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江苏徐州“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已获核准的火电项目建设(全文)

2016-12-20 15:1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热电联产火电项目能源十三五规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6:“电力保障工程”重点计划

1、清洁电力供给计划。合理有序布局大型火电项目,推进已获核准项目建设,兼顾电网末端非煤分布式电源,逐步建成区域性清洁电力供给基地,强化在华东电网中的调剂能力,提升在全国特高压建设运行中的支撑作用。

2、坚强电网建设计划。强化国家“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枢纽交叉点定位,稳步推进特高压徐州段项目建设,建成以徐州为核心、通达苏鲁豫皖的国家特高压环网,建成与特高压紧密衔接的500千伏骨干网架,加快推进配电网建设,统筹优化输配网络,强化与分布式、小型电源点接入衔接,示范推进智能微电网,逐步形成“安全可靠、区域互济、上下灵活、接入便捷”的坚强电网。

第四节 推进需求供给协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主线,严格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大力倡导“节能优先”,转变能源消费理念,加快推进能源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切实扭转粗放用能方式,强力实施“能效提升工程”,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能源生产体系、消费体系和管理体系。

一、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强化消费源头管控。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由传统工业推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推动转变,由物质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构建节能型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市场空间大、增长速度快、区域差异明显的装备制造、食品、轻工等高成长性产业,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焦化、钢铁、水泥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节能医生”、节能量审核、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机构,鼓励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到2020年,力争能源消费增量不超过500万吨标煤。

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逐步化解过剩产能,进一步提高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增项目,制定能源消费减量替代实施细则,坚决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发展;加强煤炭需求侧管理,将“退城入园”逐步向县域推广,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压缩煤炭消费区域,严格执行煤炭消费等(减)量替代,强化能评、环评审批,严禁新增煤炭消费。到2020年,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改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制定和完善重点用电行业能效标准,严格执行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制度,提高绿色电力调度能力,引导重点用电单位错峰避峰用电,减少不合理用电需求。

全面推广碳排放和交易。依托国家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限制高碳能源使用的引导机制,研究确定“十三五”能源领域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与路径,实施“高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行动计划,建立运行碳排放总量控制和交易体系,进一步拓宽排放权有偿发放范围,逐步加强碳排放约束。到2020年,力争形成较为完善的碳排放和交易制度。

二、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提升电煤利用效率。按照省、市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要求,加快推进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全市除拟淘汰火电机组外,燃煤机组全部实施节能减排改造,到2020年,现役火电机组供电煤耗降至每千瓦时300克标准煤左右,并按期实现1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达到超低排放,10万千瓦以下机组达到重点控制区域特别限值排放;推进电力资源整合,大力实施“上大压小”,推进落后小火电机组淘汰。到2020年,全市淘汰落后小火电机组50万千瓦左右。

推进工业能效提升。把推进节能减排刚性调控作为推动工业存量优化调整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抓好火电、钢铁、建材、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及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工作,制定实施年度节能计划,对耗煤企业下达年度节煤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实施工业领域需求侧管理,发展高效锅炉和高效电机,推进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提升和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达标,支持“电能替代、节能服务”等项目建设;加快淘汰建材、钢铁、有色、化工、造纸等“两高”行业落后产能,对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及产品实行强制性淘汰制度。到202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二五”末下降18%左右。

实施燃煤锅炉治理。制定全市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结合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落实锅炉整治年度计划,全面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城市建成区一律不得新上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锅炉。以经济发展较好、天然气管网覆盖地区为重点,推进重点用煤领域“改气”、“改电”。到2020年,累计淘汰分散燃煤锅炉1500台左右。

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为统领,依托我市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力开发和利用煤矸石、煤泥、煤层气等伴生资源,大力推广余热、余压、余气等综合利用发电,在综合资源集中,且单个资源较少的区域,大力推广螺杆膨胀机组等低热值资源发电技术,示范推进多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到2020年,全市新增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50万千瓦,示范建成1-2个多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在兼顾环保、生态等因素基础上,有序推广化工废弃物处理、再生铅回收、焦炉气制LNG、废酸循环化利用等技术应用。到2020年,全市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完成循环化改造。

