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四节 夯实化学品风险防控基础
评估现有化学品环境和健康风险。开展一批现有化学品危害初步筛查和风险评估,评估化学品在环境中的积累和风险情况。2017年底前,公布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严格限制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进口,并逐步淘汰替代。加强有毒有害化学品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能力建设。
削减淘汰公约管制化学品。到2020年,基本淘汰林丹、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硫丹等一批《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管制的化学品。强化对拟限制或禁止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品、最佳可行技术以及相关监测检测设备的研发。
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2017年底前,完成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调查,监控、评估水源地、农产品种植区及水产品集中养殖区风险,实行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淘汰、限制、替代等措施。
第五节 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
我国是核能核技术利用大国。“十三五”期间,要强化核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核安全法治进程,落实核安全规划,依法从严监管,严防发生放射性污染环境的核事故。
提高核设施、放射源安全水平。持续提高核电厂安全运行水平,加强在建核电机组质量监督,确保新建核电厂满足国际最新核安全标准。加快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改进。优化核安全设备许可管理,提高核安全设备质量和可靠性。实施加强放射源安全行动计划。
推进放射性污染防治。加快老旧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进一步提升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能力,落实废物最小化政策。推进铀矿冶设施退役治理和环境恢复,加强铀矿冶和伴生放射性矿监督管理。
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将核安全关键技术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强化国家、区域、省级核事故应急物资储备和能力建设。建成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建立国家核安全监控预警和应急响应平台,完善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国家、省、地市级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
第七章 加大保护力度,强化生态修复
贯彻“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进重点区域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各类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第一节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系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识别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以生态安全屏障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以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节点,以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为脉络,优先加强生态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建设“两屏三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推进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重点保护好多样、独特的生态系统。推进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重点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天然植被保护,保障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建设东北森林带生态安全屏障,重点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东北平原生态安全。建设北方防沙带生态安全屏障,重点加强防护林建设、草原保护和防风固沙,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实行封禁保护,保障“三北”地区生态安全。建设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安全屏障,重点加强植被修复和水土流失防治,保障华南和西南地区生态安全。
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深入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继续开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编制实施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管理,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完善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设施,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系统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示范。
第二节 管护重点生态区域
深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制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定区域限制和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优化转移支付政策,强化对区域生态功能稳定性和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评价和考核。支持甘肃生态安全屏障综合示范区建设,推进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加快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实施,加强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监管,保护区域内重点野生动植物资源,明显提升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优先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优化自然保护区布局,将重要河湖、海洋、草原生态系统及水生生物、自然遗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和极度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空缺作为新建自然保护区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群和保护小区,全面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建立全国自然保护区“天地一体化”动态监测体系,利用遥感等手段开展监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监测两次,省级自然保护区每年监测一次。定期组织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活动,加强问责监督。加强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基础调查和管理评估。积极推进全国自然保护区范围界限核准和勘界立标工作,开展自然保护区土地确权和用途管制,有步骤地对居住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居民实施生态移民。到202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陆地面积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比例稳定在15%左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保护的占90%以上。
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加强对国家公园试点的指导,在试点基础上研究制定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合理界定国家公园范围,整合完善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加强风景名胜区、自然文化遗产、森林公园、沙漠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类保护地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统筹协调,提高保护管理效能。
第三节 保护重要生态系统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强化天然林保护和抚育,健全和落实天然林管护体系,加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管护区域全覆盖,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继续实施森林管护和培育、公益林建设补助政策。严格保护林地资源,分级分类进行林地用途管制。到2020年,林地保有量达到31230万公顷。
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质量优先,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强化森林经营,大力培育混交林,推进退化林修复,优化森林组成、结构和功能。到2020年,混交林占比达到45%,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达到95立方米/公顷,森林植被碳储量达到95亿吨。
