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核工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我国核工业正"由大变强"

2017-02-13 09:08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佘惠敏关键词:核工业核电十三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乏燃料是在核反应堆使用一定周期后卸出的核燃料。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确定了核燃料“闭合循环”的技术路线。

王毅韧表示,通过乏燃料后处理,回收有用的铀和钚,再制成二氧化铀或铀钚混合氧化物(MOX)燃料返回反应堆中使用,可大幅提高铀资源的利用率。“据测算,如能实现快堆和后处理闭式循环,铀资源利用率可提高60倍左右;另一方面可显著减少放射性废物体积和毒性,经过后处理产生的高放废物量仅为直接地质处置处理方式的1/4,同时可使最终处置废物的放射性毒性降低一个数量级以上。”

目前,我国已对乏燃料后处理产业的近、中、远期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开展了技术攻关,建成了后处理放化大楼等一系列科研设施,设立了乏燃料处置基金。2010年后处理中试厂成功完成热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后处理能力。

王毅韧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从易到难、由小到大的思路,坚持自主创新,在掌握后处理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尽快形成能力,打通核燃料闭合循环之路,为自主建设工业规模后处理厂奠定基础,补齐核燃料循环后端短板。

新布局:

“一站式”核燃料供应

“当前我国核电站建设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但现有核燃料循环产能主要分布在西部,距离核电站较远。这个布局不合理,需要优化。”王毅韧说,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优化产能布局,构建合理核燃料保障供应体系,国家原子能机构积极推进在核电相对集中的沿海地区建设核燃料产业园,打造“一站式”核燃料元件生产供应基地。

2012年,在国家原子能机构推动下,中核集团公司与中广核集团公司就合作建设产业园达成一致,选址在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境内。但2013年7月份,在开展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过程中,遇到不同意见,江门产业园项目终止。以后,中核集团公司和中广核集团公司重新开展了核燃料产业园项目选址工作,目前正处于厂址论证阶段。

“核燃料产能建设的步伐要跟着核电发展的需要走。目前我国的燃料产能可以满足核电站需要,但未来随着核电的发展必然要建新核燃料产业园。”王毅韧表示,“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开展产业园选址工作。“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项目‘邻避效应’,提高公众接受度。”

走出去:

推出“中国创造”核品牌

当前,核电已成为国家外交的新名片,国家原子能机构在推动核工业全产业链“走出去”等方面有何考虑和安排?

王毅韧表示,国家原子能机构将加大《原子能法》《核安保条例》《核损害赔偿条例》等核领域立法工作力度,确保我国核工业“走出去”对外合作有法可依,并能满足国际核不扩散形势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同时,还将充分发挥国家原子能机构国际影响力和多双边统筹合作的传统优势,完善核领域跨部门国际合作协调机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导,并充分发挥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引导企业形成对外合力,提高核工业“走出去”成效。

“我们将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借助多双边合作平台,积极展示我国成熟核技术和产品,稳步将‘中国创造’核品牌推向全球。”王毅韧表示,中国将继续深化对英国、阿根廷、南非、土耳其等核电出口重点目标国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核领域交流和培训,推动华龙一号等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积极参与核燃料产业国际市场分工,推进核安保中心、地区核燃料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我国地区核能力服务中心。此外,还将主动宣传我国核不扩散政策、核出口管制机制和企业自律情况,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为核工业“走出去”营造有利国际环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