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电池报道正文

2016锂电行业这10大政策影响企业生死存亡

2016-12-28 11:43来源:高工锂电网关键词:锂电行业动力电池企业三元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特聘专家王秉刚表示:“新管理办法主要是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消除补贴退坡后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的影响。”

在王秉刚看来,新管理办法一方面倒逼车企为了达到规定要求,必须加大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也让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积分交易获得一定补贴,弥补补贴政策退坡带来的损失。

7、骗补调查和补贴退坡

9月8日,财政部官方网站挂出了《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并明确列出了作为典型骗补案例的五家企业,涉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10.1亿元。在新能源车作为国家力推的新能源战略产业背景下,骗补调查成为2016年汽车业的大事件。

12月,对专项核查中暴露出的部分车型补贴标准过高、企业过度依赖补贴政策、享受补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性能偏低、部分车辆实际使用率偏低等问题,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在征求相关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方案。

一是在保持2016-2020年补贴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客车和专用车补贴方法,提高技术门槛,鼓励技术进步,设置中央和地方补贴上限,防止出现地方配套补贴标准过高现象。

二是改进补贴资金拨付方式,从2016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资金由事前拨付改为事后清算,加强对各地资金申请报告审核和推广情况核查。

三是结合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情况,适当提高推荐目录车型要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补贴政策扶优扶强的导向作用。

8、《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8月12日,工信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公开征求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下称《新规》)的意见。对企业准入和产品标准有了更严格和具体的标准。

有业内人士指出,各项新规的出台,提高了准入门槛,对企业的监管趋于严格,实际是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过热出现了不良问题的反应。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杨表示,工信部的目标是提高新能源汽车生产门槛,未来新建立的新能源整车制造商数量控制在10家。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的管理更加严格和理性,这种管理模式和理念有向传统汽车产业靠拢的趋势,这有助于行业长远和良性的发展。”奇瑞新能源研究院院长倪绍勇这样表示。

9、新三板分层

5月27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公布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下称《新三板分层管理办法》),对新三板市场创新层的分层标准、维持标准、层级划分及调整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

规定显示,自2016年6月27日起,全国股转公司正式对挂牌公司设立“创新层”和“基础层”进行分层管理。这也意味着,新三板在经历以市场扩容为主的1.0时代后,将逐步过渡到以规范和差异化发展为主的2.0时代。

业内人士指出,新三板实施分层管理办法有利于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吸引资本投资、刺激市场交易、强化风险管控,同时还将吸引更多的锂电企业登陆新三板。同时,分层制度将有助于缓解新三板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对平衡投融资双方的决策成本、因“层”制宜制定监管标准起到积极作用。

10、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4月29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发布了关于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下称《通知》) 。

《通知》显示,为规范企业申报流程和要求,贯彻实施动力蓄电池相关标准,严格进行审查和把关,进一步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企业要严格按照《规范条件》要求进行申报,确保纸质材料与申报系统提交材料相一致,并符合地方初审要求。

已列入公告的单体企业,应按照GB/T 31484-2015、GB/T 31485-2015和GB/T 31486-2015三项标准要求,对典型产品进行重新检测,并于2016年6月底前提交具有动力蓄电池检测资质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逾期未提交的撤销公告资格。

而那些未列入公告的单体和系统企业,在申报《规范条件》时,应按附件所列标准要求对典型产品进行检测,并提供具有动力蓄电池检测资质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采用未列入目录企业单体产品的系统企业申报时,需同时提交具有动力蓄电池检测资质机构出具的单体产品检测报告。

政府部门此次行动表明加强了对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在产品性能、标准等方面的管理,对规范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个利好。但是,很多电池企业都在忙着扩充产能,根本就没有时间或者心思去考虑新国标考核检验。同时要进行新国标检验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在产品设计和性能提升上面很难达到,因此包括这些电池企业及与这些电池企业已签订订单的整车企业或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延伸阅读:

盘点2016下半年锂电12大标志性兼并购事件

原标题:2016年10大政策影响锂电企业的生死存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行业查看更多>动力电池企业查看更多>三元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