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落实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制度。严格草原用途管制,加强草原管护员队伍建设,严厉打击非法征占用草原、开垦草原、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等破坏草原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草原资源调查和统计,建立草原生产、生态监测预警系统。加强“三化”草原治理,防治鼠虫草害。到2020年,治理“三化”草原3000万公顷。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退耕还湿试点。在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扩大湿地面积。提升湿地保护与管理能力。
第四节 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大规模绿化国土。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建设配置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城乡绿地,形成沿海、沿江、沿线、沿边、沿湖(库)、沿岛的国土绿化网格,促进山脉、平原、河湖、城市、乡村绿化协同。
继续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范围和规模,在具备条件的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全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规划,稳定扩大退牧还草范围,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建设草原保护基础设施,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原生态。
建设防护林体系。加强“三北”、长江、珠江、太行山、沿海等防护林体系建设。“三北”地区乔灌草相结合,突出重点、规模治理、整体推进。长江流域推进退化林修复,提高森林质量,构建“两湖一库”防护林体系。珠江流域推进退化林修复。太行山脉优化林分结构。沿海地区推进海岸基干林带和消浪林建设,修复退化林,完善沿海防护林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在粮食主产区营造农田林网,加强村镇绿化,提高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综合功能。
建设储备林。在水土光热条件较好的南方省区和其他适宜地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储备林投资、运营和管理,加快推进储备林建设。在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采取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建设以用材林和珍贵树种培育为主体的储备林基地。到2020年,建设储备林1400万公顷,每年新增木材供应能力9500万立方米以上。
培育国土绿化新机制。继续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的指导方针,鼓励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开展专业化规模化造林绿化。发挥国有林区和林场在绿化国土中的带动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场外合作造林和森林保育经营,鼓励国有林场担负区域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主体任务。创新产权模式,鼓励地方探索在重要生态区域通过赎买、置换等方式调整商品林为公益林的政策。
第五节 修复生态退化地区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加强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西南岩溶区、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强黄土高原地区沟壑区固沟保塬工作,推进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加快南方丘陵地带崩岗治理,积极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加快实施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开展固沙治沙,加大对主要风沙源区、风沙口、沙尘路径区、沙化扩展活跃区等治理力度,加强“一带一路”沿线防沙治沙,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进一步遏制沙尘危害。以“一片两江”(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和长江、珠江)岩溶地区为重点,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到2020年,努力建成10个百万亩、100个十万亩、1000个万亩防沙治沙基地。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严格实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绿色矿山。加大矿山植被恢复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病危险尾矿库和“头顶库”(1公里内有居民或重要设施的尾矿库)专项整治,强化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推广实施尾矿库充填开采等技术,建设一批“无尾矿山”(通过有效手段实现无尾矿或仅有少量尾矿占地堆存的矿山),推进工矿废弃地修复利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公司)黑龙江龙唐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大庆供热分公司超低排放改造EPC项目建筑安装施工招标公告
4月1日,杭州绿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2#、3#垃圾焚烧线尘硝硫一体化协同脱除(干法+催化布袋)超低排放技改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杭州绿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3x150t/d垃圾焚烧炉,焚烧线采用从日本进口的三菱-马丁逆推炉排焚烧炉;目前烟气处理系统采用SNCR脱硝系统+小苏打干法脱硫+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
重庆钢铁炼铁事业部在清洁生产和超低排放推进取得关键进展,1号、3号高炉炉前新建除尘系统通过72小时热负荷试车验收,烟囱排口颗粒物浓度稳定≤10mg/Nm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新建除尘采用了先进的DCS(分布式)控制系统、高效滤筒过滤、高效变频节能风机以及密闭输灰等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高效、节能、
3月28日,湖北龙感湖生物质发电厂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项目改造工程招标公告发布。本改造位于厂区内部,项目总用地面积19.2平方米(仅脱硫设施里脱硫塔和石灰仓及水箱等新增占地,其他设施均在已有设施平台上改造),无新增建筑物。对现有85t/h生物质锅炉尾气进行提标改造,主要包括新增高温预除尘、高温
3月27日,内蒙古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SCR超低排放改造项目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该项目在利旧现有SNCR系统的基础上,新增高温高尘SCR脱硝技术,整个脱硝系统由氨水循环输送系统、计量/喷射系统、SCR反应器、脱硝烟道系统、催化剂系统、吹灰系统、压缩空气系统、输灰系统等组成。主要包括(1)新
近日,湖北省环境厅印发《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要点》。文件提出,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14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3家企业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动36家水泥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详情如下: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2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要点》的通知鄂环办〔2025〕10号
3月25日,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综微公司超低排放改造废气治理项目EPC总承包招标中标公告发布。同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格:2159.8万元。
3月25日,涟钢棒磨生产线超低排放改造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标结果公告发布。湖南涟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格:1748.160000万元。公告如下:
3月24日,由华光环能院承接的内蒙古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背压热电联产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顺利开工。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针对4台高温高压循环硫化床锅炉进行烟气低氮燃烧改造以及SNCR脱硝改造。项目完成后,锅炉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将被严格控制在50mg/Nm以内,
3月21日,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综微公司超低排放改造废气治理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同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159.8万元;中标候选人第2名: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326.69万元;中标候选人第3名:江苏天洁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
