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二)促进燃煤火电有序发展。合理规划燃煤火电建设项目,提升煤炭就地转化率。合理选择火电机组,提高高效环保机组比重,新建燃煤火电项目采用66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低热值煤发电、热电联产采用35万千瓦及以上机组。
1.优先建设坑口电站。发挥两淮地区煤水资源组合优势,加强坑口电站建设,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巩固两淮大型煤电基地地位,为全省电力供应提供可靠保障。
2.合理布局低热值煤发电。根据不同矿区煤炭产能、煤质特点及洗选能力,结合各地低热值煤产量、消纳和小机组关停情况,合理布局低热值煤发电项目。
3.积极发展热电联产。科学编制热电联产规划,结合城市热网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小锅炉替代等情况,统筹建设高参数、环保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热电联产项目,同步配套建设高效、快捷热力管网,提高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水平。企业自备热电项目应与周边区域热源、热用户和电网相衔接。
4.加快现役机组升级改造。积极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超低排放与节能改造,加快淘汰煤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到2020年,火电供电标准煤耗下降到300克/千瓦时,30万千瓦及以上现役燃煤火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
专栏2“十三五”燃煤火电项目
续建项目:利辛板集电厂、华能巢湖电厂二期、国电蚌埠电厂二期、皖能铜陵电厂6号机组、华电芜湖电厂二期第一台机组、神皖庐江电厂、钱营孜低热值煤电厂、阜阳华润电厂二期。
开工项目:大唐滁州电厂、淮北平山电厂二期示范项目。
储备项目:淮南潘集电厂、淮北国安电厂二期、华能蒙城电厂、华电宿州电厂二期、平圩电厂四期、淮南田家庵电厂扩建等坑口电厂。刘庄低热值煤电厂、涡北低热值煤电厂、朱集西低热值煤电厂、临涣电厂三期、谢桥低热值煤电厂、合肥金源热电等低热值煤及热电联产电厂。华电六安电厂三期、国电舒城电厂、华电芜湖电厂二期第二台机组、中电投芜湖电厂扩建、神皖池州电厂二期、大唐马鞍山电厂二期、国投宣城电厂三期等。
(三)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坚持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利用并举,大力发展光伏发电。落实生态环保措施,稳妥推进风电建设。加快生物质电厂建设,提高农作物秸秆使用量。有序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统筹优化站址布局。推广热泵系统、冷热联供等技术应用,扩大地热能和空气能利用。继续做好现有核电站址保护工作。
1.加快光伏发电建设。推进两淮采煤沉陷区等国家光伏领跑者基地和金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建设。积极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鼓励采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模式建设光伏电站。大力推广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2020年,全省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800万千瓦。
2.稳妥推进风电开发。按照生态友好、环境优美的要求,支持平原、低丘、滩涂地区采用先进技术有序建设低风速风电场,控制山区风电项目建设,实施风电场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工程,提升绿色风电建设水平,实现风电开发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2020年,全省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60万千瓦。
3.加大生物质能利用。加强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加快建设秸秆电厂,探索开展高效清洁煤电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鼓励发展固体成型燃料、生物天然气、纤维素燃料乙醇等生物质燃料。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合理规划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2020年,全省秸秆电厂装机规模达到150万千瓦左右,垃圾焚烧发电装机规模达到50万千瓦左右。
4.有序发展抽水蓄能。稳步建设绩溪、金寨抽水蓄能电站等续建项目,力争开工建设桐城、宁国抽水蓄能电站。积极开展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调整论证工作,争取岳西、霍山、石台等抽水蓄能站址纳入国家新一轮选点规划。2020年,全省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达到378万千瓦。
专栏3“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
光伏发电:新增两淮采煤沉陷区等领跑者基地光伏发电规模200万千瓦,光伏扶贫工程规模约180万千瓦,普通地面光伏电站规模200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100万千瓦。
风力发电:续建全椒龙王尖、怀宁石镜、当涂围屏等项目,装机规模50万千瓦;新建灵璧朝阳、五河饮马湖、宿松新洲渡等项目,新增装机规模100万千瓦以上。
秸秆发电:续建中船重工阜南、光大怀远、凯迪宁国、湖南里昂郎溪等项目,装机规模39万千瓦;新建光大萧县、凯迪全椒、上海电气蒙城、皖能长丰等项目,装机规模54万千瓦。
垃圾发电:续建光大马鞍山、皖能宿州、桑德环境亳州等项目,装机规模8万千瓦;新建皖能颍上、天楹太和、盛运环保宣城二期、中电新能源芜湖城南等项目,装机规模15万千瓦。
(四)加强输配电网建设。完善全省骨干电网,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和变电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电网利用效率。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满足城乡居民用电快速增长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需要。
1.完善省级骨干电网。建设淮南—南京—上海、准东—皖南等安徽段特高压工程。加快阜阳三、肥北、安庆三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构建“五纵四横两平台”网架。2020年,拥有特高压变电站2座、换流站1座,变电容量2400万千伏安;拥有500千伏变电站37座,变电容量6335万千伏安,线路7220公里,每个设区市拥有1座及以上500千伏变电站。
