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风电的春天来了 传统化石能源请做好壮士断腕的准备

2017-04-19 15:42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谢秋野 陈铮 李炜关键词:风电建设风电开发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笔者认为,这很有可能会对传统化石能源行业造成内伤,形成永久性影响,待到春天来时,不再是传统化石能源一枝独秀,而是各种类型能源百花齐放。所以,煤炭消费峰值可能已在2013年出现,留给我们的是个背影,9亿吨炼油产能可能是一个我们无法充分利用的产能,如果没有控制,2020年煤电装机达到12.4亿千瓦,将面临一段时期内的过剩。

我们还要做什么

除了“壮士断腕”,“猛药去沉疴”式的救赎外,对传统化石能源行业我们还要做点什么?笔者认为,要完成传统化石能源行业自我救赎,我们还要转变思想认识、增强大局意识,同时谋求转型发展

转变思想认识。《规划》出台之前,中央和地方能源主管部门,以及能源企业进行了前期衔接,从衔接情况来看,一些地方对能源新常态认识不深刻,仍按照历史走势简单惯性外推能源需求,能源发展预期普遍偏乐观

从各地能源规划目标来看,能源发展“大干快上”思路仍在延续,各地重发展规模轻风险分析,规划重点仍放在扩大产能上。

从发展节奏上来看,各地对项目建设没有清晰节奏,普遍希望早上项目、早投产。如果按各地发展目标,2020年我国石油炼化能力将超过10亿吨,煤电装机总和将达到14亿千瓦。“你见,或者不见我,新常态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爱,或者不爱我,消费需求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笔者认为,思想是行动的灯塔,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一的行动,为化解和防范“十三五”传统化石能源产能过剩矛盾,需要全行业充分意识到依靠数量、速度和粗放型的能源发展模式已经结束,能源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已经来临。

增强大局意识。我国能源资源和经济发展逆向分布的特点,决定能源大规模输送是国家必须的战略选择。然而,在新常态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跨省区资源配置也出现了新矛盾,那就是能源消费增速放缓后,中东部地区对西部和北部的能源“不爱接”了。

据预测,2020年前华北京津冀鲁、华东江浙沪、华中两湖一江等地电力市场已经饱和,装机利用小时数在持续走低。但是,西北部地区的能源资源大省发展思路同质化问题突出普遍计划继续扩大化石能源外送规模,预期的目标市场基本重合在华北和华东等主要消费区域。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时候,西部和北部输入的能源在价格上又没有比较优势之时,东部地区对接纳西部和北部输入的能源表示爱莫能助。

因此,在目前这种“东部不爱接,西部还要送”的境况里,送受两端都要增强大局意识,一方面依靠市场机制来调节,另一方面从大局出发,服从国家在更大范围内实施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安排。

谋求转型发展。传统化石能源行业风风火火高速发展了10余年,确实到了驻足调整气息的时候。新常态下,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这既是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传统化石能源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

为了应对当前的“寒冬”,传统化石能源企业可考虑开展多元化经营,把产业链向中下游延伸。比如煤炭企业,可考虑以煤炭产业为依托,鼓励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将产业链延伸到中游或下游区域,增强抗风险能力。炼油行业推进先进产能建设,加快产业改造升级,延长炼油加工产业链,增加供应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下游产品。还可通过整合、参股、并购等多种形式,淘汰和收购落后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提高产业智能制造和清洁高效水平

煤电在继续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同时,可积极响应灵活性改造。随着非化石能源比例提升,煤电机组将承担保底和调峰双重任务。政府正陆续出台相关调峰激励补偿机制,研究推动调峰服务的市场化交易、建立峰谷分时电价等措施。对煤电而言,应对挑战、主动做好技术和经验储备,有利于更好的适应未来电力市场的变化。

结束语

当前,为化解和防范过剩产能,国家正对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政策激励和支持,时不我待,传统化石能源行业应抓住机遇,尽快完成自我救赎和加快转型发展,为本行业和本企业未来发展争取更多空间。

原标题:传统化石能源的春天可能不会来了,请做好壮士断腕的准备丨能源规划权威解读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建设查看更多>风电开发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