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售电服务报道正文

加快推广电能替代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紧跟能源革命新趋势

2017-05-10 08:59来源:亮报作者:奚国富关键词:电能替代能源革命合同能源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雾霾天气频现,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多年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能源发展模式加剧了空气污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力推进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为能源发展指明未来方向。能源革命的实质是解决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难题,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向绿色清洁、低碳高效的可持续方向发展。电能替代是撬动能源革命的有力支点,倡导“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新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促进节能减排,提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建设青山绿水的美丽中国。

当前,我国能源发展步入新的阶段,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成为主要发展方向。为加快实施电能替代,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电能替代的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实施电能替代。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推进电能替代的实施意见。由此可见,推进电能替代正当其时,势在必行。经测算,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到2020年电能总替代潜力空间约1.2万亿度,其中分散式电采暖、电锅炉、电窑炉、家庭电气化、热泵、电蓄冷空调、港口岸电、机场桥载设备替代APU等技术替代潜力占88%,电工装备企业在上述领域大有可为。

目前,电能替代发展形势良好,在供热供冷、能源行业和交通行业领域加速应用,但仍存在一些制约性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国家政策支持力度需要强化。政策是指挥棒、风向标,更是助推器。目前,关于节能减排的环保政策“软约束”居多,执行强制力不够,处罚取证较难,约束效果有限。电能替代配套支持政策鼓励性提法多,关于资金支持、财政补贴、产业扶持等含金量较高的政策还较少。政策不到位,电能替代面临发展瓶颈。

二是用能单位电能替代主动性不强。新常态下,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压力增大。部分电能替代设备初始投资较大、后期运营成本偏高,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等用能方式同步发展,电能替代现有商业模式适应性不强,难以规模化复制推广,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实施意愿不强,需求难以释放。三是电能替代技术仍有提升空间。电能替代技术仍处于发展起步的初级阶段,替代方案以系统集成为主,未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核心装备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成本有待降低;相关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仍不完善,造成市场标准不统一、操作不规范。

加快推广电能替代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紧跟能源革命新趋势,坚持政策引导、模式带动、技术支撑的发展思路,以电能替代为用能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着力点,打造电能替代升级版。

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汇报,通过参与规划编制等多种方式,宣传电能替代理念和技术,呼吁各级政府出台和执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积极推动国家八部委对推进电能替代政策要求在地方政府落地,努力争取各项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二是大力创新商业模式。主动满足用户个性化用能需求,探索多方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灵活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设备租赁、建设经营移交(BT、BOT、PPP)、工程总包(EPC)等模式开展商业运营。

三是持续加强科技攻关。明确能源科技创新战略方向和重点,组建跨领域和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加强与专业厂家、社会研究机构合作,采用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等措施,集中攻关电能替代关键技术,提高电能替代的替代效率,推动电能替代装备改造升级。

南瑞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和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进电能替代工作要求,主动顺应清洁电力发展趋势,基于传统优势技术,以绿色、低碳、高效为方向,持续开展技术创新、产业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推动电能替代业务快速发展。

一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充分发挥南瑞集团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领域的优势,重点突破清洁能源并网、高密度电采暖及蓄热(冷)、大容量变频电源、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适应电能替代规模化应用的配电网建设改造等关键技术,提升高效用能和绿色节能装备的可靠性和性价比。加快推进港口岸电标准化委员会成立进程,策划组建绿色港口产业促进联盟。

二是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拓展重点领域增值服务。紧抓传统能源产业升级和能源服务业快速发展契机,深挖用户需求,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强化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领域产业拓展,加快电动汽车、港口岸电产业的市场拓展,主动提供远程控制、能效分析、便利结算等增值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和规模化应用。大力传播示范工程和典型案例取得的实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争取更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以优化增量为突破,大力开拓电能替代新领域。深入分析用电结构变化,进一步扩大电能替代应用范围,在兼顾存量调整基础上,以增量优化为突破口,积极开拓热泵、蓄热式电锅炉业务,挖掘农业电排灌等领域市场需求,积极策划和推广写字楼、商场等工商业用户高能量密度电采暖及蓄热(冷)储能技术方案,探索实施机场桥载设备替代APU项目,逐步开展电能替代项目碳资产管理咨询服务。

四是以业务融合为关键,持续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以提供技术方案策划和项目集成总包为主,加快推进一二次设备融合、制造与服务融合、产融结合,提供全方位、高品质、多样化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逐步拓展港口电力运营业务,探索电动汽车租赁、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业务,灵活采取BOT、EMC、经营性租赁等商业模式拓展能源综合服务业务。

原标题:打造电能替代升级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能替代查看更多>能源革命查看更多>合同能源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