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剥离水电符合央企自身发展的需求。尤其是西南地区电价非常便宜,在丰水期水电甚至处于过剩状态,不少水电站一开机就会入不敷出,企业盈利困难。”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我国几大发电集团的水电资产在管理上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囿于水电比较分散、管理成本高、规模效应比不上火电大机组,有时效益确实不理想。”国资问题研究专家祝波善分析。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水电资产转让项目,除中广核转让部分企业呈现盈利状态外,华能、大唐、国电、华电等企业所转让的水电资产均处于亏损状态。
对此,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在接受《能源》记者采访时坦言:“近两年,弃水现象比较严重,一些水电站业绩拖累较大,短期脱离等于少增加些负资产。把盈利不好的资产剥离出去,本质就是提质增效,与政策呼应。”
谁来接盘?
6月21日,转让底价为1200万元的“黑龙江金湾水利水电开发建设有限公司100%股权”挂牌信息再次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约一个月前,该项目的转让底价仍高达1.5亿元,而两个月前这一价格是1.67亿元。
这也意味着,经过两个月的价格微调,该项目的转让底价已呈断崖式下降。
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国电已经做出挂牌转让黑龙江金湾水利的决定。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2015年8月份的一份公告,当时黑龙江金湾水利已与三间房电站、庆丰电站等水电站承建主体一起被列入重点水电处置项目。
时隔两年,黑龙江金湾水利仍未找到下家,此次超低价“甩卖”的缘由不言而喻。
无独有偶。4月11日,大唐集团挂牌转让其持有的大唐襄阳水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襄阳)的全部股份。资料显示:除大唐河南持有大唐襄阳51%的股份外,湖北汉江现代水利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北汉江王甫洲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有该项目25%和24%的股份。
据悉,大唐襄阳成立于2007年底,旗下运营的新集水电站项目在2009年便开始进行前期施工准备。如今近十年过去,项目建设仍处于遥遥无期的状态。
对于大唐推出大唐襄阳水电的原因,襄阳市发改委相关人士回应称:大唐方面退出大唐襄阳的原因之一,是投资28亿元的新集水电站收益低,导致其建设意向度不高。最后经协商,大唐拟将公司股份出售。
“电力央企前几年跑马圈水,都希望尽快在水电开发中占得先机,提升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占比,但不可避免的圈下了很多僵尸资产,以至于现在不得不尽早剥离。” 国联证券电力分析师王强(化名)对《能源》记者说。
然而,即便“僵尸企业”在交易所挂了牌,能不能成功转让出去却仍是未知数。
3月16日,陕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与国电陕西水电开发公司就国电丹江水电公司股权转让进行签约。
资产状况不佳的国电丹江水电终于在挂牌两年后“易主”了!
国电丹江水电成立于2009年9月,公司注册地为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湘河镇莲花台村,注册资本11581.6万元,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水电资源开发、水力发电、库区养殖等。
长期以来,国电丹江水电负债严重。财报显示,2014年度国电丹江水电营业收入0元,净利润0元,负债总计36840.24万元;截至2016年12月31日,国电丹江水电净利润亏损5107.02万元,负债总计48620.66万元。
“陕西水务集团作为地方国企,有财力有能力接收丹江水电,更有机会盘活这些不良资产。”王强分析,“目前央企出手的水电站,还是有出路的。有些会被其他央企(例如以水电为主业的三峡)看上,有些会被地方国企看上,有些被大型民企看上。”
事实上,虽然亏损水电企业股权转让成交困难,但具有明显优势的水电企业似乎并不愁“嫁”。
“目前包括华能、大唐等在内的电力巨头均有计划在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积极洽购水电项目,只要水资源条件好、装机容量较大,价格合适,还是极有可能成功找到接盘方。”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此外,不少产业基金也准备介入水电项目,像UBS全球基金建设基金、鼎晖投资等。”
水电降温?
