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成果发布会 大佬们说了些啥?

2017-02-23 09:31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特高压输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以新技术更好地支撑电力传输

——访斯坦福大学教授弗里德里奇˙普林兹

记者:李婕茜

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离不开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建设。而实现这种大规模、远距离的电能输送,必须依靠大量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

弗里德里奇˙普林兹教授介绍,目前,电力传输依然面临很大的挑战,这些挑战很大程度上和硬件相关。在过去几十年中,普林兹教授及他所带领的实验室在电力传输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其中一项核心研究与电缆绝缘层有关,涉及结构学、材料科学、物理学等领域。普林兹教授说:“我们正尝试将电子信息行业的智慧和传统材料结构技术融合起来,推进新绝缘层技术的研究,从而更好地支撑电力传输,为全球能源互联打下坚实基础。”

在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上,普林兹教授曾设想,未来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储能单位,每一栋住宅都配备电动汽车,他们不仅是终端用户,也参与发电环节,智能化调节电网峰谷,共同构成高度发达的电网信息系统。在谈到保障该系统科学有效运行时,普林兹教授认为目前还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是智能化,高效率传输信息、调节电网,必须依赖大量传感器获取有效数据,从而产生智能化决策来决定电力的分布和传输。第二是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线路损耗。他表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建设特高压、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的其中一个原因。同时,所有这一切也都是为了推动更高程度的集成化和智能化,保障未来的供电系统更加安全稳定。

对全球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三网融合,普林兹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保障,推动形成全球能源、信息、交通,即“瓦特、比特、米特”的融合发展,实现高度电气化、智能化、全球化和人本化,是一个非常宏观且复杂的问题。问题直指目前全球共同面对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挑战。尽管许多亚洲、欧洲国家已经实现了电力互联互通,但实现大范围的洲际互联甚至全球互联,还存在着很多的困难,需要投入非常庞大的研究资金和力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最后,普林兹教授建议加强国家和地区间交流合作和区域经济体建设,建立相应的国际组织、专业机构、区域经济体与政府间合作机制。他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将建立互信互利的国际合作机制和统筹协调的政策体系作为八大战略重点,是十分正确且明智的。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政治互信,增进发展共识。

努力形成特高压技术国际性标准

——访国际大电网委员会秘书长菲利普˙亚当

记者:王颂

“各国和各大区域电网的互联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当前,欧洲大部分电网已经连接,这对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有着积极的影响。”电力工程出身、在高压技术等方面有着多年经验的国际大电网委员会秘书长菲利普˙亚当,阐述了欧洲电网互联对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借鉴作用。

亚当说:“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是2012年,刘振亚先生在当时表达了构建洲际输电大通道,推动全球能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构想。这让我很惊喜,这为欧洲电网进一步发展以及解决相关能源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对世界能源格局和发展方式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值得电力行业的同行共同研究和实践,这也和国际大电网委员会一直以来所做的工作是吻合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大型输电网把负荷中心、用电中心和大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心联系在一起,而且这些输电网可以更好地促进国家之间以及能源市场之间的互联。”

亚当表示,目前电网技术水平很先进,但在创新直流输电技术等方面还有进步空间。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技术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特高压技术“走出去”过程中,不同国家对特高压技术有着不同的标准。对此,亚当给出了答案,“标准非常重要,努力构建形成国际性标准,制定通用的准入准则,将其适用范围最大化,使这一标准在推动合作、加强市场贸易中发挥最大化作用,这也对下一步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信息通信技术也必须支持电力系统,我们还需要更好的系统来管理这些高压电线,更好地服务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

谈到电网互联带来的效益时,亚当表示,电网互联可以保障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高能效,降低运行成本;推动多种电源互补调剂;实现能源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有利于拓展能源电力市场,以及提高电网整体效率和安全可靠性。“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想已经得到广泛共识,大家都在为参与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努力。”亚当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输电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