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材料报道正文

破解石墨烯应用只能靠市场?企业应靠产业资本双轮驱动竞争力

2016-12-06 14:58来源:华夏时报作者:张学光关键词:石墨烯石墨烯基锂电池东旭光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摘要:大约在6年前,石墨烯概念第一次闯入A股市场,一时间妖股四起,被称之为“材料之王”的石墨烯,刚一触及资本市场就遭遇了一场“捧杀”,一哄而起之后便是一哄而散。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张学光

大约在6年前,石墨烯概念第一次闯入A股市场,一时间妖股四起,被称之为“材料之王”的石墨烯,刚一触及资本市场就遭遇了一场“捧杀”,一哄而起之后便是一哄而散。

此后的6年时间,石墨烯的制备技术在政府科研资金的扶持下,日趋成熟,早已走出了实验室投入量产,然而,真正最需要资本市场支持的石墨烯下游产业应用,由于投入大、周期长和风险高,并没有实质性突破。

今年7月8日,主营液晶玻璃基板业务的东旭光电高调推出了一款名为“烯王”的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震动行业,这引发了众多卖方分析师前往公司调研,这些分析师发现,这款移动电池产品只不过是公司在石墨烯产业上的一张“名片”,其背后,东旭光电已经布局了从制备到终端应用的一整条完整产业链。

而记者也注意到,与这条产业链条相伴的,是东旭光电依托上市公司平台打造的一系列资本平台,涵盖前期孵化以及中后期产业并购。事实上,也只有以企业为平台,将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市场化,嫁接一个健康的、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才是解决石墨烯在科研和产业上脱节的最有效途径。

赚钱不在一朝一夕

作为东旭光电副总经理的王忠辉,在接任上海碳源汇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之后,给公司的销售部门提了一个要求,所有销售出去的石墨烯产品,都必须要让他知道销往了哪里,用途是什么。

过去的几年,石墨烯在国内的产销上都陷入到一个怪圈。由于下游应用开发不成熟,石墨烯的主要需求都来自于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他们对石墨烯的价格并不敏感,也主要是源自于其自身需求量不大,而下游需求放不开,也没有企业愿意大规模投产石墨烯的制备,没有了规模效应,石墨烯的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作为一种高效率的导热导电材料,石墨烯目前能够具备产出效益的用途,主要集中在电极材料和防腐涂料上,但是这两项应用的前提,同样是石墨烯的制备成本要降下来。今年3月份,东旭光电出资收购了上海碳源汇谷50.5%的控股权,但是该公司当时所生产的石墨烯还只是处于中试生产线的水平,产业化并没有完全打开。然而就在3个月之后,上海碳源汇谷就在江苏泰州开始投资建设一座石墨烯基锂电池项目,按照计划,这个项目总计分成两期建设,一期先行建设一条年产3吨低成本高品质单层石墨烯生产线,作为下游应用,配套建设年产300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各一条;二期建设1.5亿WH石墨烯基锂离子电芯生产线和与其产能匹配的PACK生产线。9月初,东旭光电泰州项目将投资追加至16.5亿元。扩容后,石墨烯生产线规模由年产3吨提升至年产100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由建设一条年产300吨级的生产线大幅扩展至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年产3000吨、石墨烯包覆三元材料年产3000吨、石墨烯包覆负极材料年产5000吨;同时石墨烯基锂离子电芯和pack年产能也大幅增加至1GWH。

据王忠辉介绍,公司目前已经拥有年产3吨的单层石墨烯生产线一条,经过后期工艺改进后,公司石墨烯生产成本已大幅降低,目前的售价为每克20—50元,元这个价格仅仅是目前单层石墨烯最高市场价格的百分之一。随着公司配套锂电材料线的建成以及下游的进一步拉动,公司单层石墨烯价格仍有下调空间。

当然,上海碳源汇谷的石墨烯产品也并不是向客户敞开供应,由于锂电池方面的应用是目前石墨烯最主要的应用,而且公司已经投资建设了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并将介入锂电池行业,因此公司的战略目前只能把石墨烯销售给下游用于其他产业或行业的公司。

原标题:​东旭光电锻造产业和资本双链条 破解石墨烯应用脱节只能靠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石墨烯查看更多>石墨烯基锂电池查看更多>东旭光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