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DG在电网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微电网作为接纳DG的一种有效手段,逐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3]。微电网主要由DG、储能系统、负载、变流器等构成,可以并网运行也可以孤岛运行,DG通过微电网集成后再供电可以显著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还可以为用户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4-6]。此外,随着“太阳能屋顶计划”的逐步实施,微电网中出现了大量的单相微源和单相负载,使得微电网成为一个单相-三相混合的复杂供电系统,再加上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间歇性和负荷的多变性,电压波动和三相功率不平衡问题日趋严重[7],因此,单相-三相混合微电网的能量协调控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
针对能量协调控制问题,大量文献提出了分散控制策略,其中下垂控制是最典型的一种,文献[8-12]采用下垂控制实现了对微电网多逆变器并联的功率均分控制,无需依赖互联线,提高了微电网控制的可靠性。但由于DG分布比较广泛,其接入母线的距离不一致,导致各分布式电源的线路阻抗不相等,易导致线路阻抗相对小的逆变器分配更多的功率,甚至超出其额定容量,影响微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文献[13-15]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下垂控制策略,通过引入虚拟阻抗,抵消线路阻抗的差异,从而实现微电网中各逆变器的功率均分。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控制方法都是针对同一微电网中DG的能量协调控制,能实现同一微电网中不同DG之间的功率均分,但并不能实现对混合微电网中各相之间的能量进行协调控制,无法解决混合微电网中的三相功率不平衡和电压波动问题。
现有的三相功率不平衡和电压波动抑制方法主要是通过安装电能质量补偿装置[16-17],抑制效果明显,但投资运行成本高。为此,文献[18-19]提出了微电网多功能逆变器的概念,在微电网中,各种DG和储能设备是通过电力电子逆变器接入微电网,而逆变器具有灵活性和可控性的特点,通过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即可实现逆变器在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同时,开展额外的电能质量治理工作,有效的降低了投资运行成本。但是,上述方法都是针对三相微电网的控制,并不能直接用于混合微电网中相互连接的单相微电网之间的能量协调控制。
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单相-三相混合微电网结构及其能量协调控制方法,该结构主要包括PSU、ESU以及单、三相微电网。其中,PSU是由三组单相桥式变换器星型连接而成,针对PSU提出了基于下垂控制的能量协调控制方法,在三相功率不平衡时,PSU可协调混合微电网各相进行功率交换,从而抑制三相功率不平衡;在混合微电网某相电压出现波动时,PSU可快速提供有功和无功支撑,从而抑制混合微电网的电压波动。考虑到DG输出的间歇性和负荷的多变性,通过ESU稳定PSU直流侧的母线电压,实现对混合微电网能量波动的缓冲。
1、单相-三相混合微电网结构
本文所提单相-三相混合微电网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PSU、ESU以及单、三相微电网组成,通过断路器和变压器连接到大电网,可并网运行也可孤岛运行,其中PSU是由三组单相变换器星型连接而成,ESU是由多个双向直流变换器并联而成。
图1单相-三相混合微电网结构
从图1可以看出,A、C相都有DG和负载,而B相只有负载,没有DG,在并网运行时,混合微电网接入大电网运行,能保证三相功率平衡;若断路器突然断开,进入孤岛运行模式,由于B相并没有DG,可能出现功率缺额,B相母线电压可能发生波动,而此时A、C相可能由于光照风能充足,出力过剩,存在多余的能量,电压频率幅值升高,出现三相功率不平衡现象,为了维持A、C相正常运行,A、C相就得降低DG的出力,出现弃风、弃光现象,既浪费了能量,又降低了DG的利用率。
本文所提单相-三相混合微电网结构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PSU中每两组单相变换器可以组成一个背靠背的变换器,使得能量可以在各相微电网之间双向流动,从而可以协调混合微电网各相进行功率交换,提高DG的利用率,减少能量的浪费,抑制三相功率不平衡;在某相电压出现波动时,PSU可快速提供有功和无功支撑,对其输出电压进行调整,抑制电压波动。利用ESU可缓解由于DG输出功率间歇性和负荷多变性带来的能量波动,维持直流侧母线电压的稳定。通过对PSU和ESU采用合适的能量协调控制方法,可保证混合微电网在孤岛运行状态下实现三相功率平衡控制,抑制电压波动,相互协调,相互支撑,提高供电电能质量。
2、基于下垂控制的PSU能量协调控制方法
如图1所示,PSU是由3组H桥变换器构成的,其中每两组H桥可以组成一个背靠背的变换器,可很好地实现能量双向流动,H桥变换器的拓扑图如图2所示,图中:LI、Ls为滤波电感;C为滤波电容;Cd为公共直流母线电容;us为混合微电网各相母线电压;iL、iS分别为逆变器侧和网侧的电感电流。
图2 H桥变换器的拓扑图
在对PSU的能量协调控制方法分析之前,先分析混合微电网对PSU的能量交换需求:
1)能够实现对混合微电网中各相能量的协调控制,从而实现对三相功率不平衡的抑制。
2)混合微电网运行于额定工作状态附近时,无需通过PSU进行能量交换,以免不必要的浪费,此时PSU处于停机状态。
3)混合微电网中任意一相出现功率波动时,PSU对其进行有功和无功的调整,但是不能影响其他相的正常运行。
4)PSU应该具备一定的无功补偿能力,在母线电压跌落时,可以支撑单相-三相混合微电网的母线电压,抑制电压波动。