发电央企频频剥离不良水电资产,难道水电真的降了温?
当前能在中国水电行业开发拥有一席之地的,大多是拥有大型流域主导开发权的央企。具体来看,实力最为雄厚的水电企业是拥有多座巨型水电站的三峡,其次是拥有乌江、金沙江中游、上游,以及怒江潜在开发权的华电。拥有红水河流域开发权的大唐排名第三,国电投、华能、国投、国电则分列4、5、6、7位,它们分别在黄河上游、澜沧江、雅砻江以及大渡河占据主导地位。
水电在中国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总装机容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000万千瓦,跃增至2016年末的3.32亿千瓦,占全球水电装机容量的1/4。然而,中国水电装机的增量开发逐渐收尾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年初发布的《2016-2017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水电投资同比下降22.4%,已连续四年下降。
“基于当前电力行业产能富余的现实,水电行业受到了较大冲击,大部分水电企业都处于亏损和盈利的边缘,水电行业开发积极性将持续低迷。”张博庭说,“由于电力市场的剧烈变化,不仅水电的上网量没有保障,原来政府承诺的电价,在很多情况下也失去了作用。好在这些水电开发企业大都是国有企业,暂时还不会因为一时的经营困难,就放弃社会责任。但如果这种入不敷出的问题长期不解决,甚至一些水电企业在电力市场化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那么,我国利用水电开发所实现的水资源功能将无法保障。”
201年国家先后出台《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 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国能新能 [2016]54 号)、《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1150 号)等文件,虽然水电上网电价远低于风电、光伏电价,但上述文件均未包含水电。
“水电的良性发展关系到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是我国完成202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的重要基石。”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总工程师彭才德说,“在经济新常态下,由于消纳市场疲软,装机阶段性过剩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本应进入市场‘收获期’的水电却遭遇‘弃水’寒冬。”
电力供给过剩不但出现了弃水的尴尬,甚至引发了企业的丢卒保车。在水电装机迅速增长和用电增速持续低迷的双重压力下,很多水电大省陷入水电消纳困境,连续多年“弃水”,导致企业蒙受严重亏损。自2017年以来,各大央企更是频频“甩卖”旗下水电资产,自我“瘦身”。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是2017年央企改革的举措之一。国有企业要加强成本管理,推进资本运作和资产运营,提高经营质量与效益等。分析人士指出,国有企业对无效资产进行处置是发电企业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
“要看到,国家层面缺乏统一协调、各自为政,对水电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支持不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分析,“随着改革的深化,我们发现不仅仅需要市场机制,也需要在摸索中培育出成熟理性的市场主体。这都需要时间,以及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试错。”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奋斗之姿,迈步新程。中国大唐系统各企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奋战首季“满堂红”,电量、利润等各项经营指标稳步向好,一起查收这份滚烫的“春日答卷”。托克托发电公司安全生产态势持续向好,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新能源二期15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以及10万千瓦厂用绿电替代项目成功获批,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7日,黔源电力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972.15万元-5,376.86万元,盈利1,156.3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0%-365%。公司第一季度来水较上年同期偏多62.70%。公司一季度发电量为146,331.73万千瓦时,同比上升59.40%,使发电收入及发电利润增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健全完善市场运营体系,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创新交易机制,全面服务新能源入市,不断提升跨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助力电力保供与能源转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川投能源公布2025年1-3月主要经营数据,2025年1-3月,公司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9.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98%;上网电量9.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73%;企业平均上网电价0.354元/千瓦时,同比增长20.00%。2025年1-3月,公司控股水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9.06亿千瓦时,同比上年增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1日,川投能源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64亿元,同比增长41.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9亿元,同比增长16.16%。主要原因是银江水电站投产发电以及控股子公司收入同比增加。同时,公司总资产达到675.04亿元,较年初增长3.77%。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0日,湖南发展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78.89万元,同比增长15.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80.20万元,同比增长37.07%。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344,106.07万元,负债总额26,955.43万元,资产负债率7.83%,财务状况良好。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运营管