2.优化市级主干网架。依托500千伏变电站,加快亳州乐土、六安崔庄、马鞍山塔岗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推进各市主干网架结构升级,构建220千伏环网结构。2020年,拥有220千伏变电站275座、变电容量8754万千伏安、线路20000公里,每个县拥有1座及以上220千伏变电站。
3.推进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实施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优化网架结构,加快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建设宿州丁湖、滁州沃公、池州陵阳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形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型城市配电网。2020年,中心城区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小时。
4.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大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力度,统筹推进光伏扶贫配套电网、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村村通动力电和皖北平原机井通电等建设,基本解决农村电网低电压和“卡脖子”问题。2020年,农网户均容量达到2.8千伏安。
专栏4“十三五”电网建设重点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续建淮南—南京—上海、宁东—浙江(安徽段)、山西—江苏(安徽段),新建准东—皖南、皖南(宣城)换流站—皖南(芜湖)变电站、皖南(芜湖)变电站扩建。新增换流站1座,变电容量1500万千伏安。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续建淝河、福渡、广德、涓桥输变电工程,新建肥北、肥西二、安庆三、芜湖三、铜北、阜阳三、同乐、石店、金寨等输变电工程;新建伯阳、徽州、墉桥开关站升压工程,扩建沙河、皋城、河沥、禹会、清流、肥南、肥西、昭关、双岭、楚城、福渡、伯阳、淝河、涓桥、釜山、广德等变电站;新建板集电厂、巢湖电厂、铜陵电厂、绩溪抽水蓄能电站等送出工程,皖南特高压直流配套工程;新建皖南交流站—铜北、肥西—繁昌线路开断环入福渡、徽州—绩溪抽蓄等线路工程。新增500千伏变电站16座,变电容量3550万千伏安、线路2480公里。
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续建阜阳孙楼、合肥北城等31个输变电工程;新建马鞍山塔岗、合肥万山、亳州乐土等91个输变电工程;扩建六安崔庄、蚌埠陈桥等30座变电站,新建蚌埠电厂二期等10个送出工程;新建合肥常青—锦绣线路等67个线路工程。新增220千伏变电站91座,变电容量3242万千伏安,线路5753公里。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110千伏电网续建淮北光明、宣城阳江等118项输变电工程;新建宿州丁湖、滁州沃公等247个输变电工程,扩建池州陵阳、安庆宿松等72座变电站,新建滁州全椒石沛风电等37个送出工程;新建蚌埠苏岗—官塘二回线等118个线路工程。新增110千伏变电站247座,变电容量2571万千伏安,线路7519公里。
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新增35千伏变电站222座、变电容量594万千伏安、线路5472公里;新增10千伏配电变电站3.7万台、变电容量1909万千伏安、线路2.3万公里。完成9680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皖北平原机井通电、1685个自然村动力电建设改造工程。
(五)扩大石油天然气利用规模。统筹规划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保障安全稳定供应。加快形成天然气省级干线管网,推进支线管道、独立供气和应急储备设施建设。
1.加快天然气省级干线管道建设。建设亳州—池州、宿州—黄山、淮北—滁州等3条纵线,阜阳—宿州、颍上—蚌埠、长丰—金寨、庐江—无为等4条联络线,基本形成“三纵四横一环”主干管网架构。到2020年,境内国家和省级干线管道达到2000公里以上。
2.提升天然气“县县通”水平。依托国家和省级干线管网,建设支线管道,形成覆盖沿线县城、主要园区、重点乡镇和企业的支线网络,启动“镇镇通”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支持毗邻地区引入邻省气源,鼓励偏远地区建设天然气独立供气设施。到2020年,支线管道达到2000公里左右。
3.增强天然气储备调峰能力。依托合肥环线和北城LNG储备站建成合肥天然气储备中心,规划建设皖北、皖南区域LNG储备设施,支持各市建设城市高压环网。加强城市燃气企业储气设施建设,鼓励重点用气企业自建储气设施。到2020年,形成不低于3天用气量的储备能力。
4.促进天然气多元供应。建设中海油LNG配套管线安徽段,改扩建西气东输太和、刘巷子、定远、滁州和川气东送池州、安庆等分输站,推进长江干线LNG江海联运试点和芜湖LNG接收站项目,支持建设跨省连接线,加强煤层气抽采利用,推进煤制气示范项目和页岩气勘探开发。
5.提升原油成品油储运能力。续建仪长原油管道复线安徽段,争取国家原油储备库在我省落地,新建阜阳—亳州、合肥—六安等成品油管道。鼓励成品油经营企业扩大储备规模,提升油品应急保障和供应能力。到2020年,原油管输能力达到1000万吨/年、储备能力达到500万立方米,成品油管输能力达到410万吨/年。
专栏5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天然气干线:续建西纵线西气东输干线113#阀室—太和、中纵线宣州—徽州段等项目。新建西纵线庐江—贵池段、中纵线禹会—长丰、东纵线烈山—埇桥、联络线金寨—金安等项目。
天然气支线:续建贵池—青阳等支线,新建望江—潜山等支线。
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依托合肥环线和北城LNG储备站建成合肥天然气储备中心,建设皖北、皖南区域LNG储备设施,加强城市高压环网和储气设施建设,鼓励重点用气企业自建储气设施。
(六)构建智慧能源系统。加强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体系,建立新型能源市场交易体系和商业运营平台,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能源大数据服务等新模式和新业态。