为了实现需求1)—3),必须知道混合微电网各相对有功功率的需求情况,本文利用混合微电网各相母线电压频率f来判断。为了方便计算,将频率标准化后作为判断依据,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fmax、fmin分别为混合微电网所允许的最大、最小工作频率;f°为频率f标准化后的值,由式(1)可得,f°取值范围为-1~1,若f°>0,说明此时DG出力过剩,需要通过PSU转移部分有功功率至ESU侧,若f°<0,说明此时DG出力不足,需要通过PSU提供额外的有功功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去年4月18日,星星充电以液冷双枪技术率先开启液冷超充1.0时代,为行业树立了高效充电的标杆。一年后,星星充电再次突破边界,星星充电高级副总裁李宏庆携“液冷超充2.0”两兆瓦超充系统亮相,正式迈入液冷超充2.0时代——聚合功率池能力跃升至10兆瓦,双枪输出电流提升至2400A,启动时间缩短至3秒,并
续接上文,源网荷储四要素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都需要找到汇聚点,不论是交流方式还是直流方式,能量的汇聚都需要一个母线。(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这条母线也是用户表后小型配网的母线,虽然母线的英文是BUS,但翻译过来却叫做“节点”,所以相当于说通过母线的形式把源网荷储接到了同一个
近日,国际权威机构PVTech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电池储能系统制造商可融资性评级报告。天合储能凭借优异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稳健的财务表现、全球化市场领导力以及超高的可融资性,在本次评级中实现跃升,也被提名“欧洲主要市场供应商”,巩固了其作为全球领先储能系统集成商的行业地位。PVTech可融
近期,精控能源河北衡水7MW/15MWh工商业储能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投运,成为衡水首个工商业示范项目。作为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头部企业,精控能源通过“分布式储能#x2B;微电网”协同运行体系,为工业领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传统工业园区接入储能系统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2日,广东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东莞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加大新型储能技术应用与推广,鼓励装机容量2兆瓦及以上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8%的比例配建储能系统,储能系统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组成部分一并办理备案。鼓励
新电改十年历程中,“双碳”目标和体制改革双轮驱动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完成从政策培育到市场化运营的范式转变。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引发的系统波动性矛盾与灵活性资源结构性短缺,催生了源网荷储协同调节的刚性需求;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制度创新与多层次价格传导机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着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切实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三组数字,可见证能源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迸发涌现。超1/2——2025年2月,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
继日前与波兰两家本土能源企业达成战略共识后,林洋集团总裁、林洋能源董事长陆永华,高级副总裁方壮志等高管团队继续在波兰展开密集访问,与另两家全球化企业举行高层会晤。双方围绕欧洲及非洲新能源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就场景化解决方案、供应链协同等议题深入交流,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会谈中,对方
4月23日,贵州省能源局关于印发《贵州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黔能源新〔2025〕23号)。其中指出,电网企业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制定差异化接入电网工作制度,合理优化或简化工作流程,及时公布可开放容量、技术标准规范、新能源利用率等信息,提供“一站式”办
上文中我们对于微电网的终端设备所需要具备的“四遥”和“四可”等概念进行了分析。而这些终端设备是通过怎样的形式来构成微电网的,就涉及到相应的组网方式了。一次电气设备的组网在前,二次通信设备的组网在后。这些都是微电网或者虚拟电厂相关从业者需要了解的,今天我们先谈谈有关电气组网方面的事
4月22日,广东东莞发布《东莞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8大重点任务,与交通业、建筑业、储能等进行高质量结合,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的新型能源体系。《方案》表示,要通过实施园区全覆盖、公共机构和公共设施宜装尽装、重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光
