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技术正文

深度:超超临界发电技术进入新阶段

2017-03-27 10:36来源:中电新闻网作者:冯义军关键词:超超临界煤电供电煤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探索建设多能源互补、分布式协调、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前不久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也对智能发展有明确要求,其中尤其强调:“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能源、材料、生物等技术融合渗透,催生新技术,打造新业态。”

“智能电厂是数字化电厂的延伸与发展,它给我们呈现的格局是,横向打通不同专业、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界限,纵向打通各层级设备界限、控制与管理的界限,能灵活、高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达到技术与管理的完美融合。”本届会议主席、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原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在会上表示。在徐锭明看来,构建现代能源体系,要格外重视运用互联网时代信息和数据这些重要的资源。

碳排放问题正式摆上议事日程

《“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指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运行;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方案尤其提出大型发电集团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550克/千瓦时以内。

“申能安徽平山二期扩建项目‘汽轮发电机组分轴高低位布置’设计,是当前可以实现的最低碳排放的煤电技术。”第十届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交流年会会议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毛健雄在谈到煤电如何应对减排二氧化碳挑战之路时特别指出。据毛健雄教授介绍,作为国家电力示范工程的“汽轮发电机组分轴高低位布置二次再热”技术,是把尽可能提高蒸汽温度、二次再热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热力学损失完整结合,从而在现有材料许可的条件下,可以达到低于美国煤电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的技术。

“混合燃烧在许多国家都是完成二氧化碳减排最经济的技术措施,益处包括利用本地资源发电、减少烟气处理量以及资源的高效利用,并且上述优势可以在非常低的技术风险下得以实现。”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龙辉在谈及碳排放的问题时提出。

龙辉在会上提出,我国南方大部分机组以超(超超)临界机组为主,可以进行以降低碳排放为目标,降低碳税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可组织大型燃煤锅炉混烧生物质进行碳减排示范。

“混烧时生物质在大型煤粉炉(包括超超临界煤粉炉)中掺烧的比例可达10~20%。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生物质混烧的比例可在0~100%之间,更加灵活。”据毛健雄教授介绍,全世界现在共有150多套煤与生物质混烧发电的实例,其中100套在欧盟国家,他们具有最丰富的生物质混烧发电的经验,40多套在美国,其余在澳大利亚。

记者注意到,“加快燃煤与生物质耦合发电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也被《“十三五”电力规划》列为重要内容。同时规划还强调积极发展新型煤基发电技术,突破常规煤电效率瓶颈。

“火电厂采用CCS应对二氧化碳减排现在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魏毓璞能够认为。他建议,至2050年,燃煤火电厂走向二氧化碳接近零排放(超过90%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的目标可以通过采用近期、中期和长期的技术途径来实现,即尽可能提高效率,同时采用生物质混烧,直至将煤电的二氧化碳的减排率提到超过50%以上,在此基础上,在CCS技术达到可用时,实现煤电二氧化碳减排率超过90%的长期目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超临界查看更多>煤电查看更多>供电煤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