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3月18日至20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为主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神华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张玉卓应邀参加大会,并在经济峰会发表主题演讲。张玉卓院士的演讲有什么干货,快和小神龙一起来分享吧!
应对气候变化
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发展
低碳转型的全球趋势不可逆转
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截至2017年2月底,已有133个缔约方正式批准加入《巴黎协定》,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0%左右。现在,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已有基本共识,众多国家都将坚持遵守《巴黎协定》的责任义务。
世界经济的低碳转型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谁不顺应这个潮流,就会失去未来的市场竞争力和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论坛上演讲时有非常精彩的表述:“ 《巴黎协定》符合全球发展大方向,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共同坚守,不能轻言放弃,这是我们对子孙后代必须担负的责任!中国将继续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百分之百承担自己的义务。”
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机制是王道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面临很多困境,合作共赢才是应该建立的机制。首先,关于责任问题。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责任、发展阶段、应对能力都不同,全球应坚持中国倡导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其次,关于融资问题。各方出多大的资金比例来负担气候治理的成本。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有关报告显示,2013年和2014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助资金分别仅有520亿美元和620亿美元。
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大会发言中宣布了中国推动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的新举措:“设立200亿人民币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的基础上,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项目。”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问题上面临的融资困难,通过南南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推广中国低碳发展的新理念、新战略、新措施和新技术,以此为契机扩大发展中国家对全球治理新模式的共识,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机制创造条件。
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最直接的途径
全球能源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是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最直接途径。
随着可再生能源、核能及化石能源清洁开发利用技术突破,世界能源正逐步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目前全球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86%,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是全球能源消费的主体,同时可再生能源比例将迅速增长,而煤炭消费占29%,仍然是最为廉价的化石能源,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
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逐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中CCS技术我们认为是潜力非常巨大的技术。同时,由于煤炭依赖型国家资源有限,当今国际社会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支持这些国家应用煤炭的高效低排放技术,为它们提供充足的技术和金融资源,帮助其实现并扩大减排目标。
研究表明,到2040年,在非经合组织国家400GW的火电厂部署高效低排放技术将花费310亿美元,减少碳排放量60亿吨。高效低排放技术是CCS技术的重要先行技术,若不采用CCS,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的成本将更加高昂。
小知识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是指以碳捕捉技术为核心,将工业和能源产业生产的CO2分离、搜集,并通过碳储存手段封存CO2,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这种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