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05、奇瑞新能源
2016年11月,奇瑞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项目通过国家审批。
项目情况:奇瑞新能源项目总投资204612万元,其中,收购资产48449万元,新增投资156163万元。新增投资包括建设投资14132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4834万元。项目资金全部为企业自筹。项目建设规模为达产后形成8.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产能,其中新增6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产能。
主要产品类型:目前,奇瑞新能源已推出艾瑞泽7e、eQ、eQ-FL、eQ1(小蚂蚁)4款车型,旗下艾瑞泽5e也即将面市。
产销情况:2017上半年度,奇瑞新能源累积销量9300辆,同比增长86.5%,创历史新高。
产业链延伸:2015年4月,奇瑞新能源与欣旺达子公司签订《合资合同》,共同投资设立芜湖奇达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模组、电源管理系统相关业务。
2016年4月,奇瑞新能源与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日本株式会社安川电机,合资成立奇瑞安川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合力开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
电池也由外购实现合资生产,同时在控制系统领域,奇瑞新能源也与德国博世公司进行了合作。
产能建设:奇瑞新能源汽车山东齐河生产制造基地已于2017年5月投产,最大设计年产能可达10万辆。先期投产小蚂蚁(eQ1)和eQ两款微型纯电动汽车。
安徽省合肥市的新能源工厂也投产在即,设计年产能为10万辆,主要生产奇瑞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未来可辐射华东及华中的汽车市场。
2017年5月,奇瑞新能源还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谈妥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建设相关事宜,完全达产后,奇瑞的新能源产能将达38.5万辆。
06、敏安汽车
2016年11月,敏安电动汽车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申请通过审批。
项目情况:敏安汽车项目总投资25005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840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21650万元。项目建设规模为达产后形成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产能。
主要产品类型:年底将推出概念车。
产业链延伸:设立嘉兴敏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从事轻量化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嘉兴和鑫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从事电机研发、生产;嘉兴和丰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从事动力电池模组化;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从事纯电动汽车整车业务。
与德国宝马、美国库博和瀚德等洽谈在淮延伸投资涡轮增压机、密封系统、抗震系统等相关零部件。
07、江铃新能源
2016年12月,江铃新能源汽车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获发改委批准。
项目情况:江铃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325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7500万元,流动资金15000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63000万元,向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借款59000万元,银行贷款10500万元。项目建设规模为达产后形成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产能。
主要产品类型:江铃E100、E200、E160、E200S。
产销情况:2017上半年度,江铃新能源累积销量10567辆,在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排名第6。其中,乘用车销量约7900辆。
产业链延伸:2017年5月,江铃新能源与分时租赁平台宝驾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共享汽车“千城千辆”计划,即未来5年内,在中国1000个城区,每个城区投放1000辆新能源汽车。
08、金康新能源
2017年1月,发改委核准重庆金康新能源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
项目情况:金康新能源项目总投资251025万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27758万元,流动资金23267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105717万元,银行贷款145308万元。项目建设规模为达产后形成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产能。
2017年3月,金康新能源母公司小康股份为其增资7亿元,增资完成后金康新能源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10亿元。
主要产品类型:除申报样车外,暂未推出其他车型。
产业链延伸:2017年收购美国顶级汽车解决方案集成供应商AMGeneral公司的民用汽车工厂、香港e.motorCoporationLimited(简称香港亿马)100%股权、北京亿马先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亿马先锋)100%股权,以及相关联的所有从事电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电池系统等。
09、国能新能源
2017年1月,发改委核准国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
项目情况:国能新能源项目总投资42668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6239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58357万元,建设期利息5940万元。项目建设规模为达产后形成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产能。
主要产品类型:2017年6月发布9-3系列概念量产车,包括9-3(轿车)以及9-3X(SUV)两款车型。
产业链延伸:2017年2月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深入的技术交流和研发合作,共建产业生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新浪科技2月15日消息,小米汽车日前迎来重要人事调整,涉及汽车部副总裁于立国、汽车部副总裁黄振宇等多位高管。此次调整旨在进一步优化小米汽车管理团队结构,提升业务运营效率。所有新任命的负责人均直接向集团CEO兼汽车部总裁雷军汇报。具体调整如下:任命汽车部副总裁于立国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3日,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蔚来资本旗下合肥蔚来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深圳市广聚福保先进产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东海共创一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注册资本由约2.29亿人民币增至约2.32亿人民币。官网显
2月17日,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先进制造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经信局〔2025〕8号)。其中明确支持对象。从事医药健康、智能装备、电子材料、新能源智能汽车、绿色都市等先进制造产业领域,以及聚焦先进制造领域攻关的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汽协公布了2025年1月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情况。其中燃料电池汽车在1月产量为59辆,同比下降80.8%,销量为132辆,同比下降65.1%。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1月,尽管有效工作日减少,但在“以旧换新”政策、春节经济助力等利好因素驱动下,汽车产量实现小幅增长,销量较同期只微降,行业迎来平稳开局。其中,乘用车延续良好表现,产销同比双增;新能源汽车产销和汽车出口延续良好表现。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7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8.9%,我国汽车行业迎来开门红,实现平稳开局。在出口方面,1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亮眼,出口量达到15.0万
相比于国内销量的在增长,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增速更快。根据市场数据,1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超10%,而在出口方面,国内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了13.9万辆,同比增长29.4%。1月份,新能源汽车整体延续去年强势增长特征,新能源车型在乘用车出口总量中的占比达到36%,较去年同期增长近8个百分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4日,北汽蓝谷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北汽蓝谷将变更为北汽极狐。据悉,北汽蓝谷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的企业之一。日前,北汽蓝谷公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表示,2024年年度净利润为亏损65-69.5亿元,预计扣除净利润为亏损69-73.5亿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末,内蒙古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20万辆大关,全年新增登记量达11.34万辆,较上年增长162.44%,实现爆发式增长。