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典型超导材料发现年代及其临界温度
令人欢欣鼓舞的是,中国科学家在铁基超导领域做出的贡献,远远不局限于材料的发现和临界温度的提高,而是在实验、理论和应用等各个方面都做到了世界领先。由于掌握了样品材料的先机优势,中国科学家率先广泛地开展了铁基超导的物性和机理研究。实验物理学家迅速重复了日本科学家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常规的电、磁、热输运等物性测量,以及初步的电荷动力学和超导能隙测量;从这些早期数据中,理论物理学家推测铁基超导材料具有自旋密度波形式的长程磁有序,这意味着铁基超导材料极有可能和铜基超导材料一样,同属于非常规超导体,随后中子散射等实验给出了确切的证据。
已知的多个体系的铁基超导材料的磁结构都是由中国或华人物理学家团队确定的。最先获得高质量单晶样品后,中国物理学家开展了首个电子结构和能隙分布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测量,确认这类材料具有多个费米面,且超导能隙都是各向同性的,最早从实验上给出了多带超导的直接证据。接着,一系列深入而系统的高质量研究成果频现中国:强磁场输运实验发现铁基超导材料具有很高的上临界场,且超导倾向于各向同性;红外光谱实验发现谱重转移现象和电子的洪特关联态;扫描隧道谱实验最早发现了磁通束缚态,并对磁通涡旋、表面重构、超导能隙空间部分等开展了详细的研究;核磁共振实验研究了超导和磁有序共存的物理问题,发现低能自旋涨落对超导起关键作用;中子散射实验对磁有序、磁激发和高能自旋涨落谱开展了非常系统的研究,指出形成高温超导电性的关键是磁性涨落,并率先发现各种奇异量子态;基于理论计算,成功预言了铁基超导的多种物理特性并提出可能的高温超导微观模型;在材料应用上,成功利用铁基材料获得了很高的临界电流密度和高质量的超导薄膜。不仅如此,中国科学家还和国际同行开展了广泛的合作,近些年的国际会议里,中国和华人科学家已经成为铁基超导研究的主角。
在铁基超导材料探索过程中,中国科学家还发现了许多“副产品”。例如,2011—2013年,发现一类具有和铁基材料相同结构的Li(Zn,Mn)As、(Ba,K)(Zn,Mn)2As2等稀磁半导体;2013年,发现TlNi2Se2和TlNi2S2等重费米子超导材料;2014—2015年,发现第一个在高压下呈现超导性质的铬基和锰基超导材料CrAs和MnP,发现第一个准一维铬基砷化物超导材料K2Cr3As3。
2011年,在碱金属掺杂的少层石墨烯、三苯环和七苯环结构的稠环芳香烃中发现了超导电性,为有机超导家族增添了几个新成员。特别是在高压技术的帮助下,诸多新型的超导材料不断被发现,例如2013年在拓扑绝缘体Bi2Se3、Sb2Te3等材料中发现超导;2015年在巨磁阻材料WTe2中发现超导;2015年在拓扑材料ZrTe5和HfTe5中发现超导。
越来越多的铁基超导重要研究成果来自中国,中国科学家已经走在了引领国际超导研究潮流的先锋队伍当中。正如美国《科学》杂志一篇题为《新超导体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到最前沿》的报道所言:“中国如洪流般不断涌现的研究结果标志着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强国。” 2008年铁基超导被多家机构评为世界十大科学进展之一,中国铁基超导研究团队获得了2009年度“求是杰出科学成就集体奖”和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些奖项的获得极大地鼓舞了铁基超导相关科研人员的信心。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高温超导研究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惊喜来自中国。
超导研究挑战与展望
铁基超导的发现,不仅意味着科学家终于在20多年后找到了另一种高温超导材料,更意味着探寻非常规超导或高温超导机理多了许多可能的道路。铁基超导的物理性质非常丰富,是沟通非常规超导和常规超导的完美桥梁。例如,铁基超导材料具有层状晶体结构和反铁磁母体结构,超导和磁性之间存在竞争和共存,有着复杂的电子态相图,自旋涨落可能在超导电子配对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都是具有20开以上临界温度的非常规超导材料的共性。然而,铁基超导母体并非像铜氧化物一样是绝缘体,而是金属态,内部电子间虽然存在相互作用和关联,但其关联强度属于中度,采用传统的理论数值计算方法可以预言出大体的电子态性质,这和常规的金属超导体又十分相似。特殊的地方还在于,类似于常规超导体MgB2,铁基超导材料也是多带超导体,这给铁基超导的机理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因为现有的物理手段难以精确测定每一类电子在超导态中的具体角色,更何况不同类电子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互相之间还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幸运的是,铁基超导材料的灵活度非常大,几乎在材料中的每一种原子位置进行类似的元素替代或掺杂都可以引起超导,高压、水或离子插层、载流子注入等多种方法同样可以实现超导,这样就可以多方位地调控超导、磁性、电子态等,有利于寻找出具体的关键物理因素。
高压是寻找新超导材料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一方面,高压可以在新颖材料中探索超导电性的可能;另一方面,高压可以提高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如常压下汞系铜基超导体临界温度记录为135开,高压下可提升至164开;常压下LaFeAsO1-xFx体系临界温度为26开,高压下可以达到43开。事实上,即便在BCS理论框架下,如果能够实现高密度轻元素金属,也极有可能获得高温超导体。早就有理论预言,金属氢材料可能是室温(临界温度大于300开)超导体,然而多年的尝试并未获得成功。2014年,吉林大学的研究人员从理论上预言H2S-H2化合物在高压下可实现191开的高温超导,将突破164开的临界温度记录。2015年,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上成功测量了200万个大气压下的H3S的电阻和磁化率,发现了高达203开的超导电性,距离300开的室温超导之梦已经咫尺之遥。
2016年是高温超导发现30周年,随着铁基超导的助力,高温超导机理研究已经步入加速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温超导机理的面纱终会全面揭开,整个凝聚态物理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纵观超导材料探索历史,几乎每年度都会有多个新型超导材料被发现,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有朝一日室温超导终会实现。在超导强电和弱电应用逐步商业化之后,作为未来材料,超导定然会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的超导梦,将会走得更远。中国科学家的卓越贡献,也将永被世人铭记。
罗会仟,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90。hqluo@iphy.ac.cn
Luo Huiqian, Associate Research Professor: Institute of Physics, CAS, Beijing 100190.
张裕恒. 超导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9.
章立源. 超越自由: 神奇的超导体. 科学出版社, 2005.
周午纵, 梁维耀. 高温超导基础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Goll G. Unconventional superconductor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order-parameter symmetry. Dordrecht: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6.
Kamihara Y, Watanabe T, Hirano M, et al. Iron-based layered superconductor La [O1-x Fx] FeAs (x= 0.05-0.12) with Tc= 26 K.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8, 130(11): 3296-3297.