三、推进社会用能方式变革

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实施方案,加强建筑用能规划,推行7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快绿色建筑建设和既有建筑改造,实施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和绿色建筑评级与标识制度,大力推广节能电器和绿色照明,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和绿色生态城区,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60%。

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实行绿色交通实施方案。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不断推进铁路、水运为重点的大宗货物物流体系,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港口岸电,实现靠港船舶零排放,打造绿色低碳示范港口;推进徐连、徐郑、徐宿盐淮等高铁线路建设,推进邳州、新沂、睢宁高铁站点建设,打造市内高铁网络;加快发展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租赁自行车相辅相成的城市绿色公共交通体系;积极推广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汽车和船舶使用,合理布局加气站点,适度超前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推进新能源汽车由公共领域向物流、公务、执法、民用等领域拓展。依托徐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加快开发新能源汽车,完善制造工艺,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特色基地。鼓励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鼓励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到2020年,新增汽车加气站80个以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000个,推广新能源汽车20000辆。

加快城乡用能变革。按照国家“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行动计划”有关要求,围绕全市生产力布局指导意见,切实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和用能方式布局,加快信息化、低碳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管网覆盖、“高碳”能源设施改造和燃料置换,建设低碳智能城镇、园区,大力实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开展“热电冷”三联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能源县、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太阳能光热利用,全面推进农村秸秆、林木废弃物、沼气等生物质利用,推广低碳、节能炉灶,加快替代薪柴、分散燃煤;结合精准扶贫和新农村示范区建设,探索连片打包承建模式,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

第五节 加快发展能源装备,促进能源转型发展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及其相关政策措施,充分依托我市制造业基础雄厚的有利条件,以“研发促进应用,应用带动产业,产业反哺研发”,增强能源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大力发展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一、突出培育重点发展领域

依托我市产业发展现状,将光伏发电装备、风力发电装备、安全科技三大领域作为“十三五”重点发展领域。光伏发电装备产业方面,巩固龙头地位和市场占有率,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补强硅材料到发电应用的链条体系;风电装备产业方面,依托现有基础和优势,以打造我省“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为契机,带动风电装备制造发展,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安全科技产业方面,依托我市煤炭产地优势,着力提升安全科技产业规模,打造全国知名的安全科技集聚地。到2020年,三大重点发展领域产业产值超千亿。

结合国家能源转型发展总体要求,将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三大产业作为重点培育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方面,依托新一轮配电网升级改造,持续推进输变电、配电、用电、调度自动化等设备研发制造,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紧紧抓住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和应用的有利时机,突出车用能源部件、材料及控制系统研发,增加技术积累,增强配套能力;节能环保产业方面,加快推进洁净燃烧系统、高危垃圾处理、节能锅炉等核心技术创新研发,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三大重点培育产业产值超500亿元。

二、持续增强研发创新能力

完善创新平台,积极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采取独立建设、联合建设等方式,形成一批国家级能源研发中心。制定专门办法推动省级能源研发中心建设,形成企业为主体、多层次的自主创新平台体系。持续推进能源领域高技术创新,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力度,及时提出引进、培养人才计划,组织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专门人才培养机制。

三、打造能源特色产业基地

以重点发展领域产业为重点,以专业园区、科技园区、开发区为依托,着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主导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化机制健全、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创新能力较强、地区差异化发展显现的市级能源特色产业基地。鼓励和支持相关地区根据自身特点,招引能源制造骨干企业,形成企业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链条带动的新型基地。到2020年,新增3-5个产值500亿左右的能源特色产业基地。

相关阅读:

徐州市区“十三五”热电联产规划:鼓励大型火电机组向热电联产改造(全文)

徐州市“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规划(附重点建设项目)

徐州“十三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新增生物质发电15万千瓦(全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电联产查看更多>火电项目查看更多>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