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市场正文

深度│探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再整合的可能性

2017-02-06 08:54来源:中信期货研究资讯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企业火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山西省煤炭企业现状:矿井多而散

在去产能的背景下,山西省2016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关闭退出煤矿25座,涉及退出产能2325万吨。截止2016年底,山西省共有煤矿1054座,总产能14.5亿吨,分别占全国煤矿的11%和25%。

截止2016年山西省七大集团产能合计约8亿吨,煤矿498座,占全省煤炭产能的55%,占全省煤矿数量的47%。其中,生产矿井4.6亿吨,占总生产矿井产能的51%,生产矿井个数233座,占全省生产矿井的39%。

从产能来看,七大集团中焦煤集团产能合计最大,同煤集团的生产矿井产能最大,晋能集团煤矿总数量和生产矿井数量最多。

七大集团煤矿分布有其特点,同煤集团的煤矿主要分布在大同市,占其煤矿产能的58%,占其煤矿总数的42%;焦煤集团矿井主要分布于吕梁市,占其煤矿产能的43%,占其煤矿总数的32%;晋煤集团矿井主要分布于晋城市,占其煤矿产能的75%,占其煤矿总数的73%;潞安集团矿井主要分布于长治市,占其煤矿产能的70%,占其煤矿总数的42% ;进出口集团矿井主要分布于长治市,占其煤矿产能的41%,占其煤矿总数的29%;阳煤集团矿井主要分布于阳泉市,占其煤矿产能的47%,占其煤矿总数的33% ;

五、本次整合思路的提出——以市场主导为主

2016年12月21日山西省政府发布了《山西省“十三五”综合能源发展规划》,规划将“推进三大煤炭基地提质,打造煤炭产业升级版”作为首要的战略任务,明确了发展大型、特大型煤矿的发展思路。

《规划》中强调要“进一步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在晋北、晋中、晋东三个大型煤炭基地内,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按照“一个矿区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一个主体可以开发多个矿区”的原则,在企业自愿、市场主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力度,晋北动力煤基地培育同煤集团和中煤平朔两个亿吨煤炭集团,晋中炼焦炼基地培育焦煤集团亿吨级煤炭企业,晋东无烟煤基地培育阳煤集团、潞安集团和晋煤集团三大煤炭集团向亿吨级企业迈进。在已有煤炭大集团整合重组基础上,调整优化产能结构,突出动力煤、无烟煤、炼焦煤三大资源品牌优势,通过产业、产权、管理、文化等的深度融合,研究探索分基地、分煤种组建世界一流、国内引领的特大型煤炭集团公司。到2020年,全省煤矿数量控制在900座以内,平均单井规模力争达到180万吨/年。

六、可能的路径及方法

(一)上下游企业整合:省内产业链垂直整合

2012年,山西省下发《省煤炭电力企业协调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煤炭、铁路、电源和电网发展是根本,推动煤、电供需双方建立长期协作合同是方向,建立正常的煤电价格形成、调整及联动机制是关键,清理电煤环节的不合理收费是基础,促进煤电联营是有效方法。因此,煤电联营的根本所在,是煤电企业在现行体制和环境中,谋求发展寻求自救互利双赢的一次深度合作的尝试。

2012年开始,山西企业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煤电联营模式,2013年底,山西省7大煤炭集团分别与中央5大电力集团以及浙能、格盟等地方电力集团签订了中长期供煤协议,煤电全面合作。电企方面,全省26户发电企业实现煤电联营,占主力火电企业装机容量的73%,18户主力火电企业与煤炭企业签订了电煤供应长协合同,占主力火电企业装机容量的57.4%。而到了2015年主力火电企业80%以上实现煤电联营。

在2017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山西省将继续深化煤电联营,推动煤电材、煤焦化、煤焦钢一体化发展。煤炭产业链垂直整合的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畅通煤炭产品的销路,增加煤炭企业适应市场的多变能力,提高自身竞争力,而煤炭下游企业可以得到稳定的燃料来源,降低经营成本与风险。

原标题:【中信期货】煤炭专题:​以史为鉴,探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再整合的可能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火电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