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DG在电网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微电网作为接纳DG的一种有效手段,逐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3]。微电网主要由DG、储能系统、负载、变流器等构成,可以并网运行也可以孤岛运行,DG通过微电网集成后再供电可以显著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还可以为用户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4-6]。此外,随着“太阳能屋顶计划”的逐步实施,微电网中出现了大量的单相微源和单相负载,使得微电网成为一个单相-三相混合的复杂供电系统,再加上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间歇性和负荷的多变性,电压波动和三相功率不平衡问题日趋严重[7],因此,单相-三相混合微电网的能量协调控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
针对能量协调控制问题,大量文献提出了分散控制策略,其中下垂控制是最典型的一种,文献[8-12]采用下垂控制实现了对微电网多逆变器并联的功率均分控制,无需依赖互联线,提高了微电网控制的可靠性。但由于DG分布比较广泛,其接入母线的距离不一致,导致各分布式电源的线路阻抗不相等,易导致线路阻抗相对小的逆变器分配更多的功率,甚至超出其额定容量,影响微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文献[13-15]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下垂控制策略,通过引入虚拟阻抗,抵消线路阻抗的差异,从而实现微电网中各逆变器的功率均分。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控制方法都是针对同一微电网中DG的能量协调控制,能实现同一微电网中不同DG之间的功率均分,但并不能实现对混合微电网中各相之间的能量进行协调控制,无法解决混合微电网中的三相功率不平衡和电压波动问题。
现有的三相功率不平衡和电压波动抑制方法主要是通过安装电能质量补偿装置[16-17],抑制效果明显,但投资运行成本高。为此,文献[18-19]提出了微电网多功能逆变器的概念,在微电网中,各种DG和储能设备是通过电力电子逆变器接入微电网,而逆变器具有灵活性和可控性的特点,通过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即可实现逆变器在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同时,开展额外的电能质量治理工作,有效的降低了投资运行成本。但是,上述方法都是针对三相微电网的控制,并不能直接用于混合微电网中相互连接的单相微电网之间的能量协调控制。
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单相-三相混合微电网结构及其能量协调控制方法,该结构主要包括PSU、ESU以及单、三相微电网。其中,PSU是由三组单相桥式变换器星型连接而成,针对PSU提出了基于下垂控制的能量协调控制方法,在三相功率不平衡时,PSU可协调混合微电网各相进行功率交换,从而抑制三相功率不平衡;在混合微电网某相电压出现波动时,PSU可快速提供有功和无功支撑,从而抑制混合微电网的电压波动。考虑到DG输出的间歇性和负荷的多变性,通过ESU稳定PSU直流侧的母线电压,实现对混合微电网能量波动的缓冲。
1、单相-三相混合微电网结构
本文所提单相-三相混合微电网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PSU、ESU以及单、三相微电网组成,通过断路器和变压器连接到大电网,可并网运行也可孤岛运行,其中PSU是由三组单相变换器星型连接而成,ESU是由多个双向直流变换器并联而成。
图1单相-三相混合微电网结构
从图1可以看出,A、C相都有DG和负载,而B相只有负载,没有DG,在并网运行时,混合微电网接入大电网运行,能保证三相功率平衡;若断路器突然断开,进入孤岛运行模式,由于B相并没有DG,可能出现功率缺额,B相母线电压可能发生波动,而此时A、C相可能由于光照风能充足,出力过剩,存在多余的能量,电压频率幅值升高,出现三相功率不平衡现象,为了维持A、C相正常运行,A、C相就得降低DG的出力,出现弃风、弃光现象,既浪费了能量,又降低了DG的利用率。
本文所提单相-三相混合微电网结构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PSU中每两组单相变换器可以组成一个背靠背的变换器,使得能量可以在各相微电网之间双向流动,从而可以协调混合微电网各相进行功率交换,提高DG的利用率,减少能量的浪费,抑制三相功率不平衡;在某相电压出现波动时,PSU可快速提供有功和无功支撑,对其输出电压进行调整,抑制电压波动。利用ESU可缓解由于DG输出功率间歇性和负荷多变性带来的能量波动,维持直流侧母线电压的稳定。通过对PSU和ESU采用合适的能量协调控制方法,可保证混合微电网在孤岛运行状态下实现三相功率平衡控制,抑制电压波动,相互协调,相互支撑,提高供电电能质量。
2、基于下垂控制的PSU能量协调控制方法
如图1所示,PSU是由3组H桥变换器构成的,其中每两组H桥可以组成一个背靠背的变换器,可很好地实现能量双向流动,H桥变换器的拓扑图如图2所示,图中:LI、Ls为滤波电感;C为滤波电容;Cd为公共直流母线电容;us为混合微电网各相母线电压;iL、iS分别为逆变器侧和网侧的电感电流。
图2 H桥变换器的拓扑图
在对PSU的能量协调控制方法分析之前,先分析混合微电网对PSU的能量交换需求:
1)能够实现对混合微电网中各相能量的协调控制,从而实现对三相功率不平衡的抑制。
2)混合微电网运行于额定工作状态附近时,无需通过PSU进行能量交换,以免不必要的浪费,此时PSU处于停机状态。
3)混合微电网中任意一相出现功率波动时,PSU对其进行有功和无功的调整,但是不能影响其他相的正常运行。
4)PSU应该具备一定的无功补偿能力,在母线电压跌落时,可以支撑单相-三相混合微电网的母线电压,抑制电压波动。
为了实现需求1)—3),必须知道混合微电网各相对有功功率的需求情况,本文利用混合微电网各相母线电压频率f来判断。为了方便计算,将频率标准化后作为判断依据,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fmax、fmin分别为混合微电网所允许的最大、最小工作频率;f°为频率f标准化后的值,由式(1)可得,f°取值范围为-1~1,若f°>0,说明此时DG出力过剩,需要通过PSU转移部分有功功率至ESU侧,若f°<0,说明此时DG出力不足,需要通过PSU提供额外的有功功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健全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支撑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
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电网体系。系统囊括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配电及智能监控保护装置,形成完整的发输配
6月30日12时,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麻多乡,杂多县莫云乡、查旦乡,治多县索加乡五个微电网工程正式竣工。五乡微电网工程是玉树州“大电网+微电网”供电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于2024年启动,总投资达1.386亿元,新建光伏电站总装机13兆瓦,配套51兆瓦时储能系统。
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架构,正加速从政策蓝图迈向实践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的单向运行逻辑,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要素的深度协同与互动,构建起能源高效利用的闭环体系。然而,在各地项目批复数量持续增长的繁荣表象下,实际落地进度却呈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同志解读《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