此前,内蒙古自治区曾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电动重卡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重点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8日,聊城市商务局等8部门关于印发《2025年聊城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对转让旧乘用车并购置燃油乘用车,购车价格8万元(含)以下的每辆补贴3000元,价格8万元(不含)至20万元(含)的每辆补贴8000元,价格20万元(不含)以上的每辆补贴12000元;对转让旧乘用车并购置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8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其中明确,全年建成2.5万个公用充电桩、2.3万个专用和自用充电桩,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推广、完善“安徽充换电”APP。支持中安能源(安徽)有限公司完成100个储充换一体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围绕动力系统、航空材料、元器件、航空电池、飞控系统、装备维修维护等领域,加快形成系统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加快南沙新能源汽车企业引进和培育,建设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创新基地、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推动大型港口作业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31日,广西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政协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提出南宁市将积极引入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南宁建立面向东盟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加快构建整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支持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适合东盟市场的产品,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同时,强化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4日,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措施》。文件中提到,发挥南沙出口汽车监管仓作用,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海外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出台促进汽车消费专项政策,通过一揽子综合措施进一步激发汽车消费活力。继续
2月14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家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35.4万辆,同比增长5.8%,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6.7%,高于上年同期10个百分点。前十家企业中,比亚迪销量超过15万辆,销量最为显著;长安销量同比增速最为显著,接近1倍。详情如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
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组织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四川南充站活动顺利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有关负责人以视频方式参加启动仪式并致辞。农村地区具有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天然优势条件,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能够提升农村交通安全水平,带
12月8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72.8万辆,同比增长70.2%,环比增7.9%,在车购税减半政策下,新能源车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持续环比改善超过预期。1-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574.2万辆,同比增长104.6%。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9.8万
距离2022年新能源国家补贴结束还有一个月,据此前发布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明年新上牌的新能源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对此,多家车企出台相关措施,进一步刺激其电动汽车销量。11月30日,小鹏汽车推出2022年新能源购车限时保价补贴,称今年下单同样可以享受补贴。同时,比亚迪、
近年来,市场上频频出现传统车企欲将旗下新能源品牌拆分独立上市的声音。业内人士看来,绝大多数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有着庞大的资金需求,将旗下新能源品牌独立运营并上市,主要是为了缓解转型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多家车企分拆新能源业务近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将分拆旗下高端纯电品牌极氪并将其独
11月8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67.6万辆,同比增长85.8%,环比增0.4%,在车购税减半政策下,新能源车不仅没有受到影响,持续环比改善超过预期。1-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501.5万辆,同比增长110.8%。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5.6万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北京集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夏一平,注册资本9.83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装饰用品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等。据企查查显示,该公司由集度汽车(香港)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控股。据
未来什么时候会重启电动车生产资质审批?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弄清楚的是,中国希望有什么样的电动车生产企业。从政策的走向来看,新能源汽车补贴在2020年会全部退出,而在2019年开始,合资品牌的电动车会大量上马,国内新能源车的最后窗口期就在2020年。如果在2018-2020年这三年里不能尽快拿到入
9月6日,乐视汽车中国COO高景深、乐视车联网CEO何毅与管理层及核心骨干举行了闭门会议。这是高景深出任COO后,首次与乐视汽车管理团队及核心骨干集中交流。在这次会议上,高景深宣布乐视汽车将申请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在闭门会上,高景深宣布,乐视汽车在下一阶段将聚焦五大核心业务,国内新能源
牌照,即汽车的生产资质,对于2014年起不断涌现的新能源造车企业来说,这个生产资质也是进入整车生产制造领域的敲门砖。据了解,目前拿到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有这14家北汽新能源、江铃汽车、重庆金康新能源、奇瑞新能源、长江EV、前途汽车、万向集团、江苏敏安电动、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兰
近日,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暂停传言不止,通过联系工信部相关人士,并无准确回应。行业人士认为,这类传言已经是行业套路,相信企业和行业人士都能读懂。而从目前拿到生产资质的部分新兴造车企业看,一些在地方政府助推下拿到资质的企业,后续在产品技术上进展缓慢,到手的资质可能成为另一种资
知情人士称中国拟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发放。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发改委希望对现有政策进行评估,此前政府自2016年3月起已发放了15个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在开闸引入“鲶鱼”带动行业进步的最初想法实行了一年之后,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准入管理可能有了新想法。6月5日,据彭博报道,知情人
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已下发13张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相较2016年,今年国家对新能源车企的审核标准正在逐渐放宽,并且审批速度也在加快。为了让想要了解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企业的行业内人士更加清楚情况,小编对13家获牌纯电动车企的投资规模、主推车型等进行了梳理。
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增长,受益的新能源整车企业浮出水面。日前,第一家拿到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北汽新能源,宣布首次实现年度盈利,2016年实现净利润18688.39万元,并抛出80亿元的增资方案,投后估值达到240亿元,较10个月前增资时的估值增加了193%。记者获得的材料显示,北汽新能源1月25日
发改委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日前公示了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纯电动乘用车产业化项目的核准信息。这意味着,云度新能源成为第十家获得新建纯电动生产资质的企业。此前九家分别为: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长城华冠、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车、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和
国内第八张电动车牌照花落小康股份。公司1月10日晚间公告,当天公司收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核准建设。据悉,此前已有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车、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7家企业获得独立新能源汽车
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五龙电动旗下的长江EV、长城华冠旗下的前途汽车(EventMotors)、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电动汽车、万向集团,和江铃新能源这七家公司成为了获得独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七家车企手握七张准生证,且在技术、资本、行业沉潜年限等多个维度,各有所长,各有故事。来源:蓝鲸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