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市场正文

充电基础设施市场 用技术改变未来

2016-12-13 09:13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王嵘关键词:充电设施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动汽车作为我国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今年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配套的充电设施生产和服务市场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进。

11月21日,2016年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政府部门、电动汽车车企、充电设施运营商及设备制造商等众多人士参与,共同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积极探讨降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难度,可持续的充电服务商业模式,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扶持充电设施的发展,提出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新增充电桩数量达到480万个、新增充电站达到1.2万座的目标。由此,1300亿元的充电基础设施市场应运而生。今年,随着各地落实充电服务规定细则,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市场呈现出火爆态势。

移动检测技术适应充电设施发展潮流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公共充电桩8.1万个,较2015年年底增长65%;随车建成私人充电桩超过2.5万个。

“大量充电设施开展建设,需要通过检验检测验证设施对标准的符合程度。”论坛上,来自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李斌提出,目前,我国充电设施检测存在一些问题,资源没有实现全链条覆盖,主要以型式试验为主,验收、运维阶段没有现场检测工具;当型式试验需求不饱满时,检测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总体利用率有待提升;不同检测机构的水平不一、参差不齐。

李斌说,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健康发展,亟需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而移动检测,正好适应当下的发展潮流。移动检测分车载式和便携式两种,车载式检测方式能满足多台充电桩不同功能测试要求,或者一台充电设施多个相关标准的测试要求,实现充电设施指标的自动测试和溯源管理。便携式检测设备平均重量小于20千克,便于现场携带,可根据待测项目携带相关测试设备。这两种检测技术,均能大大提升检测效率。

下一步,电动汽车车载式+便携式测试相结合的充电设施检测方法是大势所趋。此外,还需要提升检测水平,加大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加测试人员储备,制定符合现场充电桩检验的规范标准,建立充电桩检测数据库,开展充电设施质量及厂商评价、充电设施性能比对等。而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充电设施检测工作量不断加大,互联网+云测试也将被提上日程。

无线充电市场前景看好

目前,全国已建成的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的数量,距离2020年480万个充电桩的规模仍然有着巨大的缺口。2015年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4.9万个,同比增长58%;电动汽车年度销售量331092辆,同比增长340%,累计保有量447183辆。电动汽车增长率是充电桩增长率的5.9倍。

相对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充电桩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的发展需求,已经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瓶颈。

会上,专家们为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发展出谋划策。中海阳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三网融合”,即搭建集电力互联网、充电网、车联网(自动驾驶)的智能运营管理平台,负责实时监测分析电力供应网络、充电网络、车辆用电管理等,实现供电侧与用电侧互联互通。

如何突破发展瓶颈,解决充电难的问题?专家们纷纷看好无线充电设备的市场。相对于有线充电模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具有无机械接触、寿命长、安全性好、无人值守、用户体验良好等优势。在“三网融合”模式下,将无线充电技术与车联网系统结合,还可实现自动充电,即通过后台控制识别电动汽车,计算剩余电量,在无人时自动执行充电。

虽然前景看好,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强制性国家标准,此外,系统充电效率低(小于90%),对位精度要求高,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场上也没有支持无线充电的车型(非原形车和样车)。

专家们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分布式光伏无线智能充电站。这种充电站将光伏发电、储电系统、无线充电等技术集成为一体。电源由光伏发电、储电系统和公共电网提供。整个系统有并网运行和离网运行两种工作模式,微网能量管理系统负责对电源进行智能统一的调度和管理。11月14日,江苏省常州市凤林路电动汽车充电站建成,该站建有光伏电站和储能系统,利用光伏和储能系统来缓解集中充电对电网的负荷需求和冲击,同时可为充电站的工作负荷和其他负荷提供电力来源。

电动汽车的发展日新月异,总体趋势是智能化、轻量化、电动化、无人驾驶和汽车共享。无线充电不仅能解决充电难题,还可适应未来自动停车及自动驾驶的应用趋势,大幅提高电动汽车运行效率。

没有能源互联网就没有电动汽车的未来

2016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发生了数起电动汽车起火事件。

事故引发反思,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立清认为,当下亟需解决电动汽车电池、排放等问题,要做出好电池,改善电池的工作条件,确保安全、里程和经济性;排放直接影响准入及企业利益,要提高能效,提升车辆产品竞争力。“提质是关键,增效才有未来,确保安全是根本,抓好补贴和服务、弥补漏洞,才能消除潜在黑洞。”孙立清说。

中国要发展电动汽车,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共识,但该如何发展呢?孙立清认为,没有能源互联网就没有电动汽车的未来。

电动汽车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依赖于电力技术发展。目前,电动汽车和电网发展没有做到真正的融合。他认为,电动汽车最重要就是电,如果没有电,或者对电力系统没有深入的或者更大的改变的话,那么电动汽车也不可能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而电力技术革命,则依赖于能源革命,依赖于能源互联网的建成。能源互联网会改变整个电力系统,也会相应影响到电动汽车发展。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涉及到快速充电,建设成本是非常昂贵的。此外,现在的电网受制于容量、设备等多种因素,不足以在繁忙的时候接受大量的汽车电动化。能源互联网能让亿万人在自己家中、办公室、工厂中生产可再能源,利用太阳能及新型的储能技术,共同解决我们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问题。

延伸阅读:2016年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

充电桩的“蛋鸡之争”怎么破?这有最新解决之道等你考虑

充电桩建起“互联网+” 向全产业链投资奔去

原标题:充电服务 技术改变未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设施查看更多>充电基础设施市场查看更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