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四、主要任务
(一)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对接工信部绿色制造工作要求,制定《上海市绿色制造体系实施方案》,按照“示范一批,推广一批,覆盖一片”的模式,推进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一是积极开发绿色产品,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实现产品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推进产品绿色设计试点示范,从源头综合考虑有毒有害材料替代、可回收、材料优化等各因素,开展典型产品绿色设计水平评价试点,实现2020年试点范围内评价全覆盖。二是引导创建绿色工厂,以厂房集约、原料无害、生产洁净、废物资源、能源低碳为目标,制定重点行业绿色工艺、技术和装备推广方案,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三是大力创建绿色产业园区,强化绿色产业园区建设推进机制,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园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按照“绿色、智能、金融创新”融合理念,搭建产业园区绿色监控平台体系,根据园区实际情况,分类分批推进分布式光伏光热、绿色照明、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改造、园区循环化改造、立体绿化等绿色重点工程,整体提升园区能源资源效率和绿色化程度。
专栏一:绿色产业园区创建工程
1、推进能源、环保在线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园区和园区内重点企业能源监控中心建设和环境监测网络,实现能源、环境指标实时监控、预警预测、在线评估、专家诊断、解决方案等系列功能。
2、建立园区绿色管理制度。强化产业园区组织管理职责和建设推进机制,健全园区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统计体系,加强园区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建立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绿色产业园区创建评价体系。
3、推进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围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产出率,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制定入园企业、项目的准入标准和招商引资指导目录,实行产业链招商、补链招商,通过企业改造和引进,产生产业集聚和循环链接效应,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4、推进园区公共设施道路绿色照明。在满足照明质量需求、保护环境的情况下,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产品,实现节能、舒适、安全、经济的照明。重点推进园区道路、公共设施实施LED照明及智慧照明控制应用。
5、推进园区绿色低碳交通。大力发展园区绿色交通,规划建设一批充电桩,鼓励园区职工使用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车辆;优化园区集疏运物流体系,降低单位重量货物每公里油耗,促进园区交通低碳化。
6、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力推进园区既有建筑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应用,推广地源、水源热泵的使用,全面实施新建建筑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工程。
7、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在石化、化工、汽车整车制造、船舶制造等行业集聚的产业园区开展VOCs排放削减工程,对企业生产、输送和储存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泄露进行监测监管,实施输配及储存过程的油气回收和挥发控制,开展敞开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加盖及废气处理等工作。
8、推进节水与中水回用工程。推进园区节水与中水资源利用,提高园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水耗量,全面实施节水工程、雨水回收、中水回收工程,坚持园区建设、运行全过程节水。
四是推动构建绿色供应链,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全面推行绿色采购,打造绿色供应链试点。鼓励企业选用符合环保、节能要求的原材料,从物料环保、污染预防、节能减排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绿色伙伴认证。
(二)优化绿色技术产品选推制度,推动产研融合发展。加大对高新节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健全本市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遴选和推广应用制度,一是加快绿色制造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与市科委联动,实施绿色制造核心关键技术与产品创新工程,研发储备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重点研发纳米红外线圈电热、烟气余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纳米孔绝热材料等节能技术、大型垃圾焚烧设施炉排系统、无烟柴油和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等环保技术、无损拆解、零部件疲劳剩余寿命评估等再制造技术。二是支持工业绿色发展共性技术研发。开发一批高性能、轻量化、绿色化新材料,突破绿色原料选择、创新设计和应用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一批符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要求的新型绿色包装。开发、应用一批模块化、仿真化、集成化、易回收和高可靠性等绿色设计工具,拉动绿色研发设计和绿色工艺技术一体化提升。三是创新节能环保产品推广机制。建立节能环保产品评审推广负责制,由节能环保产品评审单位会同相关企业负责产品的推广。搭建节能环保产品线上线下推广平台,通过推介会、展示会,搭建节能环保产品生产企业和用能单位对接平台,示范、推广一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搭建“绿品慧”等节能环保产品线上推广平台,扩大节能环保税收优惠政策覆盖面,疏通节能环保产品流通渠道。
(三)强化“互联网”智慧能源管理,打造绿色发展大数据生态系统。深入推进两化融合,运用大数据平台、能源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有效推进绿色制造。一是推进企业能源管理智慧化。建设工业重点用能单位能耗信息在线采集和动态监测系统,大力推动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可视化用能监控系统建设,加强能源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利用。推广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建立绿色数据中心创建指标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建设10家绿色数据中心示范企业。二是推动园区绿色在线监控。针对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节能环保设施运行等不同要求布局实时监测点位,实现数据实时监控。鼓励园区对已有监控平台进行系统功能改造和升级,积极引进第三方机构参与园区监控平台建设和管理运行,促进监测数据互联共享。三是搭建全市绿色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开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绿色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开发潜力诊断挖掘、能耗环保对标、绿色指数评价等功能,促进企业、园区和政府能源环境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四是创新资源回收利用方式。鼓励发展“互联网回收”模式,支持回收行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鼓励再生资源企业与互联网回收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电商业务向资源回收领域拓展以及智能回收机向互联网回收延伸。