北极星汇总一周大气治理招投标项目信息(3.17-3.21)。其中招标项目4个,涉及金额约9000万;开标项目8个,开标金额约2.9亿元,涵盖火电、水泥、钢铁等多个行业。仅汇总工程项目,不包含设备、服务等项目。北极星根据公开资料汇总,若有疏漏敬请谅解。详情如下:招标项目如下:1、重庆钢铁炼铁事业部皮
近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2024年度江苏省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公告,2024年全省淘汰煤电落后产能合计15.5万千瓦,详情如下:2024年度江苏省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公告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22—2025年煤电行业先立后改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第一批)的通知》等要求,我省有序开展电力行业淘汰煤电落
近日,河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河南省2024年淘汰机组及应急备用电源认定名单的公示,共8台机组,详情如下:关于河南省2024年淘汰机组及应急备用电源认定名单的公示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稳妥有序做好“十四五”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有关工作的通知》(国能发电力〔2021〕6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
2月11日,安徽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安徽新源热电有限公司煤电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情况的公告,详情如下:根据国家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有关要求,省能源局会同华东能源监管局、省电力公司和蚌埠市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对安徽新源热电有限公司机组1号、2号、3号煤电机组、合计装机8万千瓦的关停拆除
近日,陕西省发改委发布关于2024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情况的公告,共10台机组淘汰,详情如下:关于2024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情况的公告根据国家能源局下达的2024年度陕西省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要求,我们近期组织榆林市发展改革委对完成情况进行了验收,机组均已完成退网手续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精神,探索煤电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在内蒙古自治区先行先试,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会同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生态环境厅、能源局、党委金融办及内蒙古金融监管局、内蒙古证监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内蒙古
近日,内蒙古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谋划储备我区煤电低碳化改造项目的通知,其中提到,请于11月14日17时前将各盟市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项目的统计表和任务落实情况报送我委,要求内容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数据可靠。报送内容包括:一是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重点任务落实情况、改革创新推进情况
山西省能源局9月20日发布《山西省推动能源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提出推动煤电行业节能降碳、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设备更新改造等措施,动煤炭、煤电、电力、油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山西省推动能源领域设备更新工作
最近煤电日子看上去普遍都还不错,几乎是整个行业都表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来源:微信公众号“跟着风行走”)我关注了很多电厂的公众号,近期的宣传大多数都充斥着耀眼的成绩。比如多地电厂官宣自己近期发电量创历史新高,经营情况持续稳中向好,盈利或者扭亏数值完成年度预期任务,更有甚者在一个行
7月19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2024年煤电行业节能专项监察结果的通报,本次监察共涉及96家企业,实际监察企业89家(停产6家、重复1家)、燃煤发电机组211台。211台机组中,常规燃煤机组31台、热电联产机组101台、其他类型机组79台。18家煤电企业存在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机电设备情况,共计313台。详情如下
6月28日,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唐山)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大力削减煤炭消费,控制钢铁电力、煤化工、建材等主要行业煤炭消费量,全领域、全过程压减工业燃煤,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严格执行煤炭消费减(等)量替代政策,新建、改建、扩建耗煤项
6月5日,在“代表委员走进国能”企业开放日活动上,15位在苏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泰州市、常州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探访了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和常州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州公司、常州公司),并了解发展情况。活动中,参观团参观了科技展厅、二期集控室、锅炉、码头、CCUS等,实地感受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江苏省无锡市环境保护局印发了《无锡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要求,加快推进热电行业整合整治,2016年完成1219台燃煤小锅炉的整治任务,2017年再淘汰电力行业落后产能19.8万千瓦,关停民达热电、双良科技等燃煤电厂,完成东亚电力、华能江阴等燃机项目建设。加大非化石能源
环保部14日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规划意见。意见稿指出,十二五期间,共发布国家环保标准493项,在现行环保标准中,环境质量标准15项,污染物排放标准161项,环境监测规范(包括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仪器技术要求、环境标准样品1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生态环保领域的战略安排,是实现生态文明领域改革、补齐全面小康环境短板的有效途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6年11月18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有关政策情况,并答记者问。主持人袭艳春: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本周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十三五生态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了《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提出,开展全省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对不具备改造条件的机组限期治理。实施兰州市、白银市、酒泉市、平凉市、张掖市、天水市、金昌市和嘉峪关市等区域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试点推广
《湖南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日前正式印发实施。按照这一规划,未来五年,湖南的山将更绿,水将更清,林将更多样,田将保证数量与质量,湖的保护将建立联防联控协作机制。一幅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图景正向我们走来。希望长沙以后天更蓝、水更清、空气能更好,谈到对未来生活环境的期许,老家在长沙
经过历时1年半的调查研究,南方电网公司十三五节能环保规划研究报告日前正式出台。该报告指出,在能源体制革命和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南方电网公司将承担更多的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多元化水平,从单纯的电力供应商向市场模式下的综合能源供给商转变。报告回顾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南网节
南方电网公司十三五节能环保规划研究报告出炉。报告中称,南方电网将承担更多的公共服务职能,从单纯的电力供应商向市场模式下的综合能源供给商转变。这次他们不想只卖电了,他们决心自己革自己的命。从单纯的电力供应商向综合能源供给商转变经过历时1年半的调查研究,南方电网公司十三五节能环保规划
北极星电力网按南方电网公司十三五节能环保规划正式出台:积极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变●从单纯的电力供应商向综合能源供给商转变●节能工作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对环保要求更高●积极支持电动汽车发展,优先建设重点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设施经过历时1年半的调查研究,南方电网公司十三五节能环保规划
9月7日至9日,华电集团公司在京召开十三五环保规划沟通协调会,听取公司系统各二级单位十三五环保规划情况汇报,了解各区域环保政策和形势,提出十三五环保工作推进意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邓建玲主持会议。邓建玲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集团公司上下要全面响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