Wen H H. Developments and perspectives of iron‐based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s. Advanced Materials, 2008, 20(19): 3764-3769.
Stewart G R. Superconductivity in iron compounds.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2011, 83(4): 1589.
Lee P A, Nagaosa N, Wen X G. Doping a Mott insulator: physics of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2006, 78(1): 17.
Tranquada J M, Xu G, Zaliznyak I A. Superconductivity, antiferromagnetism, and neutron scattering.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2014, 350: 148-160.
Johnson P D, Xu G, Yin W G. Iron-based superconductivity. New York: Springer, 2015.
Iron-based superconductors: materials,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s. CRC Press, 2012.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0日,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报告明确,2025年工作安排。其中包括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积极推进粤东电力送深第二通道、红海湾海上风电登陆、妈湾电厂煤机环保替代、中海油电厂升级改造、藏粤直流工程(深圳段)等项目。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开展南海天然气登陆
近年来,我国核聚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然而,当前我国核聚变研究总体水平在全球处于何种地位?未来核聚变能源将与风光电等清洁能源形成怎样的能源架构?在核聚变能研发过程中,中国如何统筹“国家队”与市场力量……今年“两会”前夕,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领域首席科
2月18日,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银川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光伏重点项目8个,规模达到3.29GW,其中续建项目2个,分别为华晟新能源20GW异质结专用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一期)、宁夏华电隆基绿电园区89.8MW光伏复合项目;新建项目6个,规模达到3.2GW,包括国能
由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团队,于北京时间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的科学难题提供了新突破口。超导好比电力高速公路上的“零能耗跑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11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仔细听取CR450动车组研发情况汇报,并试乘氢能源市域列车。此前报道显示,去年3月21日,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吉林长春试跑成功,标志着氢能在我国轨道交
2月8日,宁夏银川市举行2025现代产业重塑攻坚战首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约产业项目44个,总投资金额215.14亿元。此次签约的44个项目涵盖硅基材料、清洁能源、低空经济、商贸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产业领域。签约项目中,“三新”产业项目计划投资153.22亿元,投资额占总金额的71.2%。当天,北
2025年上海市重大工程清单公布,涉及中煤宝山煤电项目、上海LNG站线扩建、漕泾综合能源中心二期等电力能源项目。2025年市重大工程计划安排正式项目186项,其中科技产业类66项,社会民生类27项,生态文明建设类15项,城市基础设施类65项,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类13项;另计划安排预备项目35项。01科技产业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百项团体标准应用推广典型案例遴选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4〕257号)的程序和要求,经项目申报、形式审查、技术审查、专家论证、合规性审查等程序,拟将轻量化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系列标准、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105℃风力发电用耐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La4Ni3O10高质量单晶样品,证实了镍氧化物中具有压力诱导的体超导电性,其超导体积分数达到86%。研究还发现该类材料呈现出奇异金属和独特的层间耦合行为,为人们理解高温超导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湖北省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其中指出:重点开发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关键技术,突破石墨烯、高活性轻金属等固态储氢材料。原文如下: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2人——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李德仁院
降成本要从工程级、项目级、电站的全生命周期级来考虑,在实际运行情况下,要使每度电的成本下降才是核心所在。——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谭清武2023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SNEC第八届(2023)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谭清武先生带
储能PCS项目投资金额1.038亿元,建设期3年,主要是研发10kV、35kV高压级联PCS装置,1140V中压PCS装置以及380V低PCS装置四款产品,形成年产900台储能PCS的生产能力。
低温超导线的性能好,并且价格便宜,200多安培的导线只要2-3元,且导线的技术、工艺稳定,机械性能友好,所以短期内低温超导储能还是占优势的。高温超导储能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逐渐地以高温超导储能为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京业8月7日-8日由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电力储能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增加存储环节,使得“刚性”的电力系统变得更加“柔性”,通过储能,能够平抑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性,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同里综合能源服务中心在能源生产侧开展了预制舱式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项目,通过