(四)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大绿色装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是提升发展高效节能产业。推广应用高效节能产品,支持发展大容量高压变频器、非晶合金变压器等节能机电产品,支持高端LED照明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应用,发展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新型节能建材。培育发展专业节能服务业,鼓励创新合同能源管理运营模式,扩展至新建项目和运营维护领域。二是提速发展先进环保产业。推进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设备及袋式除尘核心配件、生活垃圾焚烧及其烟气处理系统成套设备,机动车尾气微粒过滤器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产品的研发制造。提升水处理,提升高浓度工业废水、膜法重金属脱除成套装备、城镇污水深度脱氮除磷一体化技术及成套装备等水处理关键组件与设备的生产制造能力。研发土壤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泥资源化等土壤污染修复核心技术。推进建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发展环保服务业,在电厂除尘脱硫脱硝、工业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等重点领域进行试点示范推广。三是提质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升固废综合利用产业能级,拓展脱硫石膏、粉煤灰、冶炼渣的深度利用,发展钢渣精细化利用,高品质氧化铁提纯等技术。积极开发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分选技术和设备、污泥消化与干化处理设备、废旧机电及电器电子产品自动拆解设备等配套装备。扩大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工程机械等领域再制造规模,支持机器人、航空发动机、高端医疗设备、通信设备等领域再制造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和产业化示范。
(五)大力推进能效提升,加快实现节约发展。通过优化结构、创新技术、精益管理等一系列手段全面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一是提升新建项目能效水平。加强节能评估审查和后评价,严格控制钢铁、石化、电力等高载能行业产能扩张,在节能、环保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大力推行新建项目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入专业技术机构参与项目能源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二是推进重点行业节能改造。针对高载能行业推进专用设备节能改造和余热余压利用,包括钢铁行业的焦炉、烧结节能改造,高炉水渣余热资源利用改造等;石化行业的冷却循环水系统优化改造、低温热综合利用改造;电力行业的脱硫岛烟气余热回收改造、风机运行优化改造等。针对一般制造行业推进通用设备能效提升,包括电子、医药、汽车行业的制冷系统改造;机械、轻工等行业的空压机系统改造;机械行业的电能质量改善改造等。
专栏二:高载能行业节能改造工程
1、着力推广钢铁行业清洁工艺。重点推广焦炉、烧结节能改造、高炉水渣余热利用、加热炉余热回收、干熄焦装置发电、焦炉荒煤气回收利用、加热炉富氧燃烧、加热炉烟气露点以下余热回收、高炉TRT干法除尘改造等节能技术。
2、推进石化、化工行业清洁工艺。实施烯烃装置冷却循环水系统优化、芳烃装置低温热综合利用,以及相变复合热交换技术、螺杆膨胀动力机技术、超声波除垢技术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3、电力行业绿色改造和优化调度。重点推广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整体优化、电站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多级密封加漏风回收系统、脱硫岛烟气余热回收及风机运行优化等技术;优先调度运行状况较好的机组,提高运行机组的负荷率,控制本市公用燃煤电厂平均供电煤耗不高于290克标煤/千瓦时。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573.SZ)成立于2001年,2021年成为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公司业务涵盖工业烟气治理、水务投资与运营、工业节能及综合能源服务、工业固危废资源利用、生态修复,是集技术研发、运营服务、装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环保服务
为进一步加强煤电节能减排监管,根据《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能源监管统计报表制度等相关规定和要求,福建能源监管办汇总统计了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节能减排信息,现予公布。一、总体情况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加权(下同)平均供电标准煤耗294.15g/kWh,同比降低1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25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分别较上期上涨分别较上期上涨7元/吨、3元/吨。曹妃甸指数小幅上涨。CECI进口指数到岸标煤单价继续上涨。CECI采购经理人连续5期处于扩张区间,分项指数中,除库存分指数
7月11日,国际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侯启军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区域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出席并致辞。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吕亮功主持。大会上,
近日,美丽北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北仑区202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强化煤炭总量控制。严格落实《宁波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重点削减非电力行业用煤。深入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对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全区原则上
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商(AEMO)近期在国家电力市场(NEM)成功实施了频率性能支付(FPP)改革。这项于2025年6月8日生效的新机制,被AEMO视为NEM的重要里程碑。FPP采用双面激励机制,根据参与者对系统频率的实时影响给予奖励或惩罚。改革的核心变化改革包含两大关键变化。首要变化是废除了“肇因者付费
在降低工业能耗和提升可持续性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运营商是否应重新关注泵的能源效率?对此,苏尔寿中国区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周敏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全球范围内,能源密集型工业部门的产量不断增长。受此驱动,全球能源消耗持续攀升,这使得提升能效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国际能源署(IEA)指出,通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24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分别较上期上涨2元/吨、5元/吨。曹妃甸指数小幅上涨后企稳。进口指数现货成交价窄幅震荡。CECI采购经理人连续4期处于扩张区间,分项指数中,除航运分指数处于收缩区间外