7月1日,2025年奇瑞绿能三山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用户侧储能项目项目公告发布。项目位于安徽芜湖,利用现有空地建设用户侧储能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以配置5套2.5MW/5MWh储能子阵单元进行详细设计,其中电池仓采用标准5MWh规格设计。本项目为交钥匙工程,投标方需完成本工程设计
6月30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
当Agent网络、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和微电网结合的时候,我认为最值得讨论的,是一种新的电力经济模式。(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了上百年,作为工业2.0的产物,与钢铁、石油、铁路、传统汽车制造一样,以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秉承了戴明质量管理和福特生产模式。小米Yu7的发
编者按微电网作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内新兴的前沿技术,已成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集成分布式电源及负荷的小型电力系统。近年来,随着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微电网系统惯量不断降低,特别是在孤岛微电网中,由于缺少大电网的支撑,在面对扰动时,系统抗扰能力和频率稳定性显著下降,因此需要调整自身控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6月26日,工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点内容提炼如下: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相关全会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
2005年前后,SmartGrid概念出现,欧美的SmartGrid选择了配网智能化、微电网、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的路径。中国的SmartGrid更强调集中投资,集中管理,特高压+风光大基地。路径没有对错,中国和欧美选择了当时各自合适的发展路线。时过境迁,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不仅来自“双高”,也就是高比例可再生
摘要针对独立光储微电网经常遭受的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滑模的控制策略,以增强对干扰的鲁棒性,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为有效降低外界太阳照射对系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前置DC/DC变换器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non-singularfastterminalslidingmodecontrol,NFTSMC)级联电导增量法(i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四方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储能方面,公司坚以“产品全栈自研、系统全域支撑”为目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构网型控制技术、高压级联储能技术、高安全储能集成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大容量高压级联储能技术研究及应用”和“高安全锂电储能系统集成关键
3月4日,在召开的甘肃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上,中船科技敦煌风光氢储试验场项目成关注焦点,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程晓波充分肯定了这一成果,强调为全省氢能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中船科技风光氢储试验场坐落于甘肃敦煌北戈壁滩,基于公司在完成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风储一体化控制关键
2月27日,山东公布2024年度山东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名单(鲁工信绿发〔2025〕20号)。其中,工业节能降碳技术包括由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3450kW储能变流器,储能变流器是电化学储能系统中,连接于电池系统与电网之间的实现电能双向转换的装置,通过通讯接收后台控制
12月2日,甘肃敦煌现代智慧配电网综合示范项目在敦煌市国际会展中心建成。该项目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一批现代智慧配电网综合示范项目之一,由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承建,应用交直流柔性互联装置,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桩等于一体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实现国际会展中心用能自给自足,是
11月28日,国网设备部发布通报,张家口数字化配电网示范区入选国网十大综合示范区,圆满完成预期建设目标。自2023年9月起,公司配网部牵头,张家口公司作为示范单位,充分发挥“规建运”一体化运转体制机制优势,集中配网全专业力量,汇集配网全要素资源,在示范建设中全链条发力,电科院、智能配网中
近日,中船科技旗下中船风电“风光氢储”试验场取得重大突破,场内可再生能源发电、离网制氢及氢能消纳三大核心技术环节全面贯通,燃料电池系统成功发电,为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深度耦合的技术孵化树立了新标杆,培育了新能源产业向前沿领域迈进的新增长点。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中船风电“风光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船科技旗下中船风电“风光氢储”试验场取得重大突破,场内可再生能源发电、离网制氢及氢能消纳三大核心技术环节全面贯通,燃料电池系统成功发电,为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深度耦合的技术孵化树立了新标杆,培育了新能源产业向前沿领域迈进的新增长点。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实现
近日,中船科技旗下中船风电“风光氢储”试验场取得重大突破,场内可再生能源发电、离网制氢及氢能消纳三大核心技术环节全面贯通,燃料电池系统成功发电,为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深度耦合的技术孵化树立了新标杆,培育了新能源产业向前沿领域迈进的新增长点。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中船风电“风光
专家成果:聚力分布式电源与微网领域技术研究,攻关氢电耦合技术方向,参与建设多个微电网示范工程;牵头建成了全国首个兆瓦级独立海岛智能微电网、首个客户侧商用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0项,参与制定多项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先检查现场设备四遥数据链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6.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0.5%,首次超过50%。具体看,水电4.2亿千瓦,核电5676万千瓦,并网风电3.76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4.3亿千瓦,形成了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