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中国核电争议路线图: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电站?

2017-07-27 09:08来源:国际能源网关键词:核电站三代核电内陆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进口支持者认为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落后、不安全。2003年下半年,被称为“核电六君子”的汤紫德、郁祖盛、林诚格、许连义、王俊、张国宝向国务院领导人倡言引进三代核电,他们认为,现在我国已掌握的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落后、不安全,在严重事故预防、缓解措施等方面与国际上新的核安全标准还存在差距,不能再建。需要通过国际招标,依靠比以前更彻底的全套引进国外成熟的先进第三代核电技术,由外国核电供应商负责为我国建造头两台第三代机组,再在外国供应商的支持下建设后续的另两台机组。在2010年之前开始实行这种引进机型的批量建设,并于2020年达到4000万千瓦的目标,其中除了中国已有的11台机组870万千瓦,均为引进机型,国内已掌握技术但属于落后的机型不再建设。今后中国的核电机组全部采用这种技术,从而实现“一步跨越”统一堆型。在组织上依靠行政权力成立一个新公司(亦即国核技)来实施全盘引进。

反对者认为,完全引进不能解决中国核电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第一,由于AP1000是一个未经实际验证、甚至尚未设计定型的机型,如果完全依赖引进路线,就不可能完成到2020年建设4000万千瓦核电能力的规划目标。第二,引进路线很难“统一”中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只能再次走上“万国牌”道路。第三轮引进的一个主要政策目标是“统一技术路线”,但购买美国西屋公司AP1000核电站的签约墨迹未干,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就被批准购买了法国的EPR核电站,退出采用AP1000的范围。第三,国际招标方案当初是以每千瓦1800-1900美元上报中央批准的,但负责引进的国核技公司已要求业主准备按2000多美元/千瓦的价格来接盘,而且还附带了“上不封顶”的条件。这导致中国依靠引进建设核电的成本至少将是自主建设的三倍。第四,引进路线很难引进技术。在AP1000的设计框架下进行复制和放大功率的“再创新”,不可能使中方发展出来开发先进反应堆的技术能力,而引进活动与自主研发经验基础的脱节只能给这种结局加上一个“双保险”。第五,引进路线使核电工业体制更加混乱。在以引进AP1000来统一中国核电发展路线的方针下,国核技成为又一个行政垄断企业,它握有罕见的权力,在与西屋的商务谈判中却把业主排除在外;在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专项时却把其他有经验的研发机构排除在外。

内陆核电争议

中国核电的发展一直都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为了去的核电的进一步发展,国家有意将核电建设深入到广大内陆地区,但在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之后,舆论界的担心开始加重,并发出了“中国真的需要内陆核电吗”和“一旦出事怎么办”是两个最响亮的质问。

支持者认为内陆核电与沿海核电并没有本质区别。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认为,目前中国内陆核电的发展不是受制于安全问题,而是公众对内陆核电的接受度问题。从全球核电的发展实践来看,内陆核电与沿海核电没有区别。全球50%的核电站都建在内陆,尤其是美国和法国这两个核电大国,美国内陆核电站占全部核电站的61.5%,法国则占到69%。它们半个多世纪的运行实践证明,内陆核电的安全是有保障的,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在福岛核事故之前,对内陆核电提出质疑的不多,但福岛核事故给公众造成了思想上的阴影。张华祝认为,中国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开始内陆核电建设。

反对观点认为,内陆核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亦楠对内陆发展核电提出质疑,她的论点包括:第一,作为AP1000升级版的CAP1000需要要经过工程验证、确认是成熟可靠机型后才能推广。实际上AP1000机组一直是“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工程”,且已陷入“设计难以固化、成本难以预计、风险难以承受”的困境中。

第二,我国2006年高价引进、原定于2013年投入商运的三门和海阳AP1000核电站,在设备工程耐久性试验、鉴定试验、系统调试都从未进行的情况下,无法保证“60年免维修”、“内陆核电站安全性有保障”的承诺。而且2011年西屋公司推出比中国AP1000安全标准高的升级版AP1000在英国投标时遭安全评审出局。

第三,国际核电界已认识到“概率安全评价方法不宜单独用于确定性决策判断”,而我国核电界及相关研究机构目前仍然只讲两个主观概率参数,并作为“三代核电比二代安全性提高100倍、内陆核电安全性有保障”等“确定性决策”的依据。

第四,大气弥散条件是内陆核电选址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美国内陆核电厂址年均风速均>2米/秒、年静风期不超过1周,而我国湘鄂核电厂址年均风速≤2米/秒、年静风期分别高达60天和29天,非常不利于核电站正常运行时放射性气载污染物的扩散,容易形成“核雾霾”。

第五,我国没有“事故情况下放射性气体通过降雨流入江河湖泊”的应急预案。福岛核电站至今也控制不住核污水以每天400吨的速度增长,场区50多万吨核污水早已堆满为患,不得不排向大海。我国内陆核电安全论证严重低估了核事故的复杂性:既没有可信可靠的技术措施证明核污水如何“封堵控”,也没考虑“放射性气体逸出厂区、通过雨水进入地下和江河湖泊”的应急预案。

第六,“内陆核电安全论证”绝不能抛开核废料处理和核电站退役这两大“世界性天价难题”。最近几年美国频频发生核废料泄漏,事故处理耗资惊人且时间漫长,国际核电界不断呼吁“核电发展前提是想好核废料如何处理,否则这个问题终会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

大力发展核电争议

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对核电质疑之声渐渐褪去之时,中国重启了核电建设的步伐,从实际规划来看,可以说是即将大力发展核电,于此之时,是不是要大力发展核电的争议再起。

支持者认为国家经济与环保事业需要大力发展核电。原能源部部长黄毅诚表示,核电技术一直在进步,现在的核电站在安全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我国现在运行的和在建的核电站,都能做到安全运行。而且第三代核电站是智能堆,运行更为安全,都不会出现反应堆熔化、放射物质外泄这样严重的安全事故,可以做到万无一失。退一万步讲,假如出现了反应堆熔化、放射物质外泄事故,由于我国的核电站都建有比30多年前美国三哩岛核电站更安全更坚固的安全壳厂房,完全可以把放射物质屏蔽和封堵在安全壳厂房内,可以像美国三哩岛核电站那样,虽然堆芯熔化了,但放射性物质没有泄漏出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站查看更多>三代核电查看更多>内陆核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