导读:超导磁储能系统将电磁能存储在超导储能线圈中,具有反应速度快、转换效率高、快速进行功率补偿等优点,在提高电能品质、改善供电可靠性及提高大电网的动态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概述了超导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并展望了其未来应用可能性及发展方向。由于发电资源和负荷资源
5月5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一室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合作,自主成功制备螺旋内冷堆叠扭绕型复合化YBCO储能线圈试验件,通过500A临界电流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液氮迫流冷却和浸泡的环境下,超导线圈临界电流为630A,超过目标要求500A。并且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朱少斌、李少纲,在2017年第期《电气技术》杂志上撰文,分析传统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原理与存在问题,选用超级电容储能系统与合适的控制策略,采用综合的网侧变流器控制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超级电容储能系统
6月20日,工信部网站发布了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四批的名单。通过认证的公司均为中国血统,而此前备受业内关注的三星SDI、LG等外资厂商并未入选。据坊间传闻,如果新能源汽车搭载的动力电池没有进入《规范条件》目录,那么该新能源汽车将不得进入新能源
现有的储能系统主要分为五类:机械储能、电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热储能和化学储能。目前世界占比最高的是抽水蓄能,其总装机容量规模达到了127GW,占总储能容量的99%,其次是压缩空气储能,总装机容量为440MW,排名第三的是钠硫电池,总容量规模为316MW。1)机械储能机械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
现有的储能系统主要分为五类:机械储能、电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热储能和化学储能。目前世界占比最高的是抽水蓄能,其总装机容量规模达到了127GW,占总储能容量的99%,其次是压缩空气储能,总装机容量为440MW,排名第三的是钠硫电池,总容量规模为316MW。1)机械储能机械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3日,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发布《杭州市富阳区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6年)》(征求意见稿),此次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富阳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氢能与储能也被列为未来六大快速发展产业之一,聚焦氢能制备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布局,
由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团队,于北京时间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的科学难题提供了新突破口。超导好比电力高速公路上的“零能耗跑车
近年来,台风直击、持续大雨等极端天气也频繁出现,但上海的能源保障不容有失。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针对都市型电网的特点和高可靠性需求,特别是大受端、高密集、高复杂性,从源、网、荷多环节入手,依托科技手段多维施策,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应用超导电缆技术在寸土寸金之地提高传输效率到今年9
10月31日,浙江丽水遂昌县发布《遂昌县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遂政办发〔2024〕11号),其中提到,重点发展五个具有基础优势的未来产业,分别是高端金属材料,精细化工,新型储能,先进装备及零部件,元宇宙。抢抓新型储能万亿级风口,以现有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提升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
近年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认真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工作部署,立足“世界观察中国电力的窗口”定位,坚持“攀高峰、接地气、育成果、出人才”协同发力,深耕超导材料、超导电力等技术领域,打造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合体,以创新先行者和科技引领者的行动自觉,为公司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9月14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布局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急需的中试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通知》提出,在量子信息、脑机接口、元宇宙、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北斗导航、下一代互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1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征集2024年长三角区域未来产业地方标准项目的通知。文件提出,聚焦核能、核聚变、氢能、生物质能等重点领域,打造“采集-存储-运输-应用”全链条的未来能源装备体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组织开展北京市未来产业育新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主导产业方向明确。申报主体应从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六个领域的20个未来产业方向中选择1个未来产业方向作为主导方向。20个未来产业方向是:未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稀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管理要求,建立总量调控制度,规范稀土综合利用等。据了解,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和关键战略资源。稀土元素是镧系元素、钇元素和钪元素共17种元素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6月21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关于组织未来产业领域潜力单位开展创新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重点领域包括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六大方向。其中,未来能源包括氢能、新型储能、碳捕集封存利用。以下为原文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1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组织未来产业领域潜力单位开展创新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根据工业信息化部和北京市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部署,实施未来产业领域创新项目自荐工作。自荐工作结束后,将根据申报单位的行业地位、技术基础、人才与团队实力、资金投入情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