7月16日,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化学产品生产系统超低排放升级改造项目招标计划发布。该项目投资估算3382万元,将于7月22日启动招标。项目建设内容为对化学产品生产系统管式加热炉、产品油库区及其他生产区域和装置进行超低排放改造。
7月16日,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炼焦生产部一、二期焦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项目招标计划发布。该项目投资估算3022.8万元,预计招标时间为7月22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炼焦生产部一、二期脱硫脱硝系统超低排放改造;2、炼焦生产部一、二期炼焦装煤推焦及干熄焦烟气超低排放改造;3.炼焦生产部二
7月15日,大连天瑞水泥有限公司SCR改造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招标范围:大连天瑞水泥有限公司3×4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SCR超低排放改造EPC总承包。技术路线:SCR脱硝系统采用高温高尘技术路线,SCR反应器布置在预热器C1出口,采用氨水作为还原剂,改造后窑尾烟囱烟气达到NOx排放≤45mg/Nm3,氨逃逸≤5mg/N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进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年底前全面完成煤电机组深度脱硝改造任务。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煤炭消费量较2020下降5%左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7月15日,天山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窑尾烟气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技改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详情如下: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15日,中盐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山东科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7890000.00元,中标候选人第2名: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61990000.00元,中标候选人第3名:江苏天洁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
7月15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文件提出,2025年全省PM2.5浓度不高于3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左右,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目标。文件还提及,聚焦重点行业,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
十年蜕变——国家电投重组成立以来改革发展成就综述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7月5日,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在甘肃兰州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杨勇平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围绕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兰州大学副校长陈熙萌,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倪嘉宇参加会谈。王树东介绍了中国中煤的发展历程、业务布局和近年来转型发展的主要
6月25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到华北分公司所属的天津IGCC及临港燃机电厂调研。温枢刚一行先后深入天津IGCC及临港燃机生产现场,详细了解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工艺流程以及安全保供、生产环保、经营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情况。温枢刚对天津IGCC及临港燃机自投产以来在安全生产保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23日,浙江省嘉兴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的通知。文件围绕风电作出如下规定:1、加快建设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年度能源投资8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5个,10月底新建项目开工率达100%;建成投产项目10个,新增电力装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3日,内蒙古征集高新技术领域2026年科技创新需求的通知。提到科技“突围”工程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氢能领域,在历年已布局重大科技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方向和内容,提出当前制约我区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以及具有前瞻
6月23日,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嘉兴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根据2025年嘉兴市能源工程重点指标任务分解表,9个县(市、区)新增光伏装机目标80万千瓦,新增储能目标16.6万千瓦。文件提出,推动工商业电价进一步下降。坚持以市场竞争促进各类电源降价,推动非统调煤电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浙江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的通知。文件提出,动工商业电价进一步下降。坚持以市场竞争促进各类电源降价,推动非统调煤电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参与市场,进一步降低控制线损和系统运行费。加强电力市
6月20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集团总部会见重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树新,双方围绕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共同发展进行座谈交流。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剑,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闫国春参加会谈。邹磊对王树新一行表示欢迎,对重庆大学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表示祝贺
第二章煤炭行业发展本章作者韩继园(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PART.01煤炭供需01全国原煤产量47.8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47.8亿吨,同比增长1.2%,能源供应保障有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过去4年,全国累计生产煤炭181.8亿吨,约占全国一次能源生产
第一章nbsp;能源发展综述本章作者nbsp;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宏观经济形势01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