的要求,降低了大约一倍左右。这种减速和调整,还是非常客观和十分必要的。“十二五”末的电力市场与“十一五”末已有很大不同,尽管我国能源政策仍积极发展水能,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但在解决不了如何让煤电减少和逐步退出以及电力市场容量不足的矛盾现实下,适当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确实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可行措施。

当前,我国水电开发大幅降速,不仅是规划要求的,也是很多相关企业所希望的。因为现实中巨大、难以解决的弃水难题,让很多水电开发企业对未来的投资产生了巨大困惑,甚至是恐惧。除了已开工水电工程不得不继续进行,让企业在市场前途未卜情况下去开发新项目,肯定有一定难度。我国“十二五”规划要求核准开工1.2亿千瓦水电,最终只完成了一半,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水电开发企业的一种表态。

但与常规水电情况相反,规划特别加速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十二五”规划曾要求新开工抽水蓄能4000万千瓦,实际上只完成了一半左右。“十三五”新规划,把常规水电的新开工规模相应减少了一半,却把抽水蓄能新开工的规模增加了50%。

在上一个五年计划未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增加?根据测算不难发现,如果要保障“十三五”规划的各种非化石能源都能正常入网并发挥好作用,就必须要加大我国抽水蓄能的建设力度。让大量过剩的煤电机组降低运行小时,待机调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电网的调峰,但效率低下且成本巨大。目前在无法解决大量煤电过剩问题的情况下,只能暂时通过这种办法找出路。不过,管理部门也许已经预感到,用过剩的煤电机组给电网调峰,不可能满足大量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入网需求。所以,他们还是希望尽可能加快我国抽水蓄能的建设速度,为能源革命和电力转型创造条件。

试问,现在能否把过剩的煤电全砍掉,让全国的煤电机组运行小时都提高到6000以上?不能。因为调峰能力不足。不仅煤电的基荷运行需要有调峰电源支持,大量风能和光伏入网也需要有灵活的调峰电源作保障。但是,如果目前的电网能再增加500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那么去掉3亿煤电,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因此,规划在电力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加大抽水蓄能机组的建设力度,是在为我国能源革命和电力转型作铺垫。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

新能源仍将保持稳定发展规模

规划的制定符合新形势下的电力发展趋势,为电力工业的绿色高效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能源变革的主导力量,可再生能源发展在规划中得到强调。

规划中提出的新能源装机目标为最低目标,不设上限。新能源装机目标是一个保底目标,也是一个保障性发展的基本目标,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模是没有封顶限制的,并非有些人所理解的“在新规划下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慢下来了”,新能源产业仍会保持一个合理稳定的规模发展。

同时,规划重视新能源消纳,力求解决弃风、弃光问题。一是将逐步引导风电开发重心向“中东部”和南方等消纳能力较强的地区转移,这些地区也将是“十三五”风电发展的重要增量市场。二是将依托电力外送通道,有序推进“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三是将高度重视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不断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性,力求破解风电等新能源消纳难题。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还力求通过开展风电投资监测预警,建立弃风率预警考核机制等,加强对风电调度运行和消纳情况监管。

遗憾的是,规划只从宏观层面为电力的绿色高效发展指出了方向,但具体到如何解决新能源消纳中出现的弃风、弃光等问题,仍缺乏具体的执行手段和措施,后续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与行动计划。建议一方面要积极落实可再生能源的优先发电制度。通过优先安排可再生能源年度发电计划,公开调度运行数据,将目前能源局已出台的风光最低保障小时数收购办法作为风光消纳考核的基准等方式,实现可再生能源优先上网和全额收购。另一方面,尽快建立市场化的补贴机制。在传统化石能源电力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的前提下,可再生能源电力无法与其公平地进行市场化竞争。通过“绿证”交易机制,要求传统化石能源电力企业购买“绿证”,可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规划还强调国际合作,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具体到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可以立足以下三个落脚点:一是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国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等,稳步有序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加强风电等新能源产能的国际合作,鼓励新能源企业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三是鼓励国内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国际风电标准的制定,充分借助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设备认证互认体系(IECRE)等国际标准组织的平台作用,推动认证结果的国际采信,破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增强在全球技术竞争领域的话语权。

■协鑫集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兼首席战略策划官尹明:

坚持问题导向激发市场新活力

规划坚持问题导向,主要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用户侧电力生产与利用方式变革及加强城镇配电网建设三方面,回应社会关切,培育富有活力、多元参与、业务丰富的电力大市场。

规划从完善电力市场体制机制、推进售电侧改革等方面进行重点部署,提出各类改革任务的重点和时间表,给市场提出了明确信号,有利于具体落地措施的制定和通透推进。电力市场未来两年是难得窗口期,很多市场主体将逐渐完成新旧利益的划分与行业生态的建立,从体制内向体制外的电力人才流动将司空见惯,一场民间资本主导的“挖人”大赛已经开始。

推动用户侧电力生产与利用方式变革,积极培育电力发展新业务。用户侧电力业务主要涵盖靠近用户的电力生产和电力利用两方面,是社会资本进入电力市场的重要切入点。规划从分布式光伏发电、电动汽车等方面提出明确任务和目标。首先,光伏发展更贴近用户。发展国内分布式光伏几乎成为“华山一条路”,但光伏行业未来几年将进入严酷的调整期。其次,在打造好充电基础设施、制定好价格和补贴政策及采用合适商业模式的情况下,电动汽车发展将进入快速道。再次,以热电冷多联产为重点的分布式气电,将成为极具市场价值潜力的用户侧业务、战略性业务。

此外,规划在配电网发展方面体现了差异性原则,北上广深建成世界一流配电网,城镇地区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及发展需要,适度超前建设配电网,全面支撑“京津冀”等城市群重点区域发展;积极服务新能源、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多元化负荷接入需要;分布式能源网络等将创造出很多新业务、新商机,建设与本地条件相适应、支撑售电侧市场安全可靠运行的配电网,将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将成为承载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等新业态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

延伸阅读:《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出炉(附全文)

图解:《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原标题:众论《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发展查看更多>电力发展十三五查看更多>电力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