3月4日,在召开的甘肃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上,中船科技敦煌风光氢储试验场项目成关注焦点,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程晓波充分肯定了这一成果,强调为全省氢能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中船科技风光氢储试验场坐落于甘肃敦煌北戈壁滩,基于公司在完成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风储一体化控制关键
2月27日,山东公布2024年度山东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名单(鲁工信绿发〔2025〕20号)。其中,工业节能降碳技术包括由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3450kW储能变流器,储能变流器是电化学储能系统中,连接于电池系统与电网之间的实现电能双向转换的装置,通过通讯接收后台控制
12月2日,甘肃敦煌现代智慧配电网综合示范项目在敦煌市国际会展中心建成。该项目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一批现代智慧配电网综合示范项目之一,由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承建,应用交直流柔性互联装置,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桩等于一体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实现国际会展中心用能自给自足,是
11月28日,国网设备部发布通报,张家口数字化配电网示范区入选国网十大综合示范区,圆满完成预期建设目标。自2023年9月起,公司配网部牵头,张家口公司作为示范单位,充分发挥“规建运”一体化运转体制机制优势,集中配网全专业力量,汇集配网全要素资源,在示范建设中全链条发力,电科院、智能配网中
近日,中船科技旗下中船风电“风光氢储”试验场取得重大突破,场内可再生能源发电、离网制氢及氢能消纳三大核心技术环节全面贯通,燃料电池系统成功发电,为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深度耦合的技术孵化树立了新标杆,培育了新能源产业向前沿领域迈进的新增长点。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中船风电“风光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船科技旗下中船风电“风光氢储”试验场取得重大突破,场内可再生能源发电、离网制氢及氢能消纳三大核心技术环节全面贯通,燃料电池系统成功发电,为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深度耦合的技术孵化树立了新标杆,培育了新能源产业向前沿领域迈进的新增长点。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实现
近日,中船科技旗下中船风电“风光氢储”试验场取得重大突破,场内可再生能源发电、离网制氢及氢能消纳三大核心技术环节全面贯通,燃料电池系统成功发电,为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深度耦合的技术孵化树立了新标杆,培育了新能源产业向前沿领域迈进的新增长点。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中船风电“风光
专家成果:聚力分布式电源与微网领域技术研究,攻关氢电耦合技术方向,参与建设多个微电网示范工程;牵头建成了全国首个兆瓦级独立海岛智能微电网、首个客户侧商用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0项,参与制定多项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先检查现场设备四遥数据链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6.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0.5%,首次超过50%。具体看,水电4.2亿千瓦,核电5676万千瓦,并网风电3.76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4.3亿千瓦,形成了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
正值春茶采摘季,5月16日,福建南安市仑苍镇制茶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低压互联装置实现台区容量共享,可以缓解用电高峰时段的供电压力。”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泉州海丝之光)党员服务队队员来到南安理想茶叶基地开发有限公司,介绍台区共享储能型微电网的应用优势。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
“双碳”背景下,能源结构加速转型,分布式光伏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也给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在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沙堤村,福建电科院试点建设应用了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能量路由系统,实现配电网多元负荷平衡调控与协同互动。“当前系统正向功率12千瓦,功率模组正处于同步传输模式,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