1.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智能化。支持煤炭企业开展生产监测、管理和安全系统的信息化改造,完善燃煤火电污染物排放监测体系。推广冷热电三联供、热泵系统、工业余热余压等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展冷热电气等多能互补项目试点示范,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协同发展。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建设,普及智能化用能监测和诊断技术,加快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2.推进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能源重点工程建设,推进能源网络与物联网之间信息设施的连接与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园区和城市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鼓励建设智能风电场、光伏电站等设施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运行云平台。推进全省配电网改造,加速电力通信网等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设施建设,普及应用智能电表。鼓励地方和企业对电网、气网、热网等能源网络及其信息架构、存储单元等基础设施进行协同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复用。
3.建设能源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覆盖能源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全省能源信息管理系统,完善能源预测预警机制,提升政府对能源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的科学决策水平。加强能源大数据技术运用,促进多领域能源大数据的集成融合和共享。鼓励能源生产、服务企业和第三方企业投资建设面向风电、光伏等能源大数据运营平台,为能源资源评估、选址优化等提供专业化服务。
4.探索能源互联网交易新模式。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电力直接交易平台功能。创新电力交易模式,推动绿色电力点到点实时交易和补贴结算。将各类分布式能源、储电蓄热(冷)及高效用能技术相结合,通过智能电网及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形成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高效利用一体化分布式能源系统。培育售电公司、综合能源运营商和第三方增值服务供应商等新型市场主体。
5.发展车网协同的电动汽车推广模式。优先建设公交、出租及环卫、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设施,在新能源汽车示范地区实现电动汽车充、放、换设施全覆盖。支持充换电设施运营商、电动汽车企业等建设基于电网、储能、分布式用电等元素的新能源汽车运营云平台。积极发展电动汽车短途分时租赁市场。
专栏6智慧能源重点项目
智慧能源及多能互补项目:合肥北航科学城园区“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无为高沟电缆基地智能微电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芜湖基于公共照明系统的能源物联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合肥滨湖新区区域能源多能互补项目、合肥高新区风光储多能互补项目、安庆华茂第二工业园分布式能源站项目。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新增公交车充换电站200座,出租车充换电站60座,环卫、物流等专用车充电站50座。积极推进居民区与单位停车位充电桩配建工作,新增用户专用充电桩15万个。鼓励有条件的专用充电桩对社会公众开放。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新增城市公共充电站70座、分散式公共充电桩3万个。结合骨干高速公路网,形成省内高速服务区城际快充网络,新增城际快充站120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锚定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按照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进行安排部署。关于印发《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各有关企业: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
6月6日,阳泉市能源局关于印发《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推进风光新能源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国土空间资源,统筹优化布局,梳理全市风光资源现状及开发潜力。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全面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开发利用和高质量发展,逐步带动新能源产业链延伸发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6日,阳泉市能源局印发《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鼓励大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虚拟电厂运营商以及储能运营商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用户侧储能项目建设。积极构建多层次智能电力系统调度体系,提高电网调度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全市实现快速灵活的需求侧响
2015年,对能源电力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刻度。这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印发,确定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提出了包括有序推进电价改革、推进电力交易体制改革、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开放电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作用举足轻重。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市场的基石则在于培育先进的市场主体。当发电企业开始研究负荷曲线,当售电公司开始重视天气预测,当