2025年3月,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上市25周年重要历史节点。25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作为广西首个上市电力企业,桂冠电力从一家装机容量仅62万千瓦的小型公司,发展成为装机容量达1329.73万千瓦的能源先锋,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90%。桂冠电力在资本市场一路高歌,市值一度创历史新高,成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日,湖南发展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湘投能源持有的铜湾水电90%股权、清水塘水电90%股权、筱溪水电95%股权、高滩水电85%股权。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04月02日(星期三)开市时起复牌。本次
作为全国首个股份制电力交易机构,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自2016年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跨省区市场化交易,促进省间余缺调剂和清洁能源消纳,逐步推进南方区域市场融合。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成为“西电东送”战略实施的核心枢纽,累计实现跨省跨区交易电量超两万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超80%,为构建全国新型电
截至3月31日9时15分,三峡集团年度发电量达1000亿千瓦时,首次在一季度突破千亿千瓦时大关,创历史同期新高,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提供了强劲支撑。统筹发力系统化管理保障电力供应三峡集团党组坚决贯彻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强化顶层设计,建立“目标-过程”双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0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注册情况。(一)总体情况截至2024年12月底,交易平台在册市场主体20202,其中发电企业627家,售电公司452家,电力用户19058户,辅助聚合商39家,独立储能16家,虚拟电厂6家,分布式电源4家。(二)省调发电企业情况按发电类型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近日,全国首单水电公募REITs,中国电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REIT(电建清源REIT)亮相上海证券交易所沪市能源环保REITs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为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产业与资本市场高质量融合,推动绿色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贡献了电建智慧和力量。本次业绩说明会是公募REITs落实规范管理、积极回应投
近日,四川省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储能价格机制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5〕14号),明确2026年底前投运的用户侧储能项目,两年内新增容(需)量电费由全省统筹疏导,这也为工商业储能打开了“装机自由”的新空间。据了解,容需量电费是用户按变压器容量或最大需量缴纳的固定费用,占工商
2025年四川省电力中长期市场的年度交易落下帷幕,敏锐的市场参与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与2024年相比,2025年的零售市场数据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来源:微信公众号“硕电汇”作者:小硕团队)过去五年,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长,每年新增约1.1至1.2万户。然而,在市场主体数量持续上升的背景下,成交量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2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5〕34号),明确代理购电用户范围。鼓励支持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逐步缩小代理购电工商业用户范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四川
“六精四化”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基建部的组织下,公司系统各单位以高质量建设为目标,健全设计管理机制,构建全专业、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立足电网基建需求深入开展技术创新,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和特色成果,提升了电网建设施工质量和管理效率。在此过程中,各单位充分发
1月14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政府授权合约价格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提出,结合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实施,建立煤电机组政府授权合约价格机制,即煤电机组省内中长期交易合同均价,叠加政府授权合约价格与省内市场价格的差价,形成最终电能量价格。结合电煤成本情况
