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政策正文

发改委气候司:2016年国家重点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征求意见 包含电力行业多项

2017-01-10 09:5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低碳技术分布式能源生物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新型智能太阳能热水地暖技术

一、技术名称:新型智能太阳能热水地暖技术

二、技术类别:零碳技术

三、所属领域及适用范围:建筑行业 太阳能热利用

四、该技术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情况

我国既有建筑总面积约600亿m2,全年供热采暖能耗约1.3亿tce,是建筑能源消耗较高的领域。同时,既有建筑中的大部分建筑为高能耗建筑,实施节能供暖改造势在必行。该技术采用太阳能热水发热基板进行地面辐射供暖,目前已在山东、河北、内蒙古、西藏、湖北、山西、天津等省市24个项目实施应用,累计采暖面积105万㎡,效果良好,未来市场推广潜力较大。

五、技术内容

1. 技术原理

该技术运用地板辐射热的供暖方式,在特制木地板上开管路沟槽,镶嵌进聚丁烯管路,通过特制微分水器连接,由静音泵加压循环,利用太阳能热水直接对地面的木地板或地瓷砖加热,热转化效率高,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供热,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同时,通过微电脑控制技术,可实现分时、分室和分户控制。

2. 关键技术

(1)终端散热技术

选用厚高密度发热基板,在基板上开U型槽口,用于镶嵌热水管路,基板可大面积导热,同时又具有蓄热功能,直接对地面木地板或地瓷砖加热,散热均匀性好。

(2)管路对接技术

自主研发了微分水器,每一路管路都是独立无接缝的,解决了管路漏水及对接问题。

(3)地面铺设技术

采用导热胶进行地面铺设,导热胶兼具导热和粘合作用,无需使用水泥砂浆,施工更便捷,不受冬季寒冷天气水泥结冰而导致无法施工的影响,解决了铺设地瓷砖和管路故障维护等问题。

(4)蓄水桶辅助加热技术

采用碳纤维膜电热蓄水桶作为辅助加热,相比传统加热棒加热,具有加热面积大、发热均匀、升温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碳纤维膜贴附在不锈钢内胆外,与外壳之间填充厚聚氨酯保温材料,由温度传感器及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加热控制。

3. 工艺流程

智能型太阳能热水地暖技术的原理图见图1。

六、主要技术指标

1. 太阳能集热器:11MJ/m2;

2. 发热基板散热量:289.7W/ m2;

3. 碳纤维电热蓄水桶:上限温度55℃,下限温度35℃,功耗2kWh。

七、技术鉴定情况

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

八、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典型用户:日喀则武警反恐防暴支队、乌兰察布警苑小区、长沙玫瑰园、即墨市丽山国际、即墨市温泉香根别墅、莱阳市梨园小区、山西长治英才培训学校、烟台牟平区慢城宁海小区等。

典型案例1

案例名称:日喀则武警支队营房地暖改造项目

建设规模:10000 m2。建设条件:既有建筑地暖改造。主要建设内容: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与新型地暖系统安装、地面地板铺装。主要设备为:新型地暖系统、太阳能集热器、温度及自动补水控制系统。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建设期2个月。年碳减排量约648tCO2,碳减排成本70~100元/tCO2。产生年经济效益56万元,投资回收期约3年。

典型案例2

案例名称:即墨市和平小区4号楼1单元4楼住宅

建设规模:120 m2。建设条件:新建住宅。主要建设内容:安装新型太阳能集热器12㎡与智能新型太阳能热水地暖系统。项目总投资1.36万元,建设期为2天。年碳减排量约4tCO2,碳减排成本60~100元/tCO2。产生年经济效益2769元,投资回收期约4年。

九、推广前景和减排潜力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预计每年约有4亿m2面积需要进行地暖改造或新铺装地暖。预计未来5年,该技术推广比例可达到5%,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可形成的年碳减排能力约130万tCO2。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低碳技术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生物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