2025年,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迎来第十个春秋。这场电力行业的系统性变革,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核心理念,重构电力行业的运行逻辑。十年间,市场交易规模倍涨,市场主体数量激增,“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初步建立,多层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雏形初现……一系列成果凸显出我国电力体制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0日,海南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发布。文件提到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包括锻造绿色低碳产业优势。建设清洁能源岛2.0版,推动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高到85%左右。以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汽车等为重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通知》),这是继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14日,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2025年宁夏电力市场保底售电公司名单的通知,文件明确符合条件的国网宁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等8家售电公司自愿成为2025年宁夏电力市场保底售电公司。原文如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2025年宁夏电力市场保底售电公司名单的通知宁发改运行
随着能源改革的逐步推进,电力交易的全国推广,售电公司的发挥示范效应作用,影响了很多人进入这个行当,也引得很多人,想从事这个行业。然而,售电公司毕竟是个高风险的行业,这一点通过网上搜索便可以轻易发现,每年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售电公司因为各种原因被强制退市清盘。这个行业竞争激烈,充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9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新疆省调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的并网公用火电(以下简称火电),风电、光伏、光热(以下风电、光伏、光热统称新能源),全厂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抽水蓄能
山东省作为国内储能发展的先行区域,其政策环境持续引导着独立储能项目的运营形态与收益模式深刻演进。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独立储能项目已从早期主要依赖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更为复杂多元、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的运营格局。本文旨在解读现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建立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今年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当前,我国现有工业园区数量超1.5万个,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超过2500个,贡献了全国工业产值的50%以上,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零碳园区对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有着重要意义。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
上半年,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紧紧围绕“效益”和“发展”两大任务,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优化生产经营策略,发电量同比增长23.18%,经营利润同比增长21.77%,顺利实现“双过半”任务目标。该公司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设备运维管理,“一盘棋”统筹
7月17日,华润电力(宜昌)有限公司2025-2027年蜂窝式脱硝催化剂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价格:4972000.00元,单价11000元/立方米;第二中标候选人:中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标价格:5378800.00元,单价11900元/立方米。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个地方2025年6月的发电量数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1、北京市2025年6月,北京市总发电量3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其中,火电发电量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水力发电量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6%;风力发电量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9%;太阳能发电量0.26
7月16日,中冶生态环保与灵璧县人民政府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灵璧县举行,双方就深化合作进行了深入友好交流。中国中冶总裁助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范万柱,灵璧县委书记薛勇,县委副书记、县长魏启宏参加签约仪式。范万柱对灵璧县委、县政府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中冶生态环保的基本情
随着国家发改委136号文的全面实施,新能源电站价值评估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新政策要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量全量进入电力市场,电价完全由交易形成。这一变革打破了过往“保量保价”的稳定预期,将电站收益拆解为“机制电价保障+市场化交易”双轨模式。其中,存量项目通过差价结算机制锁定基础收益(
7月15日下午,安徽合肥气温超过36摄氏度。在合肥市政务中心外的车网互动双向充放电桩旁,合肥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前端开发员李方亮测试充电桩的放电功能。他说:“我们正加紧测试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匹配情况,也在与合肥供电公司加强协作,争取近期让这里的21台充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5日,安徽省第三批氢能环卫车批量投运交付仪式在六安市金安区举行。本批共交付8辆18吨氢能环卫洗扫车,开创了安徽省氢能环卫批量化运营的新局面。运营车辆为18吨燃料电池洗扫车,由明天氢能联合中联重科盈峰环境联合开发,搭载明天氢能公司101kW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百公里氢耗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