四川电力零售套餐包括阶梯价格类、价格联动类、固定代理费类、比例分成类、省间绿电PPA类。售电公司与零售用户按交易类型约定零售套餐。一、阶梯价格套餐售电公司与零售用户按月约定基础交易电量、基础交易电价与浮动交易电价的零售套餐。常规直购、弃水电量消纳、绿色电力交易、省间绿电(非PPA)交易
就在2024年市场化交易的波谲云诡中尘埃落定之后,《四川省2025年省内电力市场交易总体方案》(以下简称“2025年总体方案”)与《四川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以下简称交易规则)于辞旧迎新之际悄然登场。(来源:微信公众号“硕电汇”作者:小硕团队)新一年的总体方案与交易规则标志着重大变革,明确提
2024年是四川电力市场化交易运行的第七个年头,在这一年中,电源和电网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在国家持续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省调装机规模同比增长了69%,占四川省调总装机容量的20%,省内电源结构的多样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nbsp;nbsp;nbsp;与此同时,电力市场化改革在深入推进的过程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西藏山南市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氢氧产业试点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7点措施推进氢氧能源在青藏高原的规模化应用。原文如下:山南市关于加快推进氢氧产业试点工作的若干措施氢氧产业是通过电解水技术规模化生产高纯度氢气和氧气并加以利用的战略型新兴产业,推进氢氧能源在青藏高原
截至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已全部交出2024年成绩单。经统计,2024年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累计营收7154.14亿元,净利润合计340.37亿元。根据年报,五家上市公司总净利创下近8年来最高,较2023年同期大增近50%。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2024年,华能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455.51亿元
2025年3月,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上市25周年重要历史节点。25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作为广西首个上市电力企业,桂冠电力从一家装机容量仅62万千瓦的小型公司,发展成为装机容量达1329.73万千瓦的能源先锋,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90%。桂冠电力在资本市场一路高歌,市值一度创历史新高,成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日,湖南发展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湘投能源持有的铜湾水电90%股权、清水塘水电90%股权、筱溪水电95%股权、高滩水电85%股权。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04月02日(星期三)开市时起复牌。本次
2月11日,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控股新能源资产剥离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显示,为打造国家电投集团水电资产整合平台,聚焦核心业务,公司拟对控股的新能源资产进行剥离。本次新能源资产剥离涉及13个项目,截至目前,光伏项目拟开发指标容量共计654MW,完成备案容量161.95MW,
2月10日,远达环保公布,为打造国家电投集团水电资产整合平台,聚焦核心业务,公司拟对控股的新能源资产进行剥离。本次新能源资产剥离涉及13个项目,资产剥离路径包括:公开挂牌、项目注销、向承接方协议转让或承接方预收购等多种方式。因交易对方为国家电投集团所属重庆汇智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
2月11日,远达环保发布公告称,为打造国家电投集团水电资产整合平台,聚焦核心业务,公司拟对控股的新能源资产进行剥离。本次新能源资产剥离涉及13个项目,资产剥离路径包括:公开挂牌、项目注销、向承接方协议转让或承接方预收购等多种方式。因交易对方为国家电投集团所属汇智能源公司北京融慧公司,
随着风光装机飞速增长,对调峰电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水电站作为主力调峰电源之一,也愈发受到发电集团的重视。五大发电中,目前华电集团的水电装机是最多的,已经突破3000万千瓦大关。而目前水电装机最少的国家能源集团,正在奋起直追!国家能源集团奋起直追在建规模可观据北极星电力网不完全统计,2024
11月21日,重庆公司成功发行了全国首单成渝双城经济圈能源基础设施类REITs,全国首单以5年为开放退出周期的能源电力类REITs,全国首单水电资产续发型类REITs暨江口水电类REITs二期产品。本次发行在能源电力全行业范围内实现了类REITs产品期限结构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为后续探索长期限类REITs发行树立了
日前,国家电投集团旗下远达环保(600292.SH)刚刚公布重大资产重组,将母公司旗下承担湘西水电开发业务的五凌电力和承担广西水电和部分海外水电开发业务的长洲水电共同注入上市平台,为国家电投打造水电上市旗舰。(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重大利好之下,远达环保股价一路一字板,一度狂涨至15.33
今日,五大发电集团三季报财报已披露。「能见」为读者梳理了五大发电集团的财务数据,一起来看看前三季度“五大”财务表现如何。(来源:能见作者:李洋)整体来看,五大发电集团前三季度总营收为15609.88亿元,净利润为1475.85亿元,利润总额为2263.72亿元,资产总额为77367.96亿元。先看净利润。前三
锚定绿色资产整合,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步伐提速。10月19日,国家电投集团产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投产融”)、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达环保”)双双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为助推国家电投整合水电、核电上市平台,